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25897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662633.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变周期增强太赫兹光谱吸收的介质超材料,包括;数十个检测模块以及均匀共形在检测模块表面的待检测物质;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均由下层光栅层和上层波导层构成;所述下层光栅层和上层波导层为相同介质材料;所述下层光栅层呈周期性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层波导层上;待检测物质均匀共形在所述上层波导层表面。结构基于导模共振原理,在利用该超材料对痕量待测物进行指纹识别时,不但有效增强痕量样品对太赫兹的吸收,还解决了传统超表面需要在起伏度大的微结构上共形装载样品的问题,简化样片表面处理过程,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准性和可重复性,以实现痕量分子的宽带指纹增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214237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010027834.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A61B5/1172 , A61B5/05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角度多路复用的宽带太赫兹分子指纹痕量检测光栅,所述检测光栅包括:金属层、衬底层、光栅层和共形层;其中,金属层和衬底层自下而上复合形成;光栅层呈周期性均匀分布在衬底层上;共形层在光源通过预设的动态角度扫描检测光栅时均匀涂覆在衬底层和光栅层表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角度多路复用的宽带太赫兹分子指纹痕量检测光栅,在进行痕量检测时,不但可以增加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对待测物质的感知性能,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338010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1026307.8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红外完美吸收的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结构,用以降低计算量和减少设计时间;其包括:上层金属层、上层介质层、中间层金属层、中间层介质层和下层金属,所述中间层介质层位于中间层金属层和下层金属之间,所述上层金属层和中间层金属层之间设置有上层介质层。所述上层金属层、上层介质层、中间层金属层和中间层介质层构成双重复合金属-介质-金属亚波长结构单元,所述双重复合金属-介质-金属亚波长结构单元周期为500nm。结合非均匀叠层和传输线等效结构方法,设计近红外波段具有完美吸收功能的表面等离激元超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337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911214494.2
申请日:2019-12-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材料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角度扫描增强红外光谱吸收的介质超表面,所述介质超表面包括:下层金属层、中间层衬底层、上层介质光栅以及上层共形化合物;所述下层金属层和所述中间层衬底层为自下而上复合形成;所述上层介质光栅呈周期性均匀分布在所述中间层衬底层上;所述上层共形化合物在通过预设角度的光源扫描时均匀涂覆在所述中间层衬底层和所述上层介质光栅表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角度扫描增强红外光谱吸收的介质超表面,在利用此介质表面进行痕量检测时,不但可以增加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对物质的感知性能,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54100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551993.1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面向太赫兹指纹传感的多路复用超构器件智能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期望共振频率,通过等间距采样覆盖目标指纹频率范围,得到一系列的期望共振频率;设定期望结构参数,根据实际物理限制以及加工条件,设定目标超构器件的期望结构参数;将获取的所述期望共振频率与设定的所述期望结构参数组合,形成逆向设计网络的输入向量;预测目标结构参数,基于深度学习构建和训练逆向设计网络,预测能够实现目标指纹频率范围的一系列超构表面模块的其余结构参数。通过深度学习神经网络实现了多路复用超构器件的逆向设计,能够快速、准确地推导出符合目标指纹要求的器件结构。显著提高了设计精度和效率,并具备实时响应传感需求变化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11434.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的纳米结构平面化倒置光栅生物传感器,包括倒置的纳米结构均匀光栅、金属平面传感区、配体层和受体层,所述倒置的同质纳米结构均匀光栅和金属平面传感区构成传感器单元结构,所述金属平面传感区连接在所述倒置的纳米结构均匀光栅的上表面,所述配体层连接在所述金属平面传感区的上表面,所述受体层特异性结合在配体层表面。本发明提高了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的通用性,提高等离激元模式下生物分子检测中的近场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210196386.2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生物小分子定制化领结形传感器,包括:衬底层、超表面层、生物结合层,所述超表面层在衬底层表面上,所述生物结合层顶端紧接衬底层上表面,所述生物结合层通过特异性反应与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定制化领结形传感器由以下各项参数定义:周期p,所述超表面层的高度h1、边长a1,所述生物结合层的高度h2、边长a2。在进行生物小分子检测时,通过生物结合层将待测物特异性连接在表面增强拉曼的位置,令待测分子尽可能位于电场局域最强场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待测受体对空间局域电场的利用率,实现生物小分子的定制化高性能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432423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2619.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3581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包括同质的倒置光栅以及均匀涂覆于传感器上方表面的待测样品;所述倒置光栅预设角度的角度范围为0°‑75°,所述倒置光栅的材料为二氧化硅SiO2、硅Si、蓝宝石Al2O3、氮化硅Si3N4中的任意一种。在利用此倒置光栅进行痕量检测时,太赫兹波从倒置光栅结构下方入射,由于导模共振效应在结构上表面形成了倏逝波场,极大地增强样品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并且利用具有平整上表面的倒置光栅进行测量,避免了在较大起伏度的图案化表面上均匀共形涂覆的工序以及复杂微机械工艺,通过预设角度的光源扫描,最终可实现痕量分子的宽带指纹增强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656108B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211311434.4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等离激元的纳米结构平面化倒置光栅生物传感器,包括倒置的纳米结构均匀光栅、金属平面传感区、配体层和受体层,所述倒置的同质纳米结构均匀光栅和金属平面传感区构成传感器单元结构,所述金属平面传感区连接在所述倒置的纳米结构均匀光栅的上表面,所述配体层连接在所述金属平面传感区的上表面,所述受体层特异性结合在配体层表面。本发明提高了等离激元生物传感器的通用性,提高等离激元模式下生物分子检测中的近场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657038.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体束缚态的表面拉曼增强传感结构,包括生物连接介质层、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层、生物配体层、生物受体层;所述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分布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衬底层之上;所述生物配体层只附着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层之上并根据待检测物的大小调控生物配体层的厚度;所述生物受体层只与所述生物配体层特异性免疫结合。使表面拉曼增强因子最为理想、待检测物质刚好可以位于近场增强最强烈的区域,以此显著提高待测受体对局域近场的利用率,以此来满足不同待测样品的定制化表面拉曼增强的需求,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实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