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5903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416551.4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54 , C12N15/82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α-异丙基苹果酸合酶基因的应用。所述的基因OsIPMS1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以及编码相应的蛋白氨基酸序列如序列表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在水稻中首次报道了OsIPMS1基因能调控水稻种子活力,通过试验表明突变该基因影响正常条件种子发芽速度、幼苗生长。证明本发明OsIPMS1基因调控了水稻种子活力,利用该基因有助于筛选和培育高种子活力水稻品种,有利于直播稻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154471B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110008363.6
申请日:2011-01-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遗传育种学领域,公开了水稻籽粒长度主效QTL位点的分子标记方法。利用本发明Indel标记XJ24、XJ26的引物和SSR标记RM15575的引物中的一对或多对对水稻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PCR扩增产物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上进行电泳检测,如果扩增出对应大小的DNA片段,标志着qGL3.2增效等位变异基因的存在。通过本发明的谷粒长度QTL qGL3.2共分离和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方法,检测水稻大粒种质与各亲本构建的育种群体,可以快速导入控制谷粒长度和籽粒重量的主效基因qGL3.2,提高对主效基因qGL3.2的选择效率,为水稻外观品质改良和高产育种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2352367A
公开(公告)日:2012-02-15
申请号:CN201110325278.2
申请日:2011-10-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5/10 , C12N15/8261 , C12Q1/6895 , C12Q2600/13 , Y02A4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控制水稻籽粒粒长和粒重的半显性基因qGL3的克隆与应用。本发明从水稻中分离克隆一个同时控制水稻籽粒粒长和粒重的主效QTL SEQ ID NO:1及其优势功能的半显性等位基因SEQ ID NO:3,这两个基因具有改良水稻的产量和外观品质的能力。同时克隆并证明了此基因在水稻中的两个同源基因同样具有对水稻籽粒长度的调节作用。因此基因qGL3、其优势等位基因qGL3-D以及基因qGL3的两个同源基因qGL3-L1、qGL3-L2均可在作物遗传改良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787370A
公开(公告)日:2010-07-28
申请号:CN201010108264.0
申请日:2010-02-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SNARE蛋白基因的抗病性基因工程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基因的cDNA序列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见SEQ ID NO.1和SEQ ID NO.。本发明涉及基因OsSYP71为水稻中首次报道的Qc-SNARE蛋白基因,基因芯片结果和mRNA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受稻瘟病菌接种诱导。转基因实验证明该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水稻对稻瘟病的抗病性。因此,OsSYP71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058812B
公开(公告)日:2010-05-19
申请号:CN200710021375.6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SNARE蛋白基因OsNPSN11及其应用方法,属于基因工程领域。该基因的cDNA序列SEQ ID NO.1及其编码氨基酸序列SEQID NO.2。本发明基因OsNPSN11为水稻中首次报道,mRNA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受稻瘟病菌接种诱导,对获得的转基因植株进行PCR,Southern杂交以及RT-PCR验证后进行水稻的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与对照相比表现出对稻瘟病菌的明显抗性。因此,OsNPSN11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植物的抗病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98851A
公开(公告)日:2010-04-28
申请号:CN200910233688.7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播娘蒿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DsDGAT的cDNA序列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本发明基因为双子叶植物播娘蒿的首次报道,参与播娘蒿种子贮藏油脂的生物合成,mRNA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受伤害和低温诱导。转基因实验证明该基因的超量表达能够显著提高油菜籽的含油量和粒重。DsDGAT可作为目的基因导入植物,提高植物种子产量和产油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96415A
公开(公告)日:2010-04-21
申请号:CN200910233687.2
申请日:2009-10-2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酸脱氢酶基因及其所编码的蛋白质,属于基因工程领域。播娘蒿油酸脱氢酶基因DsFAD2的cDNA序列SEQ ID NO.1及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本发明基因为双子叶植物播娘蒿的首次报道,参与播娘蒿种子贮藏亚油酸的生物合成,mRNA表达分析表明该基因受伤害诱导,不受温度影响。转基因实验证明DsFAD2基因转化油菜,可提高油菜中的亚油酸和亚麻酸含量;而转该基因反义片段则会抑制亚油酸合成,从而显著提高油菜籽油酸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404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1826.3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5/00 , C12N15/05 , A01H1/02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NAU9A的创建方法和特征,属于遗传工程领域和植物育种领域。利用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技术,获得了融合后代,从融合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利用NAU9B保持系与该不育株杂交和回交,得到了稳定不育系NAU9A。提取NAU9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并且利用PCR技术克隆鉴定不育胞质,得到NAU9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的一个特征序列SEQ ID NO.1和其编码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本发明的细胞质和特征基因序列为首次报导。NAU9A细胞质可广泛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403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1825.9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5/00 , C12N15/05 , A01H1/02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NAU8A的创建方法和特征,属于遗传工程领域和植物育种领域。利用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技术,获得了融合后代,从融合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利用NAU8B保持系与该不育株杂交和回交,得到了稳定不育系NAU8A。提取NAU8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并且利用PCR技术克隆鉴定不育胞质,得到NAU8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的一个特征序列SEQ ID NO.1和其编码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本发明的细胞质和特征基因序列为首次报导。NAU8A细胞质可广泛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1647400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31822.5
申请日:2009-07-1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A01H5/00 , C12N15/05 , A01H1/02 , C12N15/29 , C07K14/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细胞质NAU5A的创建方法和特征,属于遗传工程领域和植物育种领域。利用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技术,获得了融合后代,从融合后代中发现了不育株;利用NAU5B保持系与该不育株杂交和回交,得到了稳定不育系NAU5A。提取NAU5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并且利用PCR技术克隆鉴定不育胞质,得到NAU5A不育系的线粒体DNA的一个特征序列SEQ ID NO.1和其编码氨基酸序列SEQ ID NO.2。本发明的细胞质和特征基因序列为首次报导。NAU5A细胞质可广泛应用十字花科植物的杂种优势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