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H坐标系的变焦云台双目测距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49681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0970424.5

    申请日:2022-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DH坐标系的云台双目测距方法及系统,包括:对云台相机进行标定,得到相机的内参矩阵;根据相机相对于云台基座的位置关系,构建DH坐标系,计算相机相对于云台基座的齐次变换矩阵;利用两个云台基座间的以及相机相对于云台基座的齐次变换矩阵,通过矩阵连乘得到两个相机间的齐次变换矩阵,进而得到两个相机间的旋转矩阵和平移矩阵;利用两个相机间的旋转矩阵、平移矩阵及其各自的内参矩阵对目标图像进行立体校正;再进行特征点匹配以及视差计算目标图像对应的深度图。本发明舍弃拟合的方式,通过初始的一次标定,获得两相机之间初始位置,根据DH坐标建立运动学方程,从而实现双目相机的实时测距。

    一种基于二元方向优先的晶片搜索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610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25916.6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二元方向优先的晶片搜索方法及系统,其方法包括:根据两个基准搜索方向及其对应的反方向确定多个候选搜索方向,并设置其优先级;从前一搜索点的存在晶片的候选搜索方向中,将其最高优先级的搜索方向作为当前搜索点的主候选搜索方向;根据当前搜索点的主候选搜索方向的变化确定记忆点,并将记忆点或当前搜索点的对角线方向,作为候选搜索方向上无晶片时的一个或多个次候选搜索方向;根据当前搜索点的主候选搜索方向或次候选搜索方向搜索晶片,直至遍历所有晶片。本发明在通常情况下仅用两个搜索方向便能搜索到元素,从而提高了搜索效率;在遍历所有元素的同时,保证了搜索路径的相对简单。

    一种高性能串行通信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公开(公告)号:CN11469157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39833.5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数据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性能串行通信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采用DMA技术完成串行通信期间的数据交换过程,实现数据读写传输;在SPI通信机制的基础上增设从机状态信号线和CRC状态信号线,并通过构建的主从机数据交互机制使主机每次通信均可确定从机接收的数据状态。本发明的串行通信方法结构简单,成本低,普适性强,采用的DMA方式读写数据提升了数据的传输速率,确保正常的通信;且新增的信号线与数据交互机制提升了主机与从机之间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并且增强了串行通信的可视性与可控性。同时,本发明中主机与从机采用标准的CRC数据校验机制判断数据的准确性,保证主机与从机之间的正常通信。

    一种基于TDLAS的宽域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94070A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210250548.6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TDLAS的宽域气体浓度检测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激光器驱动模块,用于提供温度可调和频率可调的激发光源;以及为计算模块提供参考信号;光电转化采集模块,用于采集激发光源在气体吸收池中经待测气体吸收后产生的采样信号;计算模块,用于对采样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锁相放大,得到二次谐波;以及对所述二次谐波进行多级滤波去噪,并根据去噪后的二次谐波反演待测气体浓度。本发明通过低频的锯齿波和高频的正弦波的信号调制和激光器的温度控制保证激发光源的稳定性,并结合多级滤波降低环境噪声对低浓度气体检测的影响,提升了气体检测浓度的下限,进一步提高气体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机器人外部主动重力补偿系统及仿真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6945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1119147.4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外部主动重力补偿系统及仿真验证方法,包括重力补偿装置和重力补偿绳索,所述重力补偿装置的施力端连接所述重力补偿伸缩的一端,所述重力补偿绳索的另一端与串联机器人的施力端连接,所述串联机器人的施力端同时连接末端负载。实现使用小负载机器人完成大负载任务。依据机器人与重力补偿装置结构,基于旋量理论建立运动学模型,使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具有被动关节的闭链机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仿真实验的直线运行轨迹,在动力学仿真环境Coppeliasim中模拟被动关节摩擦力与恒力矩重力补偿,在仿真中实现了使用小负载机器人完成大质量零部件的直线搬运动作,并研究了不同重力补偿力矩对机器人关节力矩的影响。

    一种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稳定域求解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48610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2

    申请号:CN202011452824.4

    申请日:2020-1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流伺服系统控制参数稳定域求解方法,包括分析交流伺服系统的可调控制参数;确定与系统稳定性相关的性能指标及稳定裕度,并将其转换为约束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所求稳定边界;在原有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的基础上,采用变步长访问机制和适应度评判准则对其进行改进,获得改进深度优先遍历算法;编制所述优化算法的实现程序,自动求解交流伺服系统的控制参数稳定域并验证。改进的深度优先遍历算法能够自动求解交流伺服系统的稳定控制参数,从而保证了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或者为最优控制的提供了可靠的参数集,相对于现阶段的参数稳定域求解方法,易于实现,独立于系统模型,能够适用于具有不同的控制器和动态特征的各类交流伺服系统。

    机器人外部主动重力补偿系统及仿真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7694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19147.4

    申请日:2020-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器人外部主动重力补偿系统及仿真验证方法,包括重力补偿装置和重力补偿绳索,所述重力补偿装置的施力端连接所述重力补偿伸缩的一端,所述重力补偿绳索的另一端与串联机器人的施力端连接,所述串联机器人的施力端同时连接末端负载。实现使用小负载机器人完成大负载任务。依据机器人与重力补偿装置结构,基于旋量理论建立运动学模型,使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具有被动关节的闭链机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仿真实验的直线运行轨迹,在动力学仿真环境Coppeliasim中模拟被动关节摩擦力与恒力矩重力补偿,在仿真中实现了使用小负载机器人完成大质量零部件的直线搬运动作,并研究了不同重力补偿力矩对机器人关节力矩的影响。

    一种非接触式R-test结构参数无冗余标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13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2010895521.3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R-test结构参数无冗余标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依次校准非接触式R-test中三个传感器的安装方向误差;步骤二,以三个传感器中一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为基准,建立关于另外两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误差的无冗余模型;步骤三,通过智能搜寻算法求出使得目标函数最小的误差;步骤四,根据步骤三获得的误差值依次对传感器的位置参数进行补偿,完成非接触式R-test结构参数的标定。本发明采用分步校准传感器位置误差和方向误差的策略,并建立关于传感器位置误差的无冗余误差模型,由此解决了现有标定方法由于参数冗余而导致的标定精度低的问题,具有较高的标定精度。

    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227492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0003985.1

    申请日:2018-01-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末端负载动力学参数的辨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2)记录六自由度串联机器人运动过程中的角度、角速度、角加速度,采集各关节电机电流信息;3)获得空载时各关节的力矩和运行时各关节实际负载力矩;4)获得带负载动力学参数的各关节理论负载力矩;5)比较实际负载力矩和理论负载力矩,求解负载动力学参数。本发明大大降低了多自由度几何法分析的复杂性,能够有效的简化算法,提高运算速度,采用具有交叉变异功能的动态粒子群算法,能有效避免粒子落入局部最优解,从而提高了算法的准确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