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917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711225101.9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压预燃室头部壳体结构,包括顶盖、二底、燃料集合器、身部和一底,本发明预燃室头部壳体采用球形结构,改善身部的局部工作环境,提高了预燃室头部整体承压能力和结构可靠性,有助于燃料集合器的结构布置;身部采用变壁厚设计,在燃料集合器包络范围内身部上均匀设置径向通孔,使一部分燃料通过径向通孔直接进入燃烧室,与高温燃气掺混,以改善燃烧室出口温度场均匀性,同时减少了扰流环、格栅和身部拐弯等结构,有效降低了预燃室重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86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174566.1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nventor: 韩长霖 , 孔维鹏 , 田原 , 王晓丽 , 刘倩 , 潘亮 , 刘红珍 , 张晋博 , 张亚 , 郭洪坤 , 杨婷 , 宫绍天 , 王希杰 , 吴有亮 , 李泳江 , 石珊珊 , 崔壮力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承压均流掺混的集合器和燃烧装置,该集合器将入口法兰与集合器壳体作为整体一体化加工生产,充分发挥增材制造的加工工艺优势,同时采用大圆角渐变式变径入口法兰设计,大幅提高了集合器内部流场的流动均匀性;在入口法兰与集合器身部位置设置加强筋结构,并在加强筋过渡位置采用大圆角过渡边,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承压性能;该集合器采用一种酒桶形结构,减少了推进剂腔体容积,降低了入口法兰方向的长度,便于发动机的结构布置;内部采用多排均流孔的结构设计,进一步加强了集合器内流体流动的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60B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111357266.8
申请日:2021-11-16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效稳定喷注器,包括一底(1)、二底(2)、主喷嘴组件(3)、隔板喷嘴组件(4);一底(1)、二底(2)之间构成燃料腔,二底(2)与外部壳体构成氧化剂腔;隔板喷嘴组件(4)绕一底(1)的中心轴分布一圈,在一圈隔板喷嘴组件(4)的外侧的周向均匀分布若干列沿径向排布的隔板喷嘴组件(4),隔板喷嘴组件(4)的端部从一底(1)表面伸出,主喷嘴组件(3)均匀分布在一底(1)的其余区域。本发明在保证高燃烧效率以及燃烧室壁面安全可靠的同时,有效抑制燃烧不稳定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7939551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28109.0
申请日:2017-11-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燃室喷注器结构,包括喷注器基体、一底、直流式氧化剂喷嘴、直流式燃料喷嘴和离心式氧化剂喷嘴,本发明喷注器最外圈采用直流式燃料喷嘴+直流式氧化剂喷嘴,有助于提高喷嘴与身部壁面间的相容性,改善身部壁面工作环境,提高了身部的可靠性;除最外圈外,喷注器其余喷嘴采用直流式燃料喷嘴+离心式氧化剂喷嘴,有助于提高预燃室燃烧效率,改善预燃室出口温度场均匀性;本发明预燃室喷注器采用两种氧化剂喷嘴结构,有助于避免燃烧能量的释放过于集中,降低高频不稳定燃烧发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759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867715.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燃烧稳定性鉴定试验用扰动装置,即一种适用于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动态燃烧稳定性鉴定的扰动装置,采用复合材料绝热外壳体、非金属中间层和金属内壳体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高低温极端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实现在35K~3600K范围内可靠引爆。其中扰动装置在引爆之前先要经受3s低温低压环境(35K,0.5MPa),之后要经受5s高温环境(3600K,10MPa),最长工作时间约10s。还能满足振动环境的要求,在综合振动加速度约200g下结构不破坏;同时保证爆炸碎片不会对试验件铜合金内壁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317586B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410347815.7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60
Abstract: 该技术属于集液腔均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流量单进口环形集液腔均流装置。其包括流路进口、一次大均流腔、径向均流孔、二次小均流腔、流路出口、集液腔基体。流路进口位于集液腔基体正上方,其下方为一次大均流腔,在一次大均流腔中,并与流路进口相对的正下方为进口均流板,进口均流板上开有数个通孔,可以起到局部整流作用,使得沿环形集液腔周向的压力分布基本趋于均匀,同时可以将局部流阻控制在较低水平。径向均流孔位于一次大均流腔下游,共有多个径向均流孔在大均流腔的底部沿周向排列,并与二次小均流腔连接,起到进一步均流作用的同时将局部流阻控制在较低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153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125527.7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23R3/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航天领域高温高压热防护技术,具体公开了一种高压燃烧室冷却套进出口结构及其加工方法。进出口结构燃烧室内壁和燃烧室外壁,燃烧室外壁的两端加工环形凹槽,在其底部加工进出孔,两端形成夹层通道入口和夹层通道出口。由于没有像现有技术一样将高强度金属层完全车削掉,而是在外壁上设计设计环形凹槽,进一步加工进出孔,一部分或全部高强度金属层与连接肋条相连接,加强了夹层通道进出口处的结构强度。通过改善压力容器最薄弱环节的状况,使燃烧装置热防护结构的总体承压能力提高80%以上,提高了的可靠性。加工方法中采用电火花、电解加工方法在环形凹槽底部加工进出孔,避免了断续车加工产生的毛刺,并且不会损伤连接肋。
-
公开(公告)号:CN106423597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64180.4
申请日:2016-10-28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铣槽扩散焊喷嘴,喷嘴内壁为中空的桶状结构,来流端设有集液腔,集液腔截面大于喷嘴内壁内腔截面,喷嘴内壁外表面铣有沟槽与肋条,集液腔与沟槽相通,喷嘴外壁为圆管状结构;喷嘴内壁从远离来流端的一端套入喷嘴外壁并与喷嘴外壁固定连接,来流端与喷嘴外壁的一端端面齐平,喷嘴外壁另一端伸入燃烧室;冷却液从集液腔经过喷嘴内壁沟槽,最后进入燃烧室,完成喷嘴外壁的冷却。本发明通过改变小孔的孔径和冷却通道的槽宽肋高参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喷嘴热防护差的问题,另外通过扩散焊连接内外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强度差的问题,具有连接可靠,适应振动环境恶劣的极端工作环境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37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867715.6
申请日:2016-09-29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K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96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燃烧稳定性鉴定试验用扰动装置,即一种适用于低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动态燃烧稳定性鉴定的扰动装置,采用复合材料绝热外壳体、非金属中间层和金属内壳体的组合结构。既可以满足高低温极端工作环境温度的要求,实现在35K~3600K范围内可靠引爆。其中扰动装置在引爆之前先要经受3s低温低压环境(35K,0.5MPa),之后要经受5s高温环境(3600K,10MPa),最长工作时间约10s。还能满足振动环境的要求,在综合振动加速度约200g下结构不破坏;同时保证爆炸碎片不会对试验件铜合金内壁造成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05508111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850037.8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北京航天动力研究所
IPC: F02M6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61/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喷嘴喷注均匀性的装置,其包括相连接的氧化剂喷嘴和燃料喷嘴,氧化剂喷嘴和燃料喷嘴构成一个双组元喷注单元;其中,氧化剂喷嘴的入口处内嵌氧化剂喷嘴入口节流孔,氧化剂喷嘴的出口设置于燃料喷嘴的内部;所述的燃料喷嘴径向设置若干排径向进口孔,燃料喷嘴轴向也设置若干排小孔,燃料喷嘴的下端设置环形凹腔;工作时氧化剂从氧化剂喷嘴的入口进入氧化剂喷嘴入口节流孔,燃料从燃料喷嘴的径向进口孔进入后经过初次均流,经过环形凹腔进行二次均流,最终从燃料喷嘴出口处喷出,可以获得沿周向高度均匀的分布。本发明提高了燃料的喷注均匀性,增强了燃料和氧化剂间的掺混和燃烧效果,进而提高推力室燃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