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道式折翼机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31805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89758.X

    申请日:2013-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涵道式折翼机属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中二折叠机翼对称铰接于机身两侧;二调节涵道机构对称固接于二折叠机翼外端;二主升力机构置于机身后部和前部,主升力机构Ⅰ与水平面平行,主升力机构Ⅱ与水平面呈5°—30°角;尾翼推进装置经二支撑杆垂直固接于机身尾部;陀螺仪传感器Ⅳ固接于涵道式折翼机重心处,陀螺仪传感器Ⅱ和陀螺仪传感器Ⅴ固接于机身后端和前端,陀螺仪传感器Ⅰ和陀螺仪传感器Ⅲ固接于二折叠机翼上,二主升力机构的动力源为发动机;本发明可作为空中运输工具,能实现低空、低速、空中悬停、滚动转弯和盘旋等飞行姿态,且振动小、航迹控制精度和飞行稳定性高,结构紧凑、造价低、易操作、节能环保,使用时不受地域、场地限制。

    浮空式复合飞行器
    1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963520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527848.0

    申请日:2012-12-1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浮空式复合飞行器属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发明的主升力涵道机构固接于浮空器下端,主升力涵道机构的侧后方对称固接调节涵道机构I和调节涵道机构II;位于调节涵道机构I和调节涵道机构Ⅱ中间的推进涵道机构固接于主升力涵道机构正后方的外表面;调节涵道机构I、调节涵道机构Ⅱ和主升力涵道机构的中心横截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推进涵道机构的中心横截面与主升力涵道机构的中心横截面呈90°;浮空器导流翅I、浮空器导流翅Ⅱ、浮空器导流翅Ⅲ和浮空器导流翅Ⅳ均匀固接于浮空器尾部。本发明成本和造价低、能有效抵抗对流风,航迹控制精度高,定点滞空时间长、载荷能力大、能耗小、安全性好、效费比高,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军事等领域。

    双动力输出飞行器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037914U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420397029.3

    申请日:2014-07-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双动力输出飞行器属飞行器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中发动机Ⅰ输出轴经花键联轴器Ⅰ与带轮轴固接,带轮轴上固接皮带轮Ⅰ,皮带轮Ⅰ经皮带Ⅰ与固接于支撑轴Ⅲ的皮带轮Ⅱ活动连接;发动机Ⅱ输出轴经花键联轴器Ⅱ与太阳轮轴固接;行星轮架中心轴固接皮带轮Ⅲ,皮带轮Ⅲ经皮带Ⅱ与皮带轮Ⅳ活动连接;皮带轮Ⅳ固接于锥齿轮轴外侧,锥齿轮轴内端固接锥齿轮,锥齿轮上下分别与上锥齿轮和下锥齿轮啮合;内轴下端固接下锥齿轮,内轴上端固接上旋翼;传动套筒上端固接下旋翼,传动套筒下端固接上锥齿轮,传动套筒套于内轴中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增强小型飞行设备的安全性、增加发动机设备的使用率和使用寿命,降低飞行器运行成本,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