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511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68551.X
申请日:2025-01-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辐射温度测量的钨铼热电偶的制造方法及钨铼热电偶,包括绝缘层旋涂步骤、敏感芯体制备步骤和封装管壳装配步骤,绝缘层旋涂制备工艺用于将氧化铪溶胶均匀涂覆在钨片和钨铼片的双端面上,经过烧结形成稳定绝缘薄膜;敏感芯体制备工艺用于将钨片和钨铼片搅拌摩擦键合成整体,并分别焊接钨丝和钨铼丝,形成热电偶测温敏感芯体;封装管壳装配工艺用于将敏感芯体装配进不锈钢保护管壳中,并在探头表面涂覆高发射率涂层。通过本发明提供的制造方法,可以快速制备瞬态辐射温度测量上限达3000℃的超高温温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测温稳定性和响应速度,可应用于极端辐射高温环境下温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96101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36669.3
申请日:2024-08-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蓝宝石光纤微型空腔耐高温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包括同质异径的蓝宝石光纤端面的加工,特别在大直径蓝宝石光纤端面的飞秒激光干法刻蚀加工方法、基于CO2激光加热技术处理蓝宝石光纤内槽端面方法;还包括基于电弧放电技术的同质异径蓝宝石光纤熔接方法,由此在熔接点与研磨端面之间构成完整的微型空腔,微型空腔能够形成法布里‑珀罗干涉腔,其受温度和压力影响时,腔长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外界环境的压力或温度可通过测量该腔长的变化进行计算。本发明技术方案制备的蓝宝石光纤微型空腔耐高温压力传感器,熔点高、硬度强,同时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862849.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氧化可拆卸敏感芯体的钨铼热电偶,包括敏感芯体、绝缘基座和封装管壳;所述敏感芯体与一固定机构连接形成一整体结构,所述整体结构的外表面包括氧化锆纳米镀膜;所述敏感芯体通过所述固定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绝缘基座上,所述绝缘基座的顶端面设置有方形孔;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方形块、压片、顶丝以及多个螺丝,所述敏感芯体的底端插入轴向穿孔内,所述顶丝固定所述敏感芯体,所述方形块适配连接到所述方形孔,所述压片通过所述螺丝固定连接绝缘基座的顶端面以压抵固定所述方形块;固定有敏感芯体的绝缘基座整体置入所述封装管壳中,所述敏感芯体暴露在滞止罩中。应用本技术方案可提供一种抗氧化可拆卸敏感芯体的钨铼热电偶。
-
公开(公告)号:CN117705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65656.8
申请日:2023-12-2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纤光栅和法珀谐振腔复合的温压流传感器,包括套管中呈三棱锥排布的刻有光栅的四根光纤,其中心位置的光纤端部还制备有法珀谐振腔。本发明通过测量光纤上的光纤光栅随外界温度变化同频产生中心波长的变化情况进而计算出外界温度;通过在中心位置的光纤上制备的法珀谐振腔,当其受到外界压力时,其膜片向腔内压缩,通过测量腔长改变量可计算出外界压力值;传感器上光纤不同位置的空间排布,可测量不同方向的温度变化和热流的大小。该传感器不仅具有同时测量多参量数据的能力还具有抗电磁干扰、灵敏度高、结构紧凑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451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345746.1
申请日:2023-10-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纤光栅的热流传感器,包括套接在四孔结构耐高温套管中呈三棱锥排布的四根光纤和采用刻写有耐高温的四个光纤光栅,光纤光栅(Ⅰ)位于三棱锥顶点的光纤上且距该光纤末端距离为≤1cm,其余位置的的光纤光栅距其所在的光纤的末端距离>1cm。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纤光栅敏感结构的热流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耐高温、灵敏度高、结构紧凑和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且其特殊的设计结构可以有效实现空间场热流大小及方向的测量,满足航空发动机等高温复杂环境场的热流测量需求。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套热流测试系统,装配了如上所述的热流传感器。
-
公开(公告)号:CN115628820A
公开(公告)日:2023-01-20
申请号:CN202211114787.5
申请日:2022-09-1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K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合物前驱体陶瓷薄膜热电偶及其制作方法,热电偶包括A电极和B电极,制作在电绝缘涂层上,然后用焊点连接引线,以输出电信,制作方法为:将聚硅氮烷溶液和氧化铟锡(锡含量10%质量分数)纳米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A电极,将聚硅氮烷溶液和氧化铟锡(锡含量5%质量分数)纳米粉末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B电极,经过丝网印刷后,在电绝缘涂层得到薄膜A电极线条、B电极线条,并固化后置于管式炉中,以1℃/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50℃,保温1小时;再以2.5℃/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1000℃,保温1小时;最后以2.5℃/min的降温速率降温至室温,最后,用焊点将铂丝连接到两电极上,以输出电信号。
-
公开(公告)号:CN11945708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9613.0
申请日:2025-01-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辐射热流测量的钨铼同轴热电偶批量同轴制造方法,包括:同轴喷印镀膜步骤用于形成内层钨铼丝、中间层介电绝缘薄膜、外层钨热电薄膜的三层同轴结构敏感芯体,以钨铼丝为钨铼同轴热电偶敏感芯体的钨铼内导体层;敏感芯体烧结步骤使绝缘薄膜和钨热电薄膜完全固化,形成同轴热电偶敏感芯体的绝缘层和钨外导体层;封装管壳装配步骤用于将敏感芯体嵌入保护管中,打磨敏感芯体顶端形成测温结点,并在探头端部涂覆高发射率涂层。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快速批量制备瞬态测温上限达3000K、辐射热流测量上限达100 MW/m2的钨铼同轴热电偶,尺寸小成本低响应快,可应用于极端高温环境和温度快速变化环境辐射热流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90770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71405.1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蓝宝石法珀腔压力传感器的优化解调方法及系统,包括:S101,获取传感器光谱信号;S102,进行平滑滤波操作和三次样条插值操作;S103,进行傅里叶变换、带通滤波、傅里叶逆变换得到空气腔光谱信号;S104,获取初始空气腔腔长,构造模板光谱信号,作归一化处理;S105,进行均方误差计算,获取均方误差的最小值和极小值位置;S106,判断是否计算第一个有效空气腔腔长,是则进入S107,否则进入S108;S107,均方误差最小值作为对比空气腔腔长,根据10个信号的平均值输出第一个有效空气腔腔长,进入S109;S108,判断是否发生模式跳跃,是则将与上一时刻有效空气腔腔长最接近的腔长作为有效空气腔腔长,进入S110;否则进入S109;S109,均方误差最小值作为有效空气腔腔长;S110,判断是否停止解调。本发明消除模式跳跃影响,有效地减小信号处理误差和噪声干扰,提高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9351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791538.8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侵蚀型”钨铼热电偶及其应用。该热电偶包括封装管壳和敏感芯体;封装管壳内填充有高温绝缘粉末;敏感芯体自上而下由带状的介电绝缘薄片、钨合金片、介电绝缘薄片、钨铼合金片、介电绝缘薄片依次设置形成。敏感芯体的前端形成“热”测量结点,后端分别连接钨合金丝和钨铼合金丝引出信号至热电偶插头。由于摩擦产生的若干摩擦焊接结彼此平行并桥接在位于钨合金片和钨铼合金片之间的介电绝缘薄片上形成复合材料测量结,在侵蚀过程中随着前端“热”测量结点的失效,敏感芯体表面自动生成新的“热”测量结点。本发明热电偶可用于测量3000℃以上的侵蚀(爆炸,火箭喷射,研磨等)过程,相比传统热电偶,测温上限和使用寿命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6593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474703.7
申请日:2023-04-2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 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薄膜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无温度干扰薄膜应变计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薄膜应变计包括绝缘基底和GNPs/SiCNO敏感层,所述GNPs/SiCNO敏感层设于绝缘基底上,所述GNPs/SiCNO敏感层由石墨纳米片填充的PSN2溶液沉积于绝缘基底表面并在氮气氛中热解形成。本发明通过韦森堡直写技术直写石墨烯纳米片掺杂的PSN2先驱体溶液,可实现薄膜厚度、线宽可调,实现被测构件上薄膜传感器图案化的原位制备;本发明制备的GNPs/SiCNO薄膜应变计温度不敏感范围为30‑300℃,最高温度比已报道的非干扰薄膜应变计高约20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