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11465A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410119817.0
申请日:2014-03-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蔗糖转化糖浆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用30~60℃、300重量份的水搅拌溶解200~300重量份蔗糖,然后加入0.05~0.3重量份的蔗糖转化酶,在30~60℃下进行蔗糖水解反应30-60分钟;再加入200~300重量份蔗糖,在40~60℃下反应60~120分钟;继续加入200~300重量份蔗糖,在50~70℃下反应90~180分钟,获得70~80°Bé的糖溶液;将该糖溶液在搅拌下通入过滤无菌空气,静置待溶液气泡溢出澄清,即得转化糖浆产品。本发明制备方法反应时间短,转化的糖浆浓度高,保证了原始蔗糖清淡风味,可直接用于食品行业,无需考虑糖浆中引入的盐离子对食品配料成分的改变。
-
公开(公告)号:CN102199220B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083268.2
申请日:2011-04-02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8B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纤维素硫酸酯的制备方法,先将容器置于-10℃~0℃恒温环境中,按无水乙醇∶硫酸摩尔比为1∶1~1∶2.5配置混合反应液;再将纤维素50g和无水硫酸钠0-8g加入0.5L~3L混合反应液中,保持温度-10℃~0℃,反应1h~10h;再将反应液抽滤,并用乙醇洗涤至洗涤液pH为中性;再将抽滤后的残渣溶于水中,维持温度在0℃~5℃,同时滴加碱溶液调节其pH到7~9;再常温抽滤,滤液即为不同聚合度和取代度的纤维素硫酸酯水溶液,向此水溶液中加入1~50倍体积乙醇,经离心或过滤得到纤维素硫酸酯。本发明方法利用纤维素制备纤维素硫酸酯,分子量和取代度可控,采用安全性更好的试剂无水乙醇,过程全部采用食品级安全试剂,反应过程无其它有害废弃物产生,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2010525A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1010547886.3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8L3/04 , C08L3/06 , C08L3/08 , C08L3/02 , C08K9/04 , H01F1/42 , C09C1/22 , C09C3/08 , A61K4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顺磁性微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FeCl3·6H2O固体和FeCl2·4H2O固体溶解后,加入浓氨水,然后逐滴加入油酸,搅拌反应后得到黑色溶胶状物质,利用外加磁场将所得的沉淀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来得到磁流体;2)磁流体与酶制剂混合磁分离后得到吸附有酶制剂的磁性纳米粒子;3)采用不溶性生淀粉加去离子水搅拌得到生淀粉分散液;4)将吸附有酶制剂的磁性纳米粒子加入到生淀粉分散液中,反应后磁分离得到磁性淀粉沉淀;5)将步骤4)得到的磁性淀粉沉淀干燥或冷冻干燥即得超顺磁性微米淀粉粉末。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绿色、环保,无任何有毒试剂,因此可作用医药载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249109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810070767.6
申请日:2008-03-1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伊氏乳杆菌益生中空微胶囊,每颗中空微胶囊由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成:罗伊氏乳杆菌种子提取液1000ml,淀粉5-20g,羧甲基纤维素5-20g,纤维素硫酸钠2-5g,氯化钙5-20g,以及此种罗伊氏乳杆菌益生中空微胶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能延长益生菌在室温条件下的存活时间和避免口服时受到胃酸的杀灭,使其安全到达肠道,定向释放发挥疗效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9172.4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酶固定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Fe3O4@Phe@脂肪酶界面漂浮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疏水性纳米磁性颗粒Fe3O4@Phe;制备生物复合物Fe3O4@Phe@脂肪酶;3D打印Fe3O4@Phe@脂肪酶界面漂浮微球。本发明制得的Fe3O4@Phe@脂肪酶界面漂浮微球可以使得所有脂肪酶的降解反应在油水界面进行,加快界面反应,从而提高脂肪酶的降解效率;本发明制得的Fe3O4@Phe@脂肪酶界面漂浮微球可以通过外部磁场完成磁分离,实现快速回收和重复利用,从而降低脂肪酶降解油脂的工业应用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9569546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390994.7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普睿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组氨酸标签蛋白纯化的螯合金属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二氧化硅包覆的磁性纳米粒子中加入甲苯,再加入GLYMO,回流搅拌反应,得到表面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然后将得到的表面改性的磁性纳米粒子进行磁分离,去除上清液后,再加入醇类溶剂,得到溶解有磁性纳米粒子的醇溶液;然后将螯合配基和NaBH4溶于Na2CO3溶液中,加入步骤2中得到的溶解有磁性纳米粒子的醇溶液,30℃下反应;最后在步骤3中得到的磁性纳米粒子中加入金属离子溶液,搅拌、进行磁分离后,得螯合金属磁性纳米颗粒。本发明一种用于组氨酸标签蛋白纯化的螯合金属磁性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反应工艺简单,条件易控,无需特殊的反应器,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9046275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33407.3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 厦门普睿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J20/26 , B01J20/30 , B01J20/28 , C02F1/28 , C02F101/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06 , B01J20/103 , B01J20/22 , B01J20/261 , B01J20/28009 , B01J2220/46 , B01J2220/4806 , B01J2220/4812 , C02F1/281 , C02F1/283 , C02F1/285 , C02F2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脱除重金属铅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以Fe3O4为载体,包硅后修饰上氨基和巯基基团。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所得的磁性纳米粒子对铅的去除率高,吸附容量大,回收利用效果好且洗脱剂用量少,洗脱效果好。
-
公开(公告)号:CN107987293A
公开(公告)日:2018-05-04
申请号:CN201810044209.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PC: C08J5/18 , C08L1/16 , C08L1/28 , C08L5/12 , C08L5/04 , C08L5/08 , C08L3/02 , C08K5/053 , C12N1/20 , B65D65/46 , C12R1/2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抗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制得抗菌可食膜直接添加了乳酸菌发酵液作为抗菌因子。同时该制备方法采用了可食性材料作为基材,经过溶解、脱气、制膜和干燥等工序,最后制备成一种含益生菌及其发酵组分的抗菌可食性包装膜。本发明方法制备过程简单,使用的抗菌剂是微生物纯天然发酵而成,不仅可以提供可食膜的抗菌功能,同时益生菌本身也可以增加可食膜的保健功效,是一种兼具抗菌和益生功能的纯天然可食膜。
-
公开(公告)号:CN105967241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7295.2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G49/08 , C01P2004/64 , C01P2006/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Fe3O4纳米磁球的方法,属于磁性纳米材料制备领域。按以下步骤进行:(1)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小尺寸的纳米种子;(2)在三价铁离子盐、乙二醇、乙酸钠的溶剂热体系中引入种子,宏量制备单分散、强磁场响应能力的纳米磁球。在同样的反应条件下,通过改变体系的含水量、乙酸钠及种子的引入量可宏量制备单分散、强磁场响应性能力的纳米磁球。该法将化学共沉淀法制备的种子引入溶剂热体系,克服了溶剂热法产率低、共沉淀法磁响应弱的问题,进而达到宏量制备单分散、强磁场响应能力纳米磁球的目的。本发明制备的纳米磁球分散性好、磁响应性强,方法简单安全,原料成本低,适于工业放大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962377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7393.6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3/02 , C08J5/18 , C08J2301/28 , C08J2303/02 , C08L1/28 , C08L2203/16 , C08L91/00 , C08K5/0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的制备方法,其将益生菌均匀分散于甘油中,再将其加入溶解有单甘脂的棕榈油中,单甘脂是一种亲油型乳化剂,形成棕榈油包裹甘油与益生菌混合物的体系A,再将体系A加入到溶解有蔗糖脂肪酸酯的溶液中,本发明采用的蔗糖脂肪酸酯为亲水型,可形成膜液包裹体系A的新体系B。由于直接将益生菌加入膜液,在干燥和保存过程中会造成大量菌体的死亡,所以本实验采用层层包裹的方法,制备出携载高活性益生菌可食膜。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益生菌分散在甘油中,可长时间维持活性。2、含益生菌的可食膜方便携带食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