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6404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1169082.9
申请日:2021-09-30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光线折射追踪的水下视觉测量装置,包括密封舱体、信号传输电缆、以及安装在密封舱体内的摄像机、线激光器、电动平移台,所述线激光器安装在电动平移台的滑块上,电动平移台固定在密封舱体的底面上,所述底面上还固定有相机支架,所述摄像机固定在相机支架上;所述信号传输电缆的一端分别与摄像机、线激光器和电动平移台连接,另一端与外界计算机连接。本发明建立了考虑折射面厚度、无需水下标定的视觉测量模型。充分考虑多次折射对视觉测量模型的影响,准确地描述了光线在水下测量中的实际传播路径,提高了系统测量精度;通过垂直投射几何分析,确定了避免水下标定的约束条件,简化了水下测量系统的标定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346761A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910658610.3
申请日:2019-07-22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物联网的水源污染快速定位系统和方法,涉及水环境定位技术领域,包括下位机和上位机,下位机包括主节点、三个参考节点和多个待测节点;上位机包括PC机,PC机内安装有应用管理软件;主节点接收处理待测节点和参考节点发送的数据后,并发送至上位机,上位机通过应用管理软件进行数据显示。本发明实现了水源位置的精确定位,简化了水源监管程序,提高了监督部门对水源环境的监管效率,有利于监督部门及时制止污水源污水的排放,减少对环境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
公开(公告)号:CN108803876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588011.4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F3/01 , G06F3/0481 , G06T19/00 , G06T15/04 , G06T17/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17 , G06F3/04815 , G06T15/04 , G06T17/05 , G06T19/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增强现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增强现实的水利工程展示交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含:获取勘探测量原始数据;对勘探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三维地质模型;根据勘探测量原始数据,获取工程所处地点的场景数据,结合三维地质模型建立三维场景模型,并通过纹理贴图进行水体仿真展示;利用体感控制技术通过手势和界面按钮与当前三维场景模型进行交互控制。本发明实现虚拟场景和真实场景的融合,可以生成模型阴影,能够给用户带来较好的沉浸感,具有良好的真实性,并添加雨雪阴晴等天气情况,较好的模拟了自然状态下的水利工程的真实状态,更加贴近实际,带给用户更加直观的信息传递方式和友好的交互体验,增强用户参与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08600989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373830.7
申请日:2018-04-24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列车无线充电传感器管理系统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无线传感器级,第二级为发射机级,第三级为云平台级,发射机级为无线传感器级提供高频无线能量作为无线传感器级的无线能源,云平台级通过发射机级与无线传感器级进行无线通信,云平台级与发射机级进行无线通信。本发明的技术效果为:传统的无线传感器利用电池供电,需要周期性的更换,且因为电量问题,会限制传感器的性能。将无线通信、无线供电集中在一起,方便硬件的管理和维护。
-
公开(公告)号:CN11995444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11271.5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Inventor: 姚贤华 , 李志成 , 李克亮 , 汪德才 , 宋晓慧 , 王晓 , 李建新 , 张梦 , 刘丽 , 李小峰 , 王慧贤 , 韩林岩 , 上官林建 , 许丽 , 陈胜强 , 张宇翔 , 李亦芳 , 姬小祥 , 穆云虎 , 陈梦雅 , 畅怡倩
IPC: C04B28/00 , C04B7/24 , C04B7/153 , C04B38/02 , C04B111/40 , C04B111/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掺量CFB灰基免蒸压加气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加气混凝土成本高、能耗高且固废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蒸汽蒸养工艺制备,利用CFB灰、矿渣、电石渣、引气剂、稳泡剂、多功能外加剂、碱激发剂制备大掺量CFB灰基免蒸压加气混凝土,不仅提高了免蒸压加气混凝土的强度,降低了养护时间,还降低了生产成本与能耗,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实现了大宗固废资源化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27340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92711.9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防汛信息预警装置,包括:预警装置,所述预警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连接桶,所述箱体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管,且固定管固定贯穿并延伸至箱体的顶部,所述固定管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环形浮板,所述环形浮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杆。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二阻尼弹簧,使得可以将环形浮板上下震动的振幅降低并传递至触碰板,避免起伏的水浪对触碰板产生较大的升降幅度,同时通过设置配重块,使得连接组件的重力增加,使得降低了环形浮板受起伏水浪影响造成的上下移动幅度,即进一步降低了起伏的水浪带动触碰板的升降幅度,从而使得可以避免发生误报并提高预警检测准确性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733B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1910228084.7
申请日:2019-03-25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H01Q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视距环境下的电磁能量聚焦方法及装置,本发明将多个目标焦点视为虚拟点源,反向传播到天线的孔径上,并将元素仅放置在反向传播的孔径场和导模参考之间的相位差低于某个阈值的点上。该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虚拟点源,该点源的位置在需要实现光束聚焦的位置。本发明提出一种软件定义无线环境下的菲涅尔区多点聚焦方法,该方法在非视距环境下也具有的较高的传播效率,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843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310199036.6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 H04L41/16 , G06N3/0442 , G06N3/0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无线传播环境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场景,感知模块进行多模态数据感知,并对单个模态的数据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分别输入至ResNet神经网络,将S个不同模态的3D张量输入至transformer‑XL融合模型中,得到多模态数据融合后的特征序列;并对特征序列进行边缘计算后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分别传递给RIS、IAB、和UAV‑RIS中继设备;当场景发生变化后,将新的多模态数据的特征表示,输入至transformer‑XL2融合模型中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获得一个新的特征序列,并对新的特征序列进行边缘计算后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控制信息,并分别传递给RIS、IAB、和UAV‑RIS中继设备。本发明能够快速感知无线传播环境,并实现无线传播环境的实时可重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874776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680218.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G06T7/70 , G06T7/60 , G06V10/22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42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1S13/06 , G01S13/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感知辅助预测的液晶智能表面位置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外部信息感知模块获取用户的新位置信息;步骤S2:将获取的用户的新位置信息输入角度生成模块,输出预测的用户角度信息;步骤S3:将预测的用户角度信息输入MLP神经网络中,得到优化后的相位差;步骤S4:液晶RIS用优化过的相位差进行配置,重新配置的液晶RIS为到达新位置的用户服务。本发明基于外部信息感知得出用户的新位置信息,通过神经网络优化液晶RIS重新配置所需相移差,提前对DGS‑IMSL液晶配置,使得DGS‑IMSL液晶RIS在用户刚到达新位置时为其提供服务,从而保证用户传输速率的稳定和通信的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116318439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99036.6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IPC: H04B17/00 , H04B17/391 , H04L41/16 , G06N3/0442 , G06N3/04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无线传播环境构建方法,包括根据当前场景,感知模块进行多模态数据感知,并对单个模态的数据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分别输入至ResNet神经网络,将S个不同模态的3D张量输入至transformer‑XL融合模型中,得到多模态数据融合后的特征序列;并对特征序列进行边缘计算后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分别传递给RIS、IAB、和UAV‑RIS中继设备;当场景发生变化后,将新的多模态数据的特征表示,输入至transformer‑XL2融合模型中进行特征融合,融合后获得一个新的特征序列,并对新的特征序列进行边缘计算后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控制信息,并分别传递给RIS、IAB、和UAV‑RIS中继设备。本发明能够快速感知无线传播环境,并实现无线传播环境的实时可重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