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95559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535636.0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提供一种不会堵塞、效率高、棉纤维不易损坏、稳定性好的梳棉装置。它包括自上而下设置在机架上的进棉口、一级棉花疏松机构、棉花过滤装置、二级棉花疏松机构、传送带;一级棉花疏松机构包括两个交叉的梳齿排,每个梳齿排包括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杆上多个平行的梳齿,每个梳齿排与一个往复移动机构相连,当两个梳齿排在各自的往复移动机构的带动下往复移动时,一个梳齿排上的梳齿与相邻的另一个梳齿排上的梳齿的距离往复变化;二级棉花疏松机构包括两个相对转动的开棉辊,开棉辊外周具有梳针;在所述棉花过滤装置有两个,分别位于两个开棉辊上方两侧;每个棉花过滤装置包括筛网、带动筛网往复振动的振动机构,筛网靠近开棉辊的一端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05588713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169490.7
申请日:2016-03-23
Applicant: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M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0
Abstract: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尤其适用于同时对两个金属波纹管膨胀节的机械性能进行同时测试;一种波纹管膨胀节机械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立式的框架,框架包括顶板、底板和导柱,平行的顶板和底板固连于平行设置的导柱的两端;还包括移动设置在导柱上的上滑块和下滑块,设置在下滑块上面的移动工作台,转动设置在移动工作台上面的下旋转台,转动设置在上滑块下面的上旋转台,移动设置在导柱上的驱动连接板,设置在框架和驱动连接板之间的试验驱动与加载机构;相对设置的下旋转台和上旋转台结构相同;波纹管膨胀节试验件、下旋转台、上旋转台和驱动连接板的轴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118219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010087174.1
申请日:2020-02-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青梅单角度图像采集装置,包括相机、相机固定支架、电磁铁固定装置、电磁铁、平面镜、载物台和旋转装置;相机设置在相机固定支架的中部;相机固定支架的中部旋转连接有旋转装置,旋转装置底部连接有载物台,载物台左右两端为金属材料,载物台的初始位置位于相机的正下方,载物台初始位置的正下方设有呈V型的平面镜;载物台左上侧和右上侧均设有电磁铁固定装置,电磁铁固定装置顶端与相机固定支架连接且底端连接有电磁铁。本技术可以利用旋转装置获取青梅上表面以及左、右表面信息,与手动转动青梅相比,大大提高了青梅表面信息采集效率;且每次相机只采集一个角度的图像,减少计算量。
-
公开(公告)号:CN11062672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1911020417.3
申请日:2019-10-2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青梅下料装置,包括下料模块,下料模块包括装料箱、圆形的下料转盘和电机;装料箱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下料转盘的圆形凹槽,电机安装在所述凹槽中部,电机的输出轴与下料转盘的中部连接;下料转盘上表面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列下料孔以及等角度均匀分布有多个凸起一,每相邻两列下料孔之间均设有凸起一;装料箱的四周等角度开设有多个与凹槽连通的出料口,每个出料口的内部沿着径向对称分布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且两个四分之一圆柱之间形成有凹陷的出料通道,出料通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较低,出料通道与出料口连通,四分之一圆柱和出料通道均位于凹槽内。本技术能够实现青梅的逐一下料,方便后续的青梅品质的逐一检测以及分选。
-
公开(公告)号:CN11133086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268968.8
申请日:2020-04-0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式木材等级分选装置,包括传送带机构、电动升降台和分选机构,传送带机构的后方设有电动升降台,传送带机构和电动升降台之间设有间隙,且间隙处上方和下方均设有相机一,分选机构位于电动升降台一侧;分选装置包括分选台、立柱、顶部结构和吸盘搬运结构,分选台的中部通过立柱与顶部结构连接,分选台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多个收集槽,每个收集槽处均对应有一个收集筐,顶部结构的圆周方向上设有一圈圆形轨道,吸盘搬运结构与圆形轨道滑动连接。本技术可以机器自主识别并划分板材的等级,然后自主实现板材的分选。可以完全地由机械实现分选功能,将工人从重复繁琐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8323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1027299.9
申请日:2019-10-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三点可调夹持式振动采摘装置,包括左夹持机构、右夹持机构、中夹持振动机构和底座;左夹持机构位于中夹持振动机构的左侧,右夹持机构位于中夹持振动机构的右侧;左夹持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底座上,中夹持振动机构的底部通过直线传动机构一与底座连接且直线传动机构一用于驱动中夹持振动机构在底座上水平直线移动,右夹持机构通过直线传动机构二与底座连接且直线传动机构二用于驱动右夹持机构在底座上水平直线移动。本技术通过振动使得所选取的蓝莓枝条上的成熟蓝莓尽可能不受破损的掉落,且能实现成熟蓝莓的精准采摘,劳动强度低,人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09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9967.3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实木板材双面缺陷检测及智能加工坐标确定方法,包括:采集N块实木板材样本双面图像,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对图像进行缺陷标注,并将其作为数据集用来训练实木板材缺陷检测深度学习离线网络模型;在线采集实木板材双面图像,并进行预处理,将实木板材双面图像按行对齐;将实木板材图像输入至训练好的模型内,获得实木板材缺陷坐标;优化实木板材缺陷坐标,获得实木板材图像上的加工位置坐标;将加工位置坐标从实木板材图像上转换至实际板材上。本发明通过集成双目视觉获取实木板材双面图像并进一步地进行缺陷检测,对检测到的双面缺陷坐标进行基于图像的工艺优化,实现实木板材的双面缺陷检测,并获取实际板材的加工坐标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817609B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396144.8
申请日:2022-04-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6/583 , G06F16/51 , G06V10/56 , G06V10/764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提升树的实木地板颜色的自动排序方法,包括:采集多张实木地板表面图像并预处理;对实木地板图像进行颜色空间变换;建立实木地板图像的颜色深浅序列;设定每张实木地板图像颜色深度值;提取实木地板图像的颜色特征向量;建立实木地板颜色回归树数学模型并对其参数进行调优;通过最优回归树数学模型计算得到待测实木地板图像的颜色深度值;根据实木地板图像的颜色深度值的大小将实木地板图像的颜色进行在线排序。本发明以初步建立实木地板颜色深浅序列为先验知识,提取实木地板颜色特征向量,然后使用梯度提升决策树对实木地板颜色特征向量进行回归,实现实木地板颜色的无级分类,同时,还能实现实木地板颜色深浅自动排序。
-
公开(公告)号:CN11497233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33979.5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网络的竹集成材裂纹检测方法,包括:连续采集竹集成材受三点加载作用力产生扩展尖端裂纹的原始高清图像,去黑边裁剪得到与原始高清图像相对应的原始高分辨率图像;对原始高分辨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低分辨率图像;将改进残差网络模型作为生成器,将生成器和判别器组合得到生成对抗网络模型;训练生成对抗网络模型;本发明克服了超分辨率图像重建中的细节信息丢失和边缘模糊;提高了竹集成材超分辨率图像重建的真实性;提高了网络性能;重建后的图像精度高,真实性高;利用从生成器生成出的超分辨率图像中提取出的信息对生成器模型进行二次检验,该检验方法从客观角度评价了生成器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580B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506961.X
申请日:2021-05-10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0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实木板材的一维排样方法,包括:读取经切割缺陷后的N段实木板材长度Li信息;读取需求量为bj的待排零件的长度lj信息;建立实木板材一维排样数学模型;基于改进最大最小蚁群系统的方法生成初始种群:基于改进遗传算法多次迭代得到最优排样方案;将改进遗传算法得到的迭代最优解进行记录;根据记录中的至今最优解自适应更新信息素的界限;采用动态混合策略进行信息素更新。本发明克服了随机选择的盲目性;加快了蚁群系统的收敛速度,提高了求解速率,排样时间快,利用率高;有助于维持种群多样性,减少局部最优和早熟问题的出现,增强了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采用迭代最优解和全局最优解的动态混合策略,有助于增强算法合理引导搜索的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