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石墨烯的介质棱镜结构及其传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231309A

    公开(公告)日:2019-09-13

    申请号:CN201910299145.9

    申请日:2019-04-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利用石墨烯的介质棱镜结构,包括,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上端固定设置有单层石墨烯薄膜,所述单层石墨烯薄膜上端且位于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中心固定设置有PDMS圈,所述PDMS圈的中间设置装有样品液体层,所述PDMS圈开设有空气微流通道。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半径为1cm,所述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为半球形状。所述PDMS圈的圆心与乙烯-四氟乙烯半球棱镜的球心连线垂直于棱镜圆平面,所述PDMS圈内径为0.6cm、外径0.8cm、高度100μm。相比于传统的表满面等离激元吸收体,采用石墨烯和介质棱镜相结合的结构,避免金属对入射光的损耗,实现石墨烯更高精度的传感。

    基于微纳结构光芯片的免标记肿瘤标志物检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7113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210030183.6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纳结构光芯片的免标记肿瘤标志物检测系统及微纳结构光芯片的制备方法,该检测系统包括:硬件检测系统、后台服务系统和远程终端系统;硬件检测系统,用于检测微纳结构芯片表面反射谷的波谷数据,根据波谷数据计算微纳结构芯片表面反射谷的偏移量数据;后台服务器包括对偏移量数据进行传输的云服务器、对偏移量数据进行存储的数据库以及向用户分发数据的互联网平台;远程终端系统,用于向用户呈现可视化检测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微纳结构光芯片的免标记肿瘤标志物检测系统,不但成本低廉、便携性更好,且对早期癌症的检测更加精准化、智能化、快捷化。

    基于角度多路复用的宽带太赫兹分子指纹痕量检测光栅

    公开(公告)号:CN11121423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27834.7

    申请日:2020-01-1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栅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角度多路复用的宽带太赫兹分子指纹痕量检测光栅,所述检测光栅包括:金属层、衬底层、光栅层和共形层;其中,金属层和衬底层自下而上复合形成;光栅层呈周期性均匀分布在衬底层上;共形层在光源通过预设的动态角度扫描检测光栅时均匀涂覆在衬底层和光栅层表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角度多路复用的宽带太赫兹分子指纹痕量检测光栅,在进行痕量检测时,不但可以增加光和物质间的相互作用,还可以有效提高对待测物质的感知性能,提高了检测的精准度。

    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生物小分子定制化领结形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4563390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0196386.2

    申请日:2022-03-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表面增强拉曼的生物小分子定制化领结形传感器,包括:衬底层、超表面层、生物结合层,所述超表面层在衬底层表面上,所述生物结合层顶端紧接衬底层上表面,所述生物结合层通过特异性反应与生物分子特异性结合;所述定制化领结形传感器由以下各项参数定义:周期p,所述超表面层的高度h1、边长a1,所述生物结合层的高度h2、边长a2。在进行生物小分子检测时,通过生物结合层将待测物特异性连接在表面增强拉曼的位置,令待测分子尽可能位于电场局域最强场区域,可以大大提高待测受体对空间局域电场的利用率,实现生物小分子的定制化高性能传感。

    一种基于渐变周期增强太赫兹光谱吸收的介质超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4325897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62633.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渐变周期增强太赫兹光谱吸收的介质超材料,包括;数十个检测模块以及均匀共形在检测模块表面的待检测物质;每个所述检测模块均由下层光栅层和上层波导层构成;所述下层光栅层和上层波导层为相同介质材料;所述下层光栅层呈周期性均匀分布在所述上层波导层上;待检测物质均匀共形在所述上层波导层表面。结构基于导模共振原理,在利用该超材料对痕量待测物进行指纹识别时,不但有效增强痕量样品对太赫兹的吸收,还解决了传统超表面需要在起伏度大的微结构上共形装载样品的问题,简化样片表面处理过程,进一步提升检测精准性和可重复性,以实现痕量分子的宽带指纹增强检测。

    基于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通量多靶标微流生物芯片

    公开(公告)号:CN11188915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784687.8

    申请日:2020-08-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通量多靶标微流生物芯片,包括:生物芯片;所述生物芯片包括:塑料盖板、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传感器件、微流控底板及若干生物试剂;所述塑料盖板、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传感器件、微流控底板自上而下复合而成,其中塑料盖板与微流控底板之间采用粘合剂粘连,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传感器件嵌入在微流控底板的检测区凹坑内;所述生物试剂包括但不限于11-巯基十一烷酸溶液MUA、乙基二甲基胺丙基碳化二亚胺EDC、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牛血清白蛋白BSA、配体溶液和分析物溶液。提供基于三维等离激元超构材料的高通量多靶标微流生物芯片,可以提供24通道高通量多标志物并行实时检测。

    基于模块化超构表面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子条形码检测法

    公开(公告)号:CN111539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82396.3

    申请日:2020-05-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等离激元超构表面和CMOS图像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为基于模块化超构表面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分子条形码检测方法,包括窄带可调谐光源和模块化传感阵列芯片,所述模块化传感阵列芯片的单元结构由CMOS图像层、隔离层、等离激元层组成,所述CMOS图像层由衬底层和COMS像元层组成,所述隔离层由中间介质层和钝化层组成,所述等离激元层由介质衬底层和金属圆片层组成,所述衬底层、COMS像元层、中间介质层、钝化层、介质衬底层、金属圆片层自下而上复合而成。在所述传感阵列芯片上形成16×16的模块化单元,使用该传感方法可以极大降低检测系统复杂性和尺寸,具有免标记、低成本、定制化的优异性能,提高样品检测的精准度。

    基于多晶超材料抑制杂散信号的声表面波谐振器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9430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347160.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晶超材料抑制杂散信号的声表面波谐振器设计方法,具体步骤包括:S1、利用晶体塑性建模工具,设定晶粒参数,进行多晶衬底的几何建模,多晶衬底材料选用多晶超材料;S2、将所述多晶衬底的几何模型导入电磁仿真软件,并赋予每个所述晶粒对应的弹性常数,所述弹性常数通过随机旋转矩阵计算获得;S3、选择材料并构建声表面波谐振器其余结构,完成基于多晶超材料抑制杂散信号的声表面波谐振器建模。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可塑性,所设计的谐振器能够有效地抑制由高阶模式引起的杂散信号。研究人员通过该方法能在设计阶段优化结构参数,减少实验次数,提高Q值和频率选择性。这对于提升器件性能及5G通信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太赫兹传感超构表面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888350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18351.7

    申请日:2024-06-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基于准连续域束缚态的太赫兹传感超构表面器件,包括自下而上一体化复合的基底层、金属层和分析物层,所述金属层包括排列在方形晶格中的金属劈裂环结构所形成的阵列,所述金属劈裂环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通过改变所述金属劈裂环结构的左右开口大小用于演化准连续域束缚态到连续域束缚态的发展过程,通过调整所述金属劈裂环结构距离所述方形晶格上下边界的距离构建像素化超构表面实现太赫兹指纹识别,可对三氯蔗糖和抗坏血酸等小分子物质进行指纹信号检测以及折射率传感检测,实现高灵敏的定性与定量检测。

    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43242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662619.5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角度复用的痕量太赫兹指纹检测的倒置光栅传感器,包括同质的倒置光栅以及均匀涂覆于传感器上方表面的待测样品;所述倒置光栅预设角度的角度范围为0°‑75°,所述倒置光栅的材料为二氧化硅SiO2、硅Si、蓝宝石Al2O3、氮化硅Si3N4中的任意一种。在利用此倒置光栅进行痕量检测时,太赫兹波从倒置光栅结构下方入射,由于导模共振效应在结构上表面形成了倏逝波场,极大地增强样品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并且利用具有平整上表面的倒置光栅进行测量,避免了在较大起伏度的图案化表面上均匀共形涂覆的工序以及复杂微机械工艺,通过预设角度的光源扫描,最终可实现痕量分子的宽带指纹增强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