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614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98449.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特定编织方法的编织机构属编织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线固定组件、送线组件、绕线组件、收线组件和平台组成,其中收线组件、线固定组件和送线组件自左至右顺序排列,并固接于平台的前部,绕线组件固接于平台的后部,收线组件的收线针能前后移动,线固定组件的压线杆能前后移动,送线组件的送线杆能左右移动;绕线组件的绕线结构能上下、左右、前后移动。本发明能完成一种特定编织方法的编织操作部分,可解决该特定编织方法机械化编织中编织部分的问题,为机械化编织仿生关节韧带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530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211432963.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D04C7/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片状编织物编织机的夹持机构属编织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支撑组件Ⅰ、支撑组件Ⅱ、锁紧装置、织线杆Ⅰ、锁紧杆和织线杆Ⅱ组成,本发明的二支撑组件左右排列,织线杆Ⅰ固接于二支撑组件上部之间,且位于二支撑组件的上后方,锁紧杆活动连接于二支撑组件上部之间,且位于二支撑组件的上前方,锁紧杆右端与锁紧装置的锁紧盘固接;织线杆Ⅱ可根据要求与二支撑组件下部三个孔对中的一对固接;锁紧杆的转动角度由锁紧装置锁定;本发明能解决一种特定编织方法实现机械编织的夹持问题,也可用于手工编织的夹持,还可通过织线杆Ⅱ的不同工作状态实现不同编织方法编织过程中的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60466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410080686.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仿生韧带编织材料的全自动生产装置,包括机架和箱体,所述机架的外侧表面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机架的顶部表面安装有混料桶,所述混料桶的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入料斗,所述输入料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桶盖,所述机架的顶部表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混料桶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控温机构,所述桶盖的外侧表面设置有混料机构,所述混料桶的底部设置有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的一端设置有喷线机构,所述箱体的内侧表面设置有绕线机构,本发明通过改变喷线口直径、加热温度、搅拌速率、及喷射时压力来改变所产生的商用聚乙烯钓鱼线,来生产最接近人体韧带力学性能、生物学性能的仿生韧带。
-
公开(公告)号:CN1159614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98419.5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D04C3/48 , B65H18/08 , B65H23/26 , B65H23/188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片状编织物编织的夹持机构属编织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收集装置、支撑组件Ⅰ、卡线装置、张紧装置、卷线装置和支撑组件Ⅱ组成,本发明的二支撑组件左右排列,收集装置、卡线装置、张紧装置和卷线装置自上而下顺序排列;编织过程中,通过张紧装置中二丝杠电机带动二张紧底座左右移动,进而带动二拉杆左右移动以调节开合扇形组件直径大小,以实现织线的张紧和放松;在编织过程中还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是否需要张紧装置。同时,该夹持机构还可用于手工编织的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63753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32963.X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D04C7/0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片状编织物编织机的夹持机构属编织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由支撑组件Ⅰ、支撑组件Ⅱ、锁紧装置、织线杆Ⅰ、锁紧杆和织线杆Ⅱ组成,本发明的二支撑组件左右排列,织线杆Ⅰ固接于二支撑组件上部之间,且位于二支撑组件的上后方,锁紧杆活动连接于二支撑组件上部之间,且位于二支撑组件的上前方,锁紧杆右端与锁紧装置的锁紧盘固接;织线杆Ⅱ可根据要求与二支撑组件下部三个孔对中的一对固接;锁紧杆的转动角度由锁紧装置锁定;本发明能解决一种特定编织方法实现机械编织的夹持问题,也可用于手工编织的夹持,还可通过织线杆Ⅱ的不同工作状态实现不同编织方法编织过程中的夹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465382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236043.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2D57/0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具有仿生髋关节和踝关节的被动双足机器人,涉及仿生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髋部总成、腿部总成和足踝总成;所述腿部总成设置于所述髋部总成和所述足踝总成之间。仿生髋关节实现了双足机器人髋关节在三个平面上的运动,更加近似于人体步态的髋关节运动范围,有利于自然行走。双足机器人在没有增加任何外部驱动的条件下,通过足部弹簧的弹性启动,实现双腿的交替摆动。仿生足踝实现了行走过程弹性启动的同时,脚趾增加了地面行走的适应能力。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