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69565B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610162124.9
申请日:2016-03-2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9/70 , A61K31/517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长叶烷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备方法为: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以叔丁醇为溶剂、以叔丁醇催化剂,通过缩合、环化等手段合成了6种异长叶烷基嘧啶类化合物。本发明利用可再生资源长叶烯的衍生物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异长叶烷基嘧啶类化合物,对肝癌细胞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为设计新型含氮杂环化合物及构效关系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拓展我国松节油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渠道。
-
公开(公告)号:CN105445244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780609.X
申请日:2015-11-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叔丁醇钾含量的方法,以水杨醛吖嗪作为有机荧光分子,测定叔丁醇钾含量。本发明以水杨醛吖嗪作为有机荧光分子应用于叔丁醇钾含量测定,具有测定方便,线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符合质量要求,RSD偏差较小,RSD为1.5%。以水杨醛和水合肼为反应物,经过重结晶制备出水杨醛吖嗪黄色针状晶体;是一种加盐酸回流后进行慢慢冷却结晶的新方法,简单易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4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53262.5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9/70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9/70 , G01N21/64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β-蒎烯的氧化产物诺蒎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先用诺蒎酮与苯甲醛缩合生成3-苯亚甲基诺蒎酮,3-苯亚甲基诺蒎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再与2-羟基苯甲醛缩合得到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该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作为专一性荧光探针分子在检测锌离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38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334753.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63/48 , A61P2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6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长叶烷基噁唑酮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异长叶烷基噁唑酮的分子式为C18H27N3O2,分子量为317.21,物态为白色固体,m.p.为202℃。其合成方法为:先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经盐酸氨基脲缩合得到缩氨基脲;接着在无水乙醇回流条件下成环得到异长叶烷基噁唑酮。本发明的异长叶烷基噁唑酮对细胞的抗炎表现出良好活性,是极具潜力的抗炎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503561B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510980119.4
申请日:2015-12-2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49/747 , C07C45/74 , G01N21/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酸碱指示剂,在酸性环境中显示无色,在碱性环境中示橙黄色,该酸碱指示剂为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本发明提供的酸碱指示剂为新型蒎烷基指示剂3‑(2′‑羟基亚苄基)诺蒎酮,具有遇碱由无色变成橙黄色的指示剂性能,显色范围为pH≥8.4。该指示剂,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等溶剂。合成简单、显色清晰、用碱量少、指示效果比酚酞灵敏,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08541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553262.5
申请日:2015-09-0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9/7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β‑蒎烯的氧化产物诺蒎酮为原料制备新型的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先用诺蒎酮与苯甲醛缩合生成3‑苯亚甲基诺蒎酮,3‑苯亚甲基诺蒎酮再与盐酸胍进行缩合环化得到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胺,再与2‑羟基苯甲醛缩合得到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该四氢喹唑啉‑2‑胺希夫碱类化合物2‑[[5,6,7,8‑四氢‑4‑苯基‑7,7‑二甲基‑6,8‑桥亚甲基喹唑啉‑2‑亚胺]甲基]苯酚作为专一性荧光探针分子在检测锌离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4451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44968.6
申请日:2015-03-3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31/54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长叶烷基吡唑类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包括: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叔丁醇钾的作用下,分别与苯甲醛、对氯苯甲醛、对甲基苯甲醛、对硝基苯甲醛、对甲氧基苯甲醛等芳香醛进行羟醛缩合反应,得到7‑芳亚甲基异长叶烷酮类化合物;然后,7‑芳亚甲基异长叶烷酮类化合物再与水合肼进行缩合、环化和脱氢芳构化反应,得到异长叶烷基吡唑类化合物。本发明的两种化合物(b‑8)和(b‑9)对由脂多糖所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炎性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是极具潜力的抗炎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892538B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510334753.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D263/48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异长叶烷基噁唑酮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异长叶烷基噁唑酮的分子式为C18H27N3O2,分子量为317.21,物态为白色固体,m.p.为202℃。其合成方法为:先以异长叶烷酮为原料,经盐酸氨基脲缩合得到缩氨基脲;接着在无水乙醇回流条件下成环得到异长叶烷基噁唑酮。本发明的异长叶烷基噁唑酮对细胞的抗炎表现出良好活性,是极具潜力的抗炎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48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791195.0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7C45/63 , C07C49/643 , A01N35/06 , A01P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63 , A01N35/06 , C07C49/64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S)-(-)-6-溴异长叶烯酮及其合成方法与应用,该合成方法为:取异长叶烯酮与溴化铜在溶剂体系中进行溴代反应,得到(6S)-(-)-6-溴异长叶烯酮。本发明利用天然可再生资源长叶烯的衍生物—异长叶烯酮为原料,通过立体选择性反应制得(6S)-(-)-6-溴异长叶烯酮;该化合物对紫薇长斑蚜虫具有很好的选择性毒杀作用,当其浓度为50mg/L时,紫薇长斑蚜虫的致死率高达82.2%。因此该化合物作为杀虫剂具有高效、环保、方便使用等特点,且合成路线简单,成本低廉,有望作为新型杀虫剂使用,尤其作为专一性杀虫剂在消杀紫薇长斑蚜虫方面具备广泛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4842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923129.4
申请日:2015-12-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C08F120/5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F120/5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松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顺序相接的如下步骤:(1)将脱氢枞胺与丙烯酰氯在5-15℃下,反应2-5h,制得松香基丙烯酰胺单体;(2)将步骤(1)所得的松香基丙烯酰胺单体在60-75℃、及引发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出现沉淀后继续反应0.5-4h,得松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本发明采用天然生物质资源为原料合成松香基丙烯酰胺聚合物,合成步骤简单,聚合物的耐热性能优良,解决了丙烯酰胺聚合物耐热性、耐盐性不足的缺陷,同时兼顾了环保安全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