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49814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41979.3
申请日:2010-07-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气贮气膜甲烷气体透过量和气体透过系数的测定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试样经预处理后,测试其厚度;然后,用试样将低压室和高压室分开,高压室充约0.1MPa的CH4,低压室内的空气抽到接近零值,根据实际需要将温度控制在20℃~70℃,湿度控制在0~100%RH;进行透气实验,测量低压室的压力增量Δp,可确定CH4由高压室透过试样到低压室的以时间为函数的气体量。待达到气体的稳定渗透,CH4透过量和透过系数可以按照有关公式计算得到。本发明的测定方法适用于塑料薄膜、复合薄膜等多种贮气材料CH4气体渗透特性的测试。通过温度、湿度控制可模拟产品在实际环境中的状况,可满足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材料甲烷透气性测试的多种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18577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7205.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海水腐蚀的高强高韧阻尼合金及制备方法,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C:0~0.025%,Mn:15%~27%,Al:1.0%~2.5%,Cr:0~1.8%,1.0%≤Al+Cr≤3.0%,Si≤0.15%,P≤0.005%,S≤0.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的化学元素。优点是:通过热处理调控组织中奥氏体、ε马氏体和α'马氏体相在组织的比例,利用奥氏体、ε马氏体保持合金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获得的耐海水腐蚀的高强高韧阻尼合金屈服强度≥345MPa,抗拉强度≥700MPa,断后延伸率≥40%,耐海水腐蚀能力与CortenA钢相当。
-
公开(公告)号:CN112859514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110310073.0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3F1/7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案化转移石墨炔薄膜的方法,涉及二维材料的加工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目标基底匀上光刻胶,进行图案化曝光、显影,将希望转移石墨炔薄膜图案的地方裸露出来;通过湿法转移法将石墨炔薄膜转移到显影之后的目标基底上;将转移好石墨炔薄膜的目标基底去胶,之后便得到图案化的石墨炔薄膜。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工艺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实验室图案化转移石墨炔薄膜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实现图案化转移石墨炔薄膜的精度和成功率高,得到的石墨炔薄膜也比较洁净,解决了石墨炔薄膜转移位置、形状和大小不可控的工艺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42473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57492.1
申请日:2020-11-2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1L27/144 , H01L31/18 , H03K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信号驱动的二维逻辑开关及其制备方法,该开关包括:由衬底、二维二碲化钼和电极组成的光电晶体管、由电极和二维氮化硼组成的放大电阻、由衬底、二维二硫化钼和电极组成的逻辑晶体管以及由电极和二维氮化硼组成的逻辑电阻;其中,放大电阻两端并联到光电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将光电晶体管输出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起到放大作用,逻辑晶体管和逻辑电阻串联;光电晶体管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放大电阻以栅压的形式传递至逻辑晶体管的栅极,最终在逻辑晶体管的漏极输出电信号,实现光信号驱动的逻辑输出。本发明无需电流放大器,简化了制备工艺,并缩小了器件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29290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110116864.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3K17/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结构的光电逻辑开关,属于半导体光电集成技术领域。所述光电逻辑开关包括:设置于顶层的光探测单元,用于将探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设置于中间层的阻抗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光探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阻抗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探测单元产生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放大至所述逻辑电路的探测范围;设置于底层的逻辑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阻抗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用于实现将所述阻抗单元输出的低电平电压信号反向转换成高电平电压信号输出。本发明能够实现光电集成和逻辑运算,还能简化了制备工艺,缩小器件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3188989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526466.5
申请日:2021-05-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材料腐蚀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磁场协同作用下的循环盐雾试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密封壳体、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连接的电磁组件、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连通的循环盐雾组件、与所述密封壳体内部连通的空气预制组件、与所述密封壳体相通连接的冷凝水循环器,所述密封壳体固定连接有监控组件;所述密封壳体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板,所述密封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电极,所述密封壳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检测组件,所述密封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电磁组件、所述循环盐雾组件、所述空气预制组件、所述冷凝水循环器、所述电极、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本发明可以达到为实验装置提供精确的磁场以及微生物生长环境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7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1057188.4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14 , C22C38/12 , C22C33/04 , C21D6/00 , C21D6/02 , B21B37/74 , G10K11/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高强高韧Fe‑Mn阻尼合金阻尼性能的方法,在Fe‑Mn阻尼合金的冶炼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Ti、Nb元素,Nb、Ti添加按质量百分比计满足:4C(wt%)+0.02%≤Ti+1/2Nb(wt%)≤5.21C(wt%)+0.013%。优点是:利用Ti和Nb与Fe‑Mn阻尼合金中的碳元素形成碳化物析出,降低碳元素在阻尼合金中的固溶量,Fe‑Mn阻尼合金晶体结构中间隙原子的溶度下降,柯氏气团溶度下降,位错运动的阻碍降低,不全位错的可逆运动的阻力减小,因此Fe‑Mn阻尼合金的阻尼性能得到显著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292901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16864.X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H03K17/7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垂直结构的光电逻辑开关,属于半导体光电集成技术领域。所述光电逻辑开关包括:设置于顶层的光探测单元,用于将探测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设置于中间层的阻抗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光探测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阻抗单元用于将所述光探测单元产生的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所述电压信号放大至所述逻辑电路的探测范围;设置于底层的逻辑单元,其输入端与所述阻抗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逻辑单元用于实现将所述阻抗单元输出的低电平电压信号反向转换成高电平电压信号输出。本发明能够实现光电集成和逻辑运算,还能简化了制备工艺,缩小器件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404412B
公开(公告)日:2023-08-04
申请号:CN202211048096.X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Mo高强高韧耐蚀铁锰阻尼合金及制备方法,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化学成分:C:0~0.05%,Mn:13%~27%,Mo:0.2%~1.2%,Als:0.015%~0.03%,Si≤0.1%,P≤0.015%,S≤0.012%,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的铁锰阻尼合金的微观组织为ε马氏体、奥氏体、α'马氏体组织,其中,α'马氏体含量≤30%,ε马氏体含量≥60%。优点是:通过合金元素的添加及热加工工艺,使铁锰阻尼合金兼具高强、高韧、高阻尼以及良好耐蚀性能。工艺简单且实施便捷,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323280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060644.0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鞍钢集团北京研究院有限公司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工业大气腐蚀的高强高韧高阻尼合金及制备方法,所述的阻尼合金的化学成分按重量百分比计为:C:0~0.035%,Mn:15%~28%,0.3%≤Cu≤3.0%,0.2%≤Ni≤1.5%,0.6≤Cu+Ni≤4.5%,Cu/Ni≥0.5,Si≤0.2%,Als:0.015%~0.035%,P≤0.005%,S≤0.00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微量的化学元素;所述的阻尼合金的微观组织为ε马氏体、奥氏体及少量α'马氏体的复相组织。通过添加Cu、Ni耐蚀性元素,提高合金在工业大气环境下的耐蚀性能,同时控制Cu、Ni元素添加的比例,防止出现热脆,影响合金的塑性和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