-
公开(公告)号:CN117844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42130.X
申请日:2024-03-04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C12P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阿魏酸淀粉酯的快速合成方法,属于淀粉制备技术领域。步骤为:利用原位还原法制备杂化脂肪酶CRL‑AuNPs;将淀粉与阿魏酸基质按照1:1‑10的摩尔比混合均匀;将预混物与杂化脂肪酶CRL‑AuNPs混合,在机械研磨的条件下催化酯化反应,杂化脂肪酶CRL‑AuNPs的添加量为淀粉质量的1‑10%;洗涤、烘干,即得阿魏酸淀粉酯。本发明首先对脂肪酶进行杂化增强其机械稳定性,再利用机械研磨产生的机械能促进酶催化合成阿魏酸淀粉酯,具有反应时间短、步骤简单、反应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制备过程未使用有机溶剂,提高了阿魏酸淀粉酯的安全性,还极大程度保护了酶的活性,提高了阿魏酸淀粉酯取代度及时空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025673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6560.1
申请日:2021-03-11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淀粉生物酶催化反应活性的方法,其包括步骤:S1、按比例将淀粉与含Au(III)化合物或纳米金混合,得到混合产物;S2、将所述混合产物微波活化处理,得到活化产物;S3、将所述活化产物与油酸按照质量比1:3‑4.5混合,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均质产物,对均质产物进行酶催化反应,得到酶催化产物。所述方法以淀粉为还原剂Au(III)在超大分子的螺距中原位还原形成纳米金或直接采用纳米金吸收微波产生热点效应的原理,使纳米金颗粒插入淀粉的螺旋结构中形成淀粉‑纳米金复合物,在微波条件下纳米金吸收微波产生热点效应,使插入淀粉螺旋结构中的不同粒径纳米金热点效应不同,对淀粉的活化程度也不同,借此用来提高淀粉的生物酶催化反应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79000B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610666825.6
申请日:2016-08-15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C07D211/90
Abstract: 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单甲酯的制备方法,涉及二氢吡啶类降压药的重要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单甲酯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苛刻,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纯度差的问题。方法:一、向水溶液/有机溶剂混合体系中添加脂肪酶和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二甲酯,反应得混合物;二、除去有机溶剂,加NaOH水溶液,抽滤,搅拌,抽滤,重结晶,得粉末,即为1,4‑二氢‑2,6‑二甲基‑4‑(3‑硝基苯基)‑3,5‑吡啶二羧酸单甲酯。本发明用于二氢吡啶类降压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4513847A
公开(公告)日:2015-04-15
申请号:CN201410819674.4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Abstract: 利用甲烷氧化混合菌生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涉及一种生物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的方法。要解决目前混合菌中PHB含量低导致了PHB的提取成本高,合成气中的杂质会导致甲烷氧化细菌迅速失活而无法生长的问题。方法:一、将甲烷氧化混合菌菌液接种到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期间每隔12小时置换入混合气;二、继续培养,期间每隔24小时置换入空气,培养结束后取一半培养物接入无机盐培养基中继续驯化培养,重复10次,得到可在混合气中生长并富含PHB的甲烷氧化混合菌;三、将筛选得到的甲烷氧化混合菌接种到无机盐培养基中,将空气置换为混合气,培养,中止,进行聚β-羟基丁酸酯含量测定。本发明用于合成聚β-羟基丁酸酯。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385863.5
申请日:2024-09-30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检测多种真菌毒素的酶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传感器及应用。该方法通过逐层滴涂法制备了碳纳米管‑纳米金漆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简单快速、易于操作、成本低廉,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具有可重复利用性,经纳米材料修饰后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显著提高,得到的生物传感器可对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等真菌毒素进行高通量同时检测,检测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试剂消耗量小,对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限为0.012μmol/L,检测范围0.05~100μmol/L,玉米赤霉稀酮的检测限为0.007μmol/L,检测范围0.01‑120μmol/L,具有低检测限及宽检测范围,解决了传统电化学检测方式通量低、电极制备复杂、稳定性和灵敏度差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谷物多种真菌霉素共污染情况下的快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854814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660774.1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改性淀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阿魏酸淀粉酯的生物合成的方法,能够使微生物在不同发酵阶段执行不同的发酵任务。该方法为:首先制备挤压酶解淀粉液,再制备富含阿魏酸固体基质,将挤压酶解淀粉液和富含阿魏酸固体基质按重量比混合得到混合浆料,再分别接入黑曲霉混合浆料,同时加入占混合浆料重量1~3‰磁性纳米颗粒材料,30~35℃下180r/min发酵40~48h;发酵结束后浆渣分离,用磁铁吸出磁性纳米颗粒材料,干燥后即得到阿魏酸淀粉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阿魏酸淀粉酯制备工艺中存在废液难回收利用、污染环境、产品得率较低、原料浪费等问题,并具有微生物绿色合成、易分离、可重复利用、反应效率高等特点,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845B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410168152.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C12P7/64
Abstract: S-(+)-萘普生脂肪酰甘油酯前药的制备方法,涉及S-(+)-萘普生前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外消旋(R,S)-萘普生母药的不足,提供一种以天然食品原料植物油为底物,通过酶催化不对称酸解转酯反应制备脂溶性S-(+)-萘普生前药的方法。方法:一、用分子筛对植物油进行除水,添加(R,S)-萘普生,添加柱状假丝酵母脂肪酶,加入分子筛,反应得到混合物;二、去除固体,得到油状液体产物。本发明在对萘普生羧基酯化屏蔽减小胃肠刺激和提高萘普生脂溶性的同时,实现了S-(+)-萘普生和R-(-)-萘普生的拆分,有利于提高萘普生药效,降低毒副作用和扩大用药安全范围。本发明用于制备S-(+)-萘普生前药。
-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5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2486.8
申请日:2012-11-23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甲烷氧化菌素介导纳米金合成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方法,它涉及一种检测牛奶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采用的纳米金测定三聚氰胺方法需要复杂的纳米金制备、修饰和纯化的技术问题。本方法如下:向经过预处理的对照样和经过预处理的待检测牛奶中分别加入甲烷氧化菌素水溶液,然后再加入氯金酸溶液,放置,对照样混合物颜色变为酒红色的同时待检测牛奶混合物没有变为酒红色,证明所检测的牛奶中含有三聚氰胺。本方法在纳米金的合成过程中实现三聚氰胺的检测,无需纳米金的修饰和纯化过程,三聚氰胺的存在可直接从其抑制纳米金合成引起的颜色变化即肉眼水平进行识别,灵敏度高,专一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01519653A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910071722.5
申请日:2009-04-03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高密度的培养甲烷氧化细菌生产甲烷氧化菌素的方法。其特点是:是在常规培养甲烷氧化细菌的液体培养基中添加甲醇,在发酵液中获得甲烷氧化菌素。甲醇在液体培养基中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01-1%。所使用的甲烷氧化细菌是以甲醇蒸汽作为碳源首先对甲烷氧化细菌进行驯化培养,然后逐渐增加培养基液态甲醇浓度使其适应而得到的能耐受1%浓度甲醇的甲烷氧化细菌。在甲醇的体积百分含量为0.01-1%的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甲烷氧化细菌过程中,采用抽真空法置换入甲烷-氧气混合气,对其进行甲烷-甲醇共培养,其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范围为1∶1-1∶10。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极大程度地提高甲烷氧化细菌的生长细胞密度,且培养方法简单,发酵液中甲烷氧化菌素含量高,其有较高的工业化应用可行性。基于上述优点,本发明将在甲烷氧化菌素的工业应用中发挥巨大作用,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1046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066081.5
申请日:2024-08-05
Applicant: 哈尔滨商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C12Q1/00 , C12Q1/40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淀粉直支比的检测方法,包括:制备Au NPs@pullulanase杂化酶生物传感器,利用Au NPs@pullulanase杂化酶生物传感器通过循环伏安法检测淀粉样品中直链淀粉与支链淀粉的比例(直支比)。通过制备Au NPs@pullulanase杂化酶生物传感器,并结合CV法,在检测支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氧化信号的过程中得到了准确且有规律的结果,从而可快速确定淀粉的直支比,该方法检出限低、灵敏度高、检测过程简便快捷,可实现对稻米淀粉中直支比的快速定量分析,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前处理过程简单、易于操作、耗时少,成本低、检测设备便携度高,应用范围更广,且修饰后的工作电极具有重复利用性,可用于样品的批量检测,特别适用于稻米淀粉中的直支比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