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406193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99969.2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90 , G01N27/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梯形线圈阵列柔性涡流传感薄膜、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传感检测技术领域,包括激励线圈层、接收线圈层、绝缘薄膜层;其中,所述激励线圈层和所述接收线圈层分别在所述绝缘薄膜层的两侧走线并通过盲孔连接,所述接收线圈层由类梯形接收线圈单元阵列而成,每个所述类梯形接收线圈单元由一根导线绕成,所述激励线圈层由类平行四边形激励线圈单元阵列而成,每个所述类平行四边形激励线圈单元由一根导线绕成。使用本发明的柔性涡流传感薄膜进行孔边裂纹监测提高了周向角度识别能力,同时保留了良好的轴向、径向扩展监测能力,实现了对孔边裂纹的周向角度准确识别、径向和轴向扩展的准确定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60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1657038.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体束缚态的表面拉曼增强传感结构,包括生物连接介质层、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层、生物配体层、生物受体层;所述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分布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衬底层之上;所述生物配体层只附着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层之上并根据待检测物的大小调控生物配体层的厚度;所述生物受体层只与所述生物配体层特异性免疫结合。使表面拉曼增强因子最为理想、待检测物质刚好可以位于近场增强最强烈的区域,以此显著提高待测受体对局域近场的利用率,以此来满足不同待测样品的定制化表面拉曼增强的需求,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230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047640.7
申请日:2023-01-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等效电路深度学习的等离激元超材料光谱预测方法和装置,采用严格耦合波分析法(RCWA)得到样本数据,将样本数据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于神经网络的训练和测试,该方法的神经网络输入为等离激元超材料的结构参数,输出为等效电路参数,将其代入等效电路公式计算得到预测光谱。本发明在深度神经网络中融入等效电路知识,克服了传统数值模拟方法和等效电路设计方法的繁琐设计过程,极大节省超材料结构参数设计时间、等效电路建模时间和硬件成本,同时在小样本数据上实现等离激元超材料光谱的精准预测,对比相同条件下的传统深度神经网络,该方法有效提升光谱预测精度和神经网络泛化性能,易于推广到其它等离激元超材料模型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29560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57038.2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体束缚态的表面拉曼增强传感结构,包括生物连接介质层、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层、生物配体层、生物受体层;所述周期性一维光栅阵列分布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衬底层之上;所述生物配体层只附着在所述生物连接介质层之上并根据待检测物的大小调控生物配体层的厚度;所述生物受体层只与所述生物配体层特异性免疫结合。使表面拉曼增强因子最为理想、待检测物质刚好可以位于近场增强最强烈的区域,以此显著提高待测受体对局域近场的利用率,以此来满足不同待测样品的定制化表面拉曼增强的需求,从而提高传感灵敏度实现生物分子的定制化高性能传感。
-
公开(公告)号:CN113418982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699989.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四边形柔性涡流传感薄膜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传感监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平行四边形线圈作为阵列单元的激励线圈层、平行四边形线圈作为阵列单元的接收线圈层和绝缘薄膜层,激励线圈层和接收线圈层均分别有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分别位于绝缘薄膜层两侧呈三明治结构,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相互对应的线圈单元通过导线以逆时针环绕至线圈中心后穿过绝缘薄膜层到达第二线圈层的线圈中心,以顺时针环绕线圈外围导出构成双线圈结构。本发明克服了三角形线圈柔性涡流传感薄膜的边角监测能力不强和导线接口多的缺陷,提高了轴向扩展和径向扩展的识别能力,对孔边裂纹的周向角度、径向和轴向扩展进行准确定量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229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198831.3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25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一种基于少样本学习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方法,属于图像处理领域。基于少样本学习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任务,在类别不可知的目标检测中引入少样本学习方法,提供少量未知类别的样本,指导网络实现对于新类别的检测与未知类别的定位。提供基于少样本学习的开放世界目标检测的网络OFDet,在两阶段微调范式下的类别不可知的物体检测器上建模。OFDet由三个模块组成:类别不可知目标检测模块CALM、基础分类模块BCM以及新类别的检测模块NDM。为选择更准确的未知物体,提出基于未知候选框的选择算法。在已有的多个已有任务上性能良好,在新设定的OFOD任务上,对于未知类别的平均召回率达到最好效果,同时获得较高新类别平均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02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0873738.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904 ,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耦合传感器的螺栓孔边裂纹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涡流阵列传感器输出的感应电压辨别螺栓孔边是否出现裂纹,以及在出现裂纹时,根据感应电压计算裂纹的周向位置、径向扩展情况和轴向扩展情况,以对所述裂纹进行监测;接着当裂纹的径向扩展情况达到预设要求时,根据压电传感器输出的超声导波信号和所述涡流阵列传感器确定的裂纹的周向位置获取裂纹的径向扩展成像图,以对裂纹进行监测,由此,在裂纹扩展的前期阶段使用涡流阵列传感器,后期阶段用涡流阵列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进行监测,以合理利用各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实现螺栓孔边裂纹的监测,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0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010873728.0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传感器的孔边裂纹识别精度的增强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激励压电传感器和接收压电传感器的孔边安装关系获取激励压电传感器和接收压电传感器的位置信息,并确定孔边反射点位置信息及虚拟路径,以将反射点作为虚拟压电传感器;实时获取接收压电传感器接收的孔边反射波信号,并对孔边反射波信号进行处理以获取反射波损伤因子;对反射波损伤因子、激励压电传感器位置信息、虚拟压电传感器位置信息和接收压电传感器位置信息进行椭圆加权成像,以对孔边裂纹的识别精度进行增强;由此,能够在不增加传感器个数的前提下通过超声导波在孔边的反射增加虚拟传感路径,进而提高孔边裂纹的识别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11402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873738.4
申请日:2020-08-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场耦合传感器的螺栓孔边裂纹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根据涡流阵列传感器输出的感应电压辨别螺栓孔边是否出现裂纹,以及在出现裂纹时,根据感应电压计算裂纹的周向位置、径向扩展情况和轴向扩展情况,以对所述裂纹进行监测;接着当裂纹的径向扩展情况达到预设要求时,根据压电传感器输出的超声导波信号和所述涡流阵列传感器确定的裂纹的周向位置获取裂纹的径向扩展成像图,以对裂纹进行监测,由此,在裂纹扩展的前期阶段使用涡流阵列传感器,后期阶段用涡流阵列传感器和压电传感器进行监测,以合理利用各传感器的传感原理实现螺栓孔边裂纹的监测,从而提高监测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18982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110699989.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四边形柔性涡流传感薄膜及其使用方法,涉及传感监测领域。本发明包括平行四边形线圈作为阵列单元的激励线圈层、平行四边形线圈作为阵列单元的接收线圈层和绝缘薄膜层,激励线圈层和接收线圈层均分别有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分别位于绝缘薄膜层两侧呈三明治结构,第一线圈层和第二线圈层相互对应的线圈单元通过导线以逆时针环绕至线圈中心后穿过绝缘薄膜层到达第二线圈层的线圈中心,以顺时针环绕线圈外围导出构成双线圈结构。本发明克服了三角形线圈柔性涡流传感薄膜的边角监测能力不强和导线接口多的缺陷,提高了轴向扩展和径向扩展的识别能力,对孔边裂纹的周向角度、径向和轴向扩展进行准确定量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