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牙周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139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211531616.2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抗牙周炎药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牙周炎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抗牙周炎药物,包括温敏水凝胶和负载在所述温敏水凝胶上的MMP‑8特异性载药体系;所述MMP‑8特异性载药体系包括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和负载在所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的介孔结构中的小檗碱;所述氨基改性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通过MMP8敏感多肽连接牛血清蛋白并将所述小檗碱封装在所述介孔结构中。所述抗牙周炎药物对MMP‑8具有高度特异性,且有利于小檗碱的加载。

    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01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767497.5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药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缝合线的制备方法,利用超声振荡将CNT负载在PU的表面,利用涂层技术将PDA、MXene、ICG依次负载在C‑PU的表面,扫面电镜可见材料成功堆叠在PU表面。将制备好的IMPC‑PU预拉伸到100%。当伤口组织肿胀时,缝合线电阻将增加,以此反映伤口的愈合状态。利用1.5w的808nm近红外光照射10min,通过光热和光动力协同发挥抗菌作用。当组织张力降低后,电阻降低,提示伤口恢复。所制备的多功能缝合线区分于目前已有的传感缝合线,并将多功能传感缝合线进行了传感功能和抗菌功能检测,证明其可以持续的监测伤口周围组织应变,并可以按需的治疗伤口感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生物墨水、3D打印水凝胶支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6077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11353364.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墨水、3D打印水凝胶支架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骨组织工程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墨水,包括琼脂糖、海藻酸盐、羧甲基壳聚糖、羟基磷灰石、小檗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PBS缓冲溶液。本发明提供的生物墨水中各成分均无毒且无副作用,利用其制备3D打印水凝胶支架,安全性以及生物相容性好,不存在免疫排斥反应,而且小檗碱的存在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因此本发明提供的3D打印水凝胶支架可以作为骨修复再生材料用于骨组织工程中。

    一种磁靶向自供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42005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78177.0

    申请日:2020-05-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医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磁靶向自供氧纳米粒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共沉淀方法制备Fe3O4纳米粒子;用油酸对Fe3O4纳米粒子进行修饰改性,得到油酸包裹的Fe3O4纳米粒子;将油酸包裹的Fe3O4纳米粒子、二氢卟吩e6和香豆素6进行混合后,再与三甲氧基(十八烷基)硅烷进行混合,并依次进行水解和透析处理,得到纳米复合物液;往纳米复合物液中依次添加高锰酸钾溶液和硫酸锰溶液进行反应,得到磁靶向自供氧纳米粒子。本发明通过在纳米粒子的表面吸附MnO2,原位产生O2,可改善牙周低氧微环境,能够有效增强aPDT对牙周菌斑生物膜的抗菌效果,从而调节牙周炎症转归。

    一种用于抗菌治疗的含氧纳米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622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98511.4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用于抗菌治疗的含氧纳米金刚石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医疗抗菌材料技术领域。所述的含氧纳米金刚石直径为5~10nm,表面基团为羧基、羰基和羟基,表面含氧量为15~20%,制备方法包括:将纳米金刚石分散于H2SO4和HNO3的混合物中加热、将所得样品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冷却透析、产物分散于盐酸中加热后再次透析等步骤。本发明制备过程简便、易操作、成本低,制备的含氧纳米金刚石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针对牙周致病菌形成的菌斑生物膜具有良好的破坏作用。

    一种检测滑杆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0915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169709.9

    申请日:2015-04-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桥体作用于牙槽嵴黏膜处产生黏膜形变量方法,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模拟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指导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正确操作。根据固定义齿桥体和牙槽嵴黏膜接触紧密程度,准确的测量位移量,确定刮除的厚度。并可检测刮除过程中刮除的厚度。本发明即可模拟测定需刮除的厚度,又可检查刮除的厚度。

    一种负载脂多糖的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5277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265193.1

    申请日:2025-03-0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负载脂多糖的外泌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待人静脉内皮细胞生长至80%‑90%的汇合度时,用含有脂多糖的ECM培养基处理刺激其凋亡,随后更换为RPMI 1640培养基继续进行孵育,然后收集细胞上清液;将细胞上清液进行梯度离心处理,并转移上清到新的离心管,加入外泌体浓缩试剂进行孵育,随后再次进行离心处理,然后经分离提纯,得到含有外泌体的溶液;向含有外泌体的溶液中加入脂多糖溶液,充分混匀,得到混合液;将上述混合液进行超滤处理,得到负载脂多糖的外泌体。该负载脂多糖的外泌体在加速皮肤创口愈合周期方面,相较于单独脂多糖治疗或单独外泌体治疗,具有更显著的治疗效果。

    一种载白藜芦醇纳米晶体的GelMA Cryogel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03370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57621.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材料及药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载白藜芦醇纳米晶体的GelMA Cryogel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方法将RES纳米晶体负载于GelMA Cryogels内,构建RES缓释体系。RES纳米晶体存在于微球表面、微球孔隙表面以及微球骨架内部,实现高效负载和三重释放。GelMA Cryogels不仅可以促进细胞的粘附,还能控制RES的吸收速度及体内作用,随着微球的降解,RGD序列减少,竞争作用减弱,同时微球内部的RES进一步释放,发挥持续的生物学作用。因此,负载RES纳米晶体的GelMA Cryogels缓释体系能够在糖尿病慢性皮肤创口愈合的各个阶段,发挥持续稳定的调节炎症及血管再生微环境的作用。

    一种光固化自体血小板浓缩物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15229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54332.X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光固化自体血小板浓缩物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制备;可注射富血小板纤维蛋白的制备;甲基丙烯酰化iPRF水凝胶的制备:称取500mg GelMA水凝胶前体置于4ml PBS中,放置于55℃水浴箱中,待其充分溶解后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GelMA溶液;称取1mg LAP光引发剂加入上述体系溶液中,搅拌5分钟;将上述液体装入离心管中,随后加入1ml iPRF,利用注射器将两种成分充分混匀,在405nm紫外光照射30s使其交联得到iPRF‑MA水凝胶。该方法的反应条件温和,室温即可;实验简单、重复性好,适合批量生产。同时,以患者自体血液为原料,获取简单,成本低廉,无副作用,实现了真正的个性化医疗。

    一种用于伤口愈合的压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59241B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93982.6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膜分离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伤口愈合的压电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合成的一种利用LIPUS激活的DA/PVDF压电复合膜,可促进伤口愈合。在超声刺激下,该膜能够产生稳定的局部电刺激;并且该膜通过多巴胺的修饰使其更有利于细胞粘附,有助于细胞在膜表面形成连续的细胞层;在超声刺激下,该膜的细胞活力、迁移率明显增加,尤其在高功率超声处理下,显示出显著的增强效果;在动物实验中,该膜在超声刺激下显著提高了创面的愈合效果,促进伤口部位的I型胶原蛋白沉积,体现了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结构重塑优势;并且超声刺激下该膜的体内生物安全性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