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61502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744863.4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 C12Q1/6858 , A01H1/00 , A01H1/02 , A01H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抗赤霉病小麦‑纤毛鹅观草4BS.4BL‑7SL易位系及其选育方法、分子标记和用途。本发明选育得到的小麦‑纤毛鹅观草易位系4BS.4BL‑7SL可用于小麦抗赤霉病育种;分子标记的引物可用于鉴定小麦‑纤毛鹅观草结构变异体中是否含有7SL染色体,提高抗病育种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29833B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1910545899.8
申请日:2019-06-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簇毛麦CERK1‑V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和应用。CERK1‑V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通过单细胞瞬时表达技术将CERK1‑V基因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瞬间超表达CERK1‑V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超表达CERK1‑V转基因植株,其CERK1‑V的表达量是扬麦158表达量的2‑12倍,其对小麦白粉病表现出中高抗性水平。因此,CERK1‑V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超表达载体pBI220‑CERK1‑V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359739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0370075.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 江苏瑞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抗赤霉病相关基因TaRLK‑B的SNP标记引物及其应用。用于追踪抗小麦赤霉病Fhb1的抗病候选基因TaRLK‑B的SNP标记的引物组合,所述的引物组合由SEQ ID NO.1‑4所示序列组成,分别在望水白和Alondra’s中进行PCR扩增,获得两种基因型,可作为TaRLK‑B基因的SNP标记。在作图群体和自然群体,进行标记分析和抗病性的连锁或关联分析,评价该标记在选育抗病的应用价值,表明不仅可以特异鉴定TaRLK‑B,可特异追踪位于3BS上的抗赤霉病基因Fhb1。
-
公开(公告)号:CN110747287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935075.1
申请日:2019-09-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簇毛麦染色体特异的寡聚核苷酸探针及其应用。所述探针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5’末端用6-FAM或TAMRA荧光基团标记。本发明提供的oligo-6VSCL56探针可在簇毛麦每条染色体的端部和亚端部产生强而清晰的信号,属于一种簇毛麦染色体特异的寡聚核苷酸探针。使用这个探针进行荧光原位杂交,一方面可以省时省力且重复性好,另一方面成本较低,可以达到与传统基因组原位杂交一样的效果。利用这个探针可以快速、准确的鉴定出小麦遗传背景中的簇毛麦总基因组、整条染色体或整臂染色体。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235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045191.8
申请日:2015-01-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小麦中一个NAC转录因子基因TaNACs及其表达载体和应用。具NAC转录因子基因TaNACs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该基因来自普通小麦(Triticum asetivum L.)南农9918。TaNACs在抗白粉病小麦品种南农9918中受白粉菌诱导表达增强,且表达水平远高于在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中的表达水平。通过瞬间表达将该基因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TaNACs的过量表达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因此,TaNACs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246987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710418560.2
申请日:2017-06-0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1N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根尖染色体制片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在种子发芽后,取其幼根,经甲基胺草膦预处理后,用笑气处理,再用预冷的90%的冰醋酸(4℃)固定,将处理后的根尖生长点进行压片法,最后在相差显微镜下镜检。本发明的染色体制片方法操作方便简单,可以获得大量的有丝分裂中期相,染色体分散良好且背景较浅,易于计数,分裂相不易丢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103208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310041504.3
申请日:2013-02-01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公开了一个簇毛麦二硫化物异构酶基因及其应用。Hv-PDI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该基因来自二倍体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VV,2n=14),在抗白粉病二倍体簇毛麦中受白粉菌诱导表达增强。通过瞬间表达将该基因转化感病小麦品种扬麦158,结果表明Hv-PDI的过量表达可以降低扬麦158的吸器指数。因此,Hv-PDI可望用于基因工程育种,将其导入易感白粉病小麦品种中,有望提高小麦的白粉病抗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260669B
公开(公告)日:2013-05-22
申请号:CN201110194389.4
申请日:2011-07-12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西风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主效QTL QYm.nau-5A.1的分子标记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首先公开了‘西风小麦’抗小麦黄花叶病毒主效QTL QYm.nau-5A.1,同时公开了与该QTL紧密连锁的两个分子标记CINAU152和CINAU153。在含有QTL QYm.nau-5A.1的材料中,标记引物CINAU152F/CINAU152R扩增出约1100bp的产物与QYm.nau-5A.1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0.0cM,标记引物CINAU153F/CINAU153R扩增出约900bp的产物与QYm.nau-5A.1紧密连锁,遗传距离为0.1cM。本发明公开的QYm.nau-5A.1可为小麦抗黄花叶病毒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与QYm.nau-5A.1紧密连锁标记的引物,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279674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8
申请号:CN201210296704.9
申请日:2012-08-2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63 , C12N15/82 , A01H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小麦非特异性脂转移蛋白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和应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TaLTP-B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该基因来自普通小麦(Triticum asetivum L.)品种望水白,在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望水白中受赤霉菌诱导表达增强,且表达水平远高于感赤霉病小麦品种Alondra’s中的表达水平。将TaLTP-B基因转化感赤霉病小麦品种扬麦158,对转基因T0代植株进行赤霉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TaLTP-B基因的过量表达可以提高扬麦158对赤霉病的抗性。TaLTP-B基因可在培育抗赤霉病和白粉病小麦品种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928714B
公开(公告)日:2012-03-21
申请号:CN200910184505.7
申请日:2009-08-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来自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的泛素连接酶基因Hv-PUB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簇毛麦泛素连接酶基因(Hv-PUB)的cDNA序列为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SEQID NO.2。该基因为簇毛麦中首次报道,受小麦白粉病菌诱导快速激活表达,在小麦感白粉病品种扬麦158中过量表达该基因可以提高扬麦158对白粉病菌的抗性。Hv-PUB是簇毛麦抗病途径中的一个关键元件,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感白粉病小麦品种,提高白粉病抗性;同时探明其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了解白粉病的广谱抗性机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