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83923A
公开(公告)日:2013-03-20
申请号:CN201210525419.X
申请日:2012-12-05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极化距离方差的频谱感知方法,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所述方法包括:系统检测门限的设定,对空间电磁信号进行连续采样,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频域信号样本,利用信号频域信号样本得到信号频域Stokes矢量,基于相邻频点间的极化距离得到接收信号的极化距离方差,进而根据信号、噪声极化度的差异,判定电磁信号的有无。该发明可实现对授权用户电磁信号极化信息的应用,有效克服实际中存在的噪声不确定度问题;基于接收信号估计信号极化距离方差,无需信号、信道或噪声的先验知识进行检测;可克服无线信道中的偏振模色散现象,有利于对信号极化状态的高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624434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09063.4
申请日:2012-01-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7/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小区协作场景中的减小系统反馈量的方法及系统。其中,在多小区协作场景中,在一个传输时间间隔(TTI)内系统为每个终端设定一个信干噪比(SINR)反馈门限值,只有后验信干噪比(Post-SINR)大于本TTI反馈门限值的终端向基站反馈后验信道质量指示(Post-CQI);并且终端的反馈门限值根据本调整周期内的反馈情况和调度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当终端连续多次被调度,那么提高该终端的反馈门限值,以减小该终端被调度的概率;反之如果该终端连续多次没有反馈,那么减小该终端的反馈门限值,以提高该终端的反馈并参与调度的概率。该方法通过减少在每个子信道上的反馈终端数目来减小系统反馈量,同时能够保证边缘终端的吞吐量。
-
公开(公告)号:CN10252329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427222.8
申请日:2011-12-1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移动网络中对等网络(P2P)流媒体业务体验质量(QoE)的策略管理模型架构,可在动态变化的移动网络环境和用户需求下为节点提供良好的业务QoE保障。该模型架构主要包括以下模块:移动P2P(MP2P)流媒体服务器,用于用户业务请求处理、用户信息获取及QoE管理策略执行;QoE评测模块,用于移动网络环境信息获取及用户QoE的动态评测;策略服务器,用于QoE管理策略信息的动态选择和更新。本发明应用于基于移动蜂窝通信系统中的P2P流媒体业务QoE策略管理,可有效地降低网络动态性和终端异构性对业务质量的影响,达到了保障业务移动P2P流媒体业务QoE性能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982945A
公开(公告)日:2011-03-02
申请号:CN201010541090.7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频谱感知方法,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所述方法包括:认知无线电发射端用户采用混沌信号进行自身数据的发送,认知无线电接收端用户同时进行频谱感知和混沌信号的解调。通过该方法认知无线电用户在进行频谱感知时无需使用静默期,从而增加了认知无线电用户进行自身数据传输的时间,保证了数据传输的连续性,提高了认知无线电用户的通信QoS(Quality of Service)。
-
公开(公告)号:CN101969352A
公开(公告)日:2011-02-09
申请号:CN201010541081.8
申请日:2010-11-1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快速变极化的频谱感知方法,适用于认知无线电网络。所述方法包括:CR用户接收端识别到达信号中可能包含的授权用户信号极化方式,根据识别的授权用户信号到达极化方式,CR用户接收端采用与之匹配的极化方式接收到达信号,然后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分析,判断授权用户信号是否出现。通过该方法认知无线电用户接收端可以快速的实现对授权用户信号低损耗的接收,显著提高频谱感知的检测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80109A
公开(公告)日:2007-06-13
申请号:CN200510125859.6
申请日:2005-12-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支持全业务接入的方法和无源光网络系统。结合电域的多通道业务复用技术和光域的WDM技术支持话音、数据、视频的全业务接入,支持点到点和点到多点组网应用。局端OLT设备有多个波长,每个波长可配置单通道或多通道接口;用户端ONU设备有一个或多个波长,每个波长可配置单通道或多通道接口。OLT设备可连接一个或多个ONU设备。OLT设备连接多个ONU设备时可组成支持全业务接入的无源光网络系统。利用该发明在多通道和多波长上组合各种用户业务,能够经济有效地解决用户业务需求的多样性和可变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819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611257469.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82 , H04B17/345 , H04B17/39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化信息处理的认知异构蜂窝网络频谱共享方法,其利用极化信息处理实现认知异构蜂窝网络中宏蜂窝和小蜂窝间的频谱共享,应用于认知异构蜂窝网络。本发明优化小蜂窝用户接收极化状态,减小来自宏蜂窝基站的干扰;优化小蜂窝基站发送极化状态,减小对宏蜂窝用户的干扰,保证宏蜂窝用户的正常工作;利用认知异构蜂窝网络的极化信息,实现小蜂窝下行容量的最大化;采用虚拟变极化方法产生极化状态,相比于改变天线硬件配置产生极化状态的方法,具有实现复杂度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49380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910900406.8
申请日:2019-09-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毫米波系统的波束和功率分配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以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用为目标、联合优化波束和功率分配的问题模型;在给定功率分配的情况下,对问题模型采用波束分配方法为用户进行波束分配,将波束向量分配给用户;在给定波束分配的情况下,对问题模型采用功率分配方法为用户进行功率分配;对问题模型进行联合优化波束分配和功率分配,获得最大化系统能量效用值。本申请将波束向量分配给合适的用户,用户与波束稳定匹配,用户获得更好的传输速率,并且获得最大化的系统能量效用值,本申请提高了用户与基站之间通信过程中信号的传输速率、稳定性和传输质量,并降低了系统能量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452626B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610885606.7
申请日:2016-10-11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7/3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组互质采样的无需谱重构的宽带检测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思路来源于多组互质采样带来特殊的重叠谱结构。基于重叠谱的特殊结构,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少量的次奈奎斯特采样点估计个子信道的能量;因此检测无需谱重建即可进行。本发明可以大大降低计算复杂度,并且还能够保持一个好的检测性能。经验证,本发明十分适用于宽带频谱占用比较空闲的场景下的频谱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