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51375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710609197.2
申请日:2017-07-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29C64/106 , B29C64/20 , B29C64/321 , B33Y30/00 , B33Y70/00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聚苯胺凝胶的3D打印机,涉及3D打印机。设有打印机机架、Y轴运动模块、XZ轴联动模块和出料打印模块;打印机机架左右两侧固定有主电路板和电源;Y轴运动模块带动的Y轴同步带传动;XZ轴联动模块与Z轴右电机座将X轴和Z轴方向上的运动相连接,X轴步进电机带动的X轴同步带传动;Z轴步进电机控制的Z轴螺杆和Z轴光杆的传动;出料打印模块设有储料送料针筒、塑料三通、出料螺杆搅拌模块和鲁尔挤出针头;塑料三通充当管道和提供搅拌空间,出料螺杆搅拌模块由步进电机控制;储料送料针筒、鲁尔挤出针头均通过鲁尔接口与T型三通头相连接,出料螺杆搅拌模块和T型三通头连接;出料打印模块固定于X轴光杆移动连接件上。
-
公开(公告)号:CN106430162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816607.6
申请日:2016-09-1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B32/184 , C12N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20
Abstract: 石墨烯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涉及石墨烯。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氧化石墨烯悬浮液;2)菌种的选择和预培养;3)配制培养液;4)培养液除氧灭菌;5)添加氧化石墨烯悬浮液;6)菌种的接种;7)石墨烯水凝胶的形成。工艺简单,反应条件较温和,原料易得,成本低廉,适合低成本、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使活菌与氧化石墨烯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制备的石墨烯水凝胶,呈豆腐状黑色含水复合物,包含了微生物和被还原后的氧化石墨烯,保留氧化石墨烯的两亲性,能很好应用于水相中,同时通过石墨烯的包裹作用使菌体在水体中的抗负荷能力增加,是一种活菌与石墨烯的复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787807B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510224938.6
申请日:2015-05-0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1G51/04
Abstract: 一种氧化亚钴纳米粒子的溶剂热制备方法,涉及氧化亚钴纳米粒子。1)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钴溶液,再加入表面活性剂,即得混合液;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液转移至配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反应釜中并密封,将反应釜放入烘箱中反应,再冷却至室温,离心清洗,弃上清液,得到浓溶胶;3)将步骤2)得到的浓溶胶干燥后即得氧化亚钴纳米粒子粉末;或在步骤2)得到的浓溶胶中加入无水乙醇,即得氧化亚钴纳米粒子溶胶,密封后在4℃下长期储存。制备流程简单高效、重现性好、产物纯度高、结晶性好、原料价格低廉、能耗低、环境友好且易工业化放大等优点,特别适合低成本制备氧化亚钴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89143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196841.9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自组装有序Ag@TiO2活性壳层纳米粒子的方法,涉及纳米粒子。1)合成Ag@TiO2活性壳层纳米粒子,再将Ag@TiO2活性壳层纳米粒子胶体离心浓缩后,离心清洗,得Ag@TiO2壳层纳米粒子的浓缩液,然后转移到聚丙烯塑料管中;2)取与聚丙烯塑料管中的Ag@TiO2壳层纳米粒子的浓缩液等体积的1,2-二氯乙烷加入聚丙烯塑料管中,震荡后所得金属色球状物体悬浮于有机相1,2-二氯乙烷中;3)使用移液枪从步骤2)中的聚丙烯塑料管中吸取两相混合液至FTO导电玻璃上,再用注射器吸走铺展在FTO导电玻璃表面下层的水相,待有机相1,2-二氯乙烷挥发完全后即完成自组装有序Ag@TiO2活性壳层纳米粒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483516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450626.8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氧化石墨烯-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涉及酚醛树脂。首先利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再将所得的氧化石墨烯在苯酚和甲醛的混合液中超声分散;随后加入氢氧化钠作为催化剂,利用氧化石墨烯本身的活性基团与苯酚、甲醛之间的反应,使酚醛树脂小分子顺利插入到氧化石墨烯层中间;最后引入硼酸,通过改变反应条件,使氧化石墨烯中的酚醛树脂中小分子与硼酸引发聚合反应,从而制备出高性能氧化石墨烯-硼改性酚醛树脂。不仅保持了石墨烯的结构和性能,而且保留的部分含氧官能团能很好地解决石墨烯分散性、溶解性和加工性差等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97157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310483582.9
申请日:2013-10-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D23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Abstract: 一种2-咪唑烷酮的合成方法,涉及2-咪唑烷酮。提供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一种2-咪唑烷酮的合成方法。1)将催化剂氨基磺酸、溶剂甲醇、乙二胺、碳酸二甲酯依次加入到可加热反应器中反应,所述反应的温度为20~80℃,反应的时间为1~5h;2)继续升温至120~180℃,反应10~24h后生成目标产物2-咪唑烷酮;3)反应结束后过滤除去催化剂氨基磺酸,脱除溶剂甲醇即得粗产品2-咪唑烷酮;4)将步骤3)得到的粗产品2-咪唑烷酮提纯,得产品2-咪唑烷酮。克服现有合成过程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进行、使用腐蚀性较强的催化剂、有毒原料和高沸点溶剂、原子利用率低等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52241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35306.0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十二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涉及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相变材料。在三聚氰胺中加入甲醛和溶剂,再用三乙醇胺调pH至8~9,搅拌至溶液透明,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物;将乳化剂、交联剂、溶剂和十二醇混合,搅拌乳化,得芯材十二醇乳液;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物加入到芯材十二醇乳液中,然后用甲酸调节pH至3~4,再搅拌,得十二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悬浮液,再经洗涤,抽滤,烘干后即得干燥的十二醇/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相变材料粉末。制得的微胶囊粒径较小,在1~2μm,粒径分布均匀,表面较光滑,微胶囊囊形圆整、密闭性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467911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51871.0
申请日:2013-09-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纳米二氧化硅-硼改性酚醛树脂的制备方法,涉及酚醛树脂。首先采用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亲水纳米二氧化硅进行改性,制得疏水纳米二氧化硅。将苯酚和甲醛在以氢氧化钠为催化剂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得到酚醛树脂乳液,再将经无水乙醇溶液超声分散的改性纳米二氧化硅加入到酚醛树脂乳液中反应。最后加入硼酸,使酚醛树脂小分子与硼酸发生聚合反应,制备出纳米二氧化硅-硼改性酚醛树脂。纳米二氧化硅经过硅烷偶联剂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嫁接了部分有机官能团能很好地解决纳米二氧化硅分散性、溶解性和加工性差的难题。制备出来的残炭率为72.40%,较普通的硼改性酚醛树脂热性能提高5%左右。
-
公开(公告)号:CN10345435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416432.6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30/02
Abstract: 一种牛磺酸的检测方法,涉及牛磺酸。提供一个快速、高效、准确,使牛磺酸的检测效率提高并可用于实验和生产的一种牛磺酸的检测方法。1)专属性实验:确定牛磺酸在离子色谱中的出峰时间17.97min,空白供试液中的18种氨基酸无干扰,说明专属性良好;2)绘制牛磺酸的标准曲线:确定牛磺酸在5~400μ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精密度实验:确定仪器的准确性良好;4)稳定性实验:48h内对样品进行检测RSD=1.14%,说明样品在48h内稳定性良好;5)检测限与定量限测定:确定检测限在5μg/mL,定量限在10μg/mL;6)加样回收率实验:由加样回收率实验确认仪器的回收效果良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179343B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710461800.7
申请日:2017-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N27/30
Abstract: 一种用于机械可控裂结技术的石墨烯电极芯片,涉及石墨烯电极芯片。包括不锈钢片、石墨烯金属丝和环氧树脂;所述不锈钢片用于制备石墨烯芯片的基底,所述石墨烯金属丝安装在不锈钢片的悬空上方并通过环氧树脂进行固定。1)不锈钢基底的制备;2)环氧树脂的制备;3)环氧树脂的涂抹;4)一侧石墨烯电极的构造;5)环氧树脂的固化;6)另一侧石墨烯电极的构造;7)环氧树脂的滴涂;8)环氧树脂的固化。采用价格相对便宜的石墨烯金属丝和简单的不锈钢片结构制作了一种适用于MCBJ的新型石墨烯芯片,成功克服了金属电极的一些缺点,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便且分子结稳定性高等优点。可在普通化学实验室进行,具有良好的普适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