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23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09118.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H02J3/06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F18/27 , H02J3/00 , H02J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网供需互动调控方法、系统、介质和产品,本发明包括按照客户情绪指数预测值所处的预测区间对各用电客户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结果构建各类别的用电客户分别对应的客户关系拓扑图;将全部客户关系拓扑图输入预设的目标智能体模型,对目标智能体模型寻优求解,根据求解结果确定电网供需互动调控方案。解决了目前无法从客户的用电供需信息中提取电网负荷调控策略依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电网进行负荷调控可以减轻电力供需关系所面临的压力,更为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99658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443978.3
申请日:2025-04-10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配用电系统分布式用能优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电力供需数据;根据电力供需数据,分析获得用户侧的至少一类负荷的用电行为特性;根据至少一类负荷的用电行为特性,确定各类负荷的负荷曲线;构建用户侧与电网侧之间的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模型;将负荷峰谷差最小化和用电成本最小化作为约束条件,对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模型进行优化;获取实时电价数据和电力系统状态数据;利用多智能体强化学习模型,根据实时电价数据和电力系统状态数据,优化各类负荷的负荷曲线。采用本方法能够优化电力系统的多类型负荷曲线,实现削峰填谷的目标,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944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438310.X
申请日:2025-04-09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碳的配用电光储系统容量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配用电的拓扑结构和配用电的系统参数,基于拓扑结构和系统参数,生成目标日内源荷数据;基于目标日内源荷数据,建立光储系统的经济性模型和碳排放量模型;基于经济性模型和碳排放量模型,确定目标函数,目标函数的优化目标为最小化所述平准化电碳成本、所述平均年平准净千瓦时电碳成本和所述电压问题的惩罚成本;建立光储系统的容量优化约束;根据容量优化约束和所述目标函数,构建光储系统的容量优化模型;求解容量优化模型,得到光储系统的容量配置。采用本方法能够全面的优化光储系统的储能配置的容量和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834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745887.0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潮流计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物理融合驱动线性化的配电网理论线损计算方法及系统,本方法通过对配电网所包含的设备节点进行非线性潮流建模,对非线性潮流模型进行物理线性化,从而避免非线性潮流求解的收敛问题,提高了计算精度,同时,通过对设备节点的线性潮流模型进行数据驱动误差补偿,来补偿线性化误差,从而大大提高了数据物理融合驱动线性化理论线损计算模型的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同时确保了线性化的准确性,并通过对经过数据驱动误差补偿后的线性潮流模型进行潮流分析,根据潮流分析结果确定配电网的理论线损,实现配电网理论线损的鲁棒和快速计算,并在保证求解精度与收敛性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求解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7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6203.9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理论线损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负荷变化的配电网理论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负荷运行特性曲线将台区日内配电网的负荷划分为高峰负荷时段、平峰负荷时段和低谷负荷时段,从而考虑不同时段对理论线损的影响,对日内不同时段的电能损失进行量化评估,并通过确定每个时段的电流分布来计算配电网在每个时段的理论线损,通过累加得到台区日内配电网的理论线损,更精确地反映实际负荷运行状况,提高了日内配电网的理论线损的计算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7392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45907.4
申请日:2024-06-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线损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计及不等式约束的信赖域潮流的理论线损分析方法及系统,通过电力系统的节点电压平衡、节点无功不等式约束以及潮流等式约束构建电力系统的无功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采用信赖域算法对电力系统的无功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迭代求解,从而通过直接解决非线性优化优化问题,解决了线性化潮流计算收敛性较差的问题,并提高了求解效率和求解精度并根据最优潮流计算结果对电力系统进行线损分析,求解场景适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18735727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54147.3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电台区理论线损边缘计算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基于能量守恒定律“总表供电量”=“所有分表用电量之和”+“线路损耗”+“固定损耗”的思想,通过增加多个测量时间段的数据使方程式数量达到或者超过未知量的个数并将这些方程式组成方程组,结合台区树形拓扑,通过求解方程组得到其余各分表的相对误差,进而计算线损率,并利用时序电量数据剔除坏数据,提高了线损率计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比于潮流算法和传统等值电阻计算方法,本申请通过集群内部仪表相互对比计算误差,计算相对简单且所需数据较少,适用于光伏并网台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不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台区的配电台区理论线损边缘计算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50189.6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7 , H02J3/00 , G06Q50/06 , G06N1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项目方案多维敏感性问题快速分析方法,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包括:输入新能源项目的基础数据;将新能源项目的多维敏感性参数映射至量子比特;通过量子态叠加对所述量子比特进行并行计算,获得所述多维敏感性参数组合下的分析结果。本发明通过将敏感性参数映射为量子比特并利用量子态的叠加特性,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所有参数组合的并行计算,大幅提升了计算效率并减少了资源消耗。利用量子计算的并行性,可以在一次演化过程中同时处理大量变量组合,避免传统排列组合方法的指数级增长问题。这不仅降低了计算成本,还提升了系统的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拓展了多维敏感性分析的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627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544481.2
申请日:2024-10-31
Applicant: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储直柔园区可调负荷有序用能方法及系统包括:构建针对目标园区的第一电网架构;建立目标园区中各设备模型,各设备模型包括第一类模型以及第二类模型;建立基于第一电网架构以及各设备模型的第一目标函数以及第一约束条件;基于第一约束条件求解第一目标函数,得出光储直柔园区可调负荷有序用能最优方案。通过本申请的实施,能够实现对园区内可调负荷的精细调控,从而在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的同时,优化园区的能源使用效率。有助于推动园区向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为实现可持续能源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25047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724772.X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华南理工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30/018 , G06Q30/0201 , G06Q5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配用电系统低碳调度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涉及配用电系统低碳调度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日期的碳排放因子曲线,基于碳排放因子曲线确定碳交易信息;基于碳交易信息确定目标用户的第一目标函数,根据第一目标函数确定用户的低碳用电策略;确定配用电系统管理的所有用户,从每个用户的低碳用电策略中确定用户与配用电系统之间的第一电力交易量、第一碳交易量和用户的用电负荷计划;通过所有用户的第一电力交易量、第一碳交易量和用户的用电负荷计划确定配用电系统的第二目标函数;根据第二目标函数确定配用电系统的调度策略。通过本申请,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配用电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量较高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