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36386B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0690278.6
申请日:2021-06-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蓄能实时评估方法及系统,首先利用当前运行参数和设计参数机组对火电机组进行阶跃扰动实验,确定各组件能量响应一次调频指令的惯性时间;然后根据各组件能量响应一次调频指令的惯性时间分别计算各组件对应的总蓄能;最后根据各组件对应的总蓄能确定火电机组用于一次调频的蓄能。本发明先确定各组件能量响应一次调频指令的惯性时间,然后基于各组件能量响应一次调频指令的惯性时间来确定火电机组用于一次调频的蓄能,相比于现有未对时间上进行划分确定电机组用于一次调频的蓄能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对电机组用于一次调频的蓄能实时评估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55711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011460288.2
申请日:2020-12-11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吉林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白城发电公司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器,包括连接于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前端的高阶惯性环节及控制器参数模糊化环节,高阶惯性环节接收控制量信号,将处理过的控制量信号传递给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高阶惯性环节用于实现对对象迟延时间的补偿,同时构造虚拟反馈偏差信号,将偏差信号及其导数引入至模糊控制器中,建立参数模糊规则,计算得到的参数与整定完成的控制器初始参数叠加作为控制器实时修正参数。本发明所述线性自抗扰控制器,通过高阶惯性环节及和控制器参数模糊化环节的加入,实现对对象大迟延、大惯性特性的补偿,并能够减小过程响应时间,加快响应速度,提升该控制器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318839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711484031.9
申请日:2017-12-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1N23/2005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属于利用微波测试运动状态下粉末状材料电磁参数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动态测试粉末状材料电磁参数的夹具系统,所述夹具系统包括封闭式循环系统和自由空间法测试系统;所述封闭式循环系统用于实现待测试粉末状材料的封闭循环,以使待测粉末状材料呈运动状态;所述自由空间法测试系统用于测试运动形态下的粉末状材料的电磁参数。该系统为封闭式空间,粉末状材料只能在系统内循环流动而不能逃逸污染环境。材料在该系统内循环流动能以少量的材料样品完成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391952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111242835.4
申请日:2021-10-2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电电力大连庄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N3/0455 , G06N3/08 , G06N7/01
Abstract: 一种电站风机状态预警方法、系统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采集风机正常运行信号、采集风机过程参数时间序列、采用基于小波包分解方法在采集的风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振动数据时间序列中提取并构建小波能量谱;采用基于1/3倍频程分解方法在所采集的风机正常运行状态下的噪声数据时间序列中提取并构建频带能量谱;获得预警模型;构建模型观测值和重构值之间欧氏距离和余弦距离相似度指标;采用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方法,构造一个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风机状态预警指标,设置状态预警阈值,并根据故障预警阈值判断是否出现故障;本发明实现风机状态的在线实时预警,在故障发生前发出预警,为现场人员争取时间,减少安全与经济性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31297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425479.3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Q10/04 , C21C5/52 , C21B13/00 , C25B15/02 , C25B1/04 , G06Q10/0631 , G06Q50/04 , G06Q50/06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氢能炼钢生产调度的优化方法,基于氢能炼钢工艺的发展趋势,确定涵盖发电、制氢、炼钢关键环节的系统结构;针对氢能炼钢各生产工序的能源消耗特性及物质转换关系,建立综合考虑能量流和物质流的全过程数学模型;明确氢能炼钢优化的目标体系,并基于各工序间的安全运行约束和耦合性,建立相应的约束条件,构建能够反映电‑氢‑钢全环节灵活性的生产调度优化模型;依据实际的工艺技术参数,设计具体的运行案例和生产场景,并利用Matlab软件和Yalmip工具箱对优化问题进行数值求解。该方法利用氢能炼钢工艺的灵活性和可控性,优化钢铁生产的用电特性,增强电网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12687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69378.1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分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江苏慧嘉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D2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火电机组再热汽温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采集机组宽负荷下的历史运行数据,并选取机组宽负荷下的历史运行数据中的稳态工况数据;S2、将机组稳态工况数据输入LSTM神经网络中,离线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1;S3、采集机组宽负荷运行下的动态历史数据,输入LSTM神经网络中,离线训练得到神经网络模型2;S4、根据神经网络模型1和神经网络模型2输出数据结合机组实时运行数据构建机组宽负荷下再热汽温控制系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再热汽温控制方法火电机组均要求具备宽负荷运行能力,控制策略难以兼顾高低负荷运行特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00805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0052.5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核电厂冷却剂损失事故的破口预警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堆芯运行模型;利用训练集对堆芯运行模型进行训练获得故障预警模型;利用测试集对故障预警模型进行校验;计算故障预警模型的输出数据与实际数据的欧氏距离;判断对应运行时段下的欧式距离与预设阈值大小,以判定是否发生冷却剂损失事故;计算主回路降压速率和稳压器液位下降速率;对主回路降压速率和稳压器液位下降速率进行排序确定破口大小。该方法利用主回路降压速率与稳压器液位下降速率可快速识别出破口大小,进而能够在事故发生早期对破口大小进行智能监测及识别,提高了核反应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有效保证了核电厂的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192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529685.2
申请日:2024-04-29
IPC: G05B11/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燃煤机组前馈控制方法,燃煤机组进入储热工况时,包括如下步骤:根据第一机组负荷指令获得第一控制信号;将第一主蒸汽压力实测值和第一主蒸汽压力设定值输入到PID控制器后输出第二控制信号;获取储热工况的最大给煤量ux,并计算获得第一静态给煤量u1和第一动态给煤量u2,u1=f1(ux),u2=ux(1‑1/(T1s+1));根据第一静态给煤量u1和第一动态给煤量u2获得第三控制信号;将三个控制信号的和输出到锅炉主控调节给煤量控制主蒸汽压力。本发明在传统控制方法中增加给煤量前馈信号,在燃煤机组进入储热工况时给煤量能加快或提前动作,锅炉能量得到迅速补充,维持主蒸汽压力等稳定,提升机组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89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81325.5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蒸汽储能耦合熔盐储热燃煤机组的控制系统及方法,该方法构造了熔盐系统储热过程的启动/停止指令,然后提出了储热过程中给煤前馈量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锅炉主控的前馈补偿方法,随后提出了抽汽阀门的控制和切换方式,最后则联动熔盐泵设计对应的联锁启动/关闭方式。该控制方法提出了储热/非储热情况下的逻辑切换和控制组态设计方法,其改善了耦合熔盐燃煤机组在利用蒸汽储热过程中的机组能量平衡性,减小了主汽压力和机组负荷的大幅波动,进而提升机组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158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140993.1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Abstract: 一种燃煤机组一次调频高备用运行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包括:一次调频高备用运行模式的设计与参数求取;一次调频高备用运行模式与经济运行模式的切换判断逻辑;一次调频高备用运行模式与经济运行模式的切换控制方法。本发明在燃煤机组原有逻辑的基础上新增一套一次调频高备用的控制逻辑,并加设经济运行模式与一次调频高备用运行模式之间切换的判断逻辑和控制逻辑;本发明使燃煤机组在电力系统较安全的情况下以维持经济运行为主的模式运行,在电力系统一次调频容量较小等的情况下,燃煤机组选择进入一次调频高备用模式,牺牲机组的部分运行经济性,为电力系统频率稳定性提供高容量备用,解决了机组运行经济性和调频能力难以兼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