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3270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25227.4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B10/079 ,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网络软故障定位模型训练和软故障定位方法、系统,该训练方法包括:首先,基于多节点光网络中各节点处部署的监测点采集监测数据,并构建第一样本数据集,其中包含路由信息、数字谱和光功率,并添加故障节点位置标签。其次,对第一样本数据集进行分类并筛选出少数类,通过数据增强算法生成合成样本,第一样本数据集与合成样本构成第二样本数据集以实现样本均衡。利用第二样本数据集对软故障定位模型进行训练和参数更新输出故障节点位置。最后,根据输出结果计算准确度并调整参数,直至准确度达到预设值,形成目标软故障定位模型。本发明能够以低成本的方法解决软故障定位模型训练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并提高光网络软故障定位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31927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091779.3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nventor: 李晓波 , 马润 , 冯国礼 , 华荣锦 , 吴双 , 哈欣楠 , 王宁 , 魏文彬 , 王圣杰 , 温兴贤 , 丰田 , 陈丽洁 , 郑媛媛 , 王晓芳 , 杨海波 , 谭灿 , 喻鹏
IPC: H04L41/0663 , G06N3/006 , H04L41/0803 , H04L41/0895 , H04L41/4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域SDN中备份控制器部署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初始化粒子群优化算法的粒子位置和粒子速度;粒子位置包括备份控制器的数量、管理的域及直接连接的交换机;循环次数小于最大循环次数,执行循环迭代处理:满足预设约束条件下,根据适应度评价函数的优化情况,更新或保持各个粒子的粒子位置和粒子速度;备份控制器的数量越小,适应度评价函数越优;响应于循环次数大于或等于最大循环次数,改变备份控制器的数量后,重新执行循环迭代处理,停止执行后得到粒子位置的优化结果。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保障预设网络评价指标的前提下将备份资源的消耗降到最低,实现故障快速恢复,保障了SDN业务的平稳可靠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10996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110168933.1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端面耦合器,包括硅衬底、埋氧层和二氧化硅包层,二氧化硅包层内设有:输入段波导,其包括至少四条条形波导,各条形波导的第一端端面与端面耦合器的第一端端面之间均具有第一距离,各条形波导的几何中心线与垂直于条形波导延伸方向的截面的交点围成正多边形,各条形波导的垂直于其几何中心线的横截面面积沿延伸方向逐渐增大;转换波导,自输入段波导的第二端朝向端面耦合器的第二端延伸,转换波导的端部与各条形波导的第二端均相接;输出段波导,其自转换波导的远离输入段波导的一端朝向与端面耦合器的第二端延伸,且输出段波导的端部与转换波导的端部相接。该端面耦合器对准容差大、耦合损耗小,从而具有较高的耦合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28874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049862.1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通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装置及方法,其中,装置包括:数据管理模块,用于知识数据的导入、存储、管理,并对可视化图表样式的设定,对导入数据通过深度学习进行清洗、聚类,并通过关系提取、模型计算技术对知识数据进行处理后并进行储存;图谱可视化模块,用于将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示出来;统计分析可视化模块,用于将知识图谱的数据进行量化,以生成对应统计图表,并进行可视化统计分析;用户管理模块,用于保障用户数据的隐私;图表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用户已生成的统计图表。该装置可以满足更多业务背景从业人员的需求,更加高效的进行可视化,多业务领域的交叉也有助于推动知识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03812784B
公开(公告)日:2017-01-25
申请号:CN201410025453.X
申请日:2014-01-20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向滑动窗口的内容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用于缓解兴趣包请求过快、数据流量持续增长引起的网络拥塞问题;每个节点维护两个滑动窗口,即兴趣包发送窗口和数据包发送窗口,两个窗口的长度根据网络拥塞状况实时调节并彼此制约;由于内容网络本身的特点,兴趣包与数据包的大小不同,占用链路带宽也不相同,因此,针对两种窗口引入不同粒度的拥塞控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基于双向滑动窗口的内容网络的拥塞控制方法,提高了网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97461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65770.9
申请日:2014-06-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12/741 , H04L12/757 , H04L12/86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蚁群算法的内容中心网络缓存定位方法,在本发明中,考虑到内容中心网络局部流量特性,缓存节点在局部范围内主动发送通告蚂蚁,可达范围内的节点获知此缓存的位置,提高了缓存的利用率,同时缓存生存时间的考虑也会提高缓存的命中率。范围外的节点主动发送探测蚂蚁,从节点所有接口出发寻找缓存内容,发现内容过程中收集沿途的信息。生成的更新蚂蚁按原路返回,并利用收集的信息更新接口概率,概率将影响请求发出时接口的选择,进一步提高了网络缓存资源的充分利用,增加了缓存的命中概率,从而整体上提高内容中心网络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4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340991.7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IPC: H04Q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纤双向传输处理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多平面光变换器件传输的第一光信号的光波复振幅空间分布信息和第二光信号的光波复振幅空间分布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光信号的光波复振幅空间分布信息和所述第二光信号的光波复振幅空间分布信息,确定所述多平面光变换器件中相位基板的各个相位模板的相位模板图案。本发明的方案,通过确定相位模板图案使得第一信号光的复振幅分布与第二信号光的复振幅分布同时分别满足功率分配和模式复用功能,从而能支持单纤双向传输,在不改动现有无源光网络架构的基础上减小所述第二光信号的上行功率损耗,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228159B8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410273109.2
申请日:2014-06-1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供电公司
Inventor: 李秀华 , 康琳 , 司红江 , 林侃成 , 张英涛 , 王卫东 , 王朝炜 , 胡欣 , 李猛 , 卜凡鹏 , 王鹏程 , 胡宁 , 刘剑宁 , 宫志寰 , 李鹏飞 , 于文嫣 , 王宁 , 冯媛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网格化及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线传感网覆盖增强算法,在基于传统的PSO算法以及无线传感网络网格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PSO算法,其特征在于,在传统粒子群优化算法基础上引入非线性惯性因子。相较于传统算法,改进PSO算法具有更好地收敛能力以及全局搜索能力,极大的减少了节点的计算量并与此同时给出了更优的节点部署策略,提升了覆盖率。可广泛应用于运用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在各个领域,如军事,环境监测,医疗健康等。
-
公开(公告)号:CN102447750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010512675.6
申请日:2010-10-1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指针链的降低HMIPv6网络中位置管理信令开销的方法,包括绑定更新和IP寻呼两部分。绑定更新包括以下步骤:当空闲状态移动节点移动到新的MAP域时,在MAP间通过MAP间绑定更新建立指针链,并设定指针链长门限值;如果指针链长度小于门限值,用MAP间绑定更新代替家乡绑定更新并增加该指针链长度,否则进行家乡绑定更新并重新开始建立新的指针链。当通信对端向移动节点发起会话时,通过指针链找到移动节点当前所在的MAP域,并在该MAP域内进行IP寻呼。本发明应用于基于HMIPv6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管理,有效地降低了移动节点在MAP域间移动时的位置管理信令开销。
-
公开(公告)号:CN1154727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110775019.3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1L31/18 , H01L31/0224 , H01L31/08 , H01L31/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接触的方法、光电晶体管的制备方法及光电晶体管,该端接触的方法包括:将低维材料覆盖至目标衬底;将电子束负胶覆盖在低维材料上;对电子束负胶进行图形化和刻蚀,暴露出欲去除部分的低维材料;利用设定气体等离子体刻蚀掉暴露出的低维材料;通过设定镀膜方式对刻蚀掉的低维材料后的电子束负胶覆盖的剩余部分的低维材料镀膜,形成低维材料与金属端接触结构。通过上述方案,能够在常温下,实现低维材料和金属的端接触;端接触结构可有效减小器件的尺寸;应用于多层低维材料,可有效避免因静电屏蔽导致的下层材料无法与下层材料接触的现象。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