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111699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87428.2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脆性材料在轧制过程中的边部开裂行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流程为:对脆性材料合金薄板的两边与具有一定强度和塑性的材料连接,以强化边部的塑性加工能力,首先利用轧机对复合板进行温轧,然后进行室温冷轧,最终获得表面质量良好,无边部开裂现象合金薄板。本发明利用边部焊接塑性材料的技术,对脆性材料易产生开裂的边部进行强化,克服了脆性材料难冷轧时边部开裂的问题,得到了完整无缺陷且表面质量良好的脆性材料合金薄板,同时边部焊接塑性材料的技术提高了脆性材料合金薄板生产的成材率,也大幅度降低了连续化生产过程中由于边部开裂问题引起的断带伤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300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127746.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16C20/70 , G16C60/00 , G06F30/27 , G06F113/26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目标性能协同优化的六元难熔高熵合金设计方法,包括:获取数据进行预处理生成数据集;训练多个机器学习模型并对多个模型分别进行特征选择,建立多目标性能预测模型和特征组合;基于特征组合构建候选合金成分空间,通过热力学计算对候选成分空间进行预筛选;使用多目标性能预测模型计算候选合金成分空间的MOEI值并排序;对前列的合金成分空间进行熔炼制备合金,测试获取测试数据;将测试数据返回至训练集中,循环迭代以获得多目标性能协同优化的目标合金材料。本方法基于多机器学习模型预测并引入热力学计算、主动学习进行优化,可以获得强度和韧性都高的六元难熔高熵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78024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731096.4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抑制非晶合金退火脆性的双步电流退火提高非晶材料力学性能的方法,属于非晶合金材料领域。第一步采用电流退火处理非晶带材,在较小的电流下退火,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样品出现明显的退火脆性,易于发生断裂;第二步采用较第一步处理稍大的电流进一步处理出现明显退火脆性的非晶带材,在较短的处理时间下带材的退火脆性即消失,样品再次恢复韧性;最后对不同电流处理态样品进行物相、热力学和力学测试。本发明方法处理的非晶带材依然保持非晶态,且具有和初态一致的韧性,显著抑制了非晶合金退火过程中的退火脆性。使用本发明处理的非晶带材被均匀电流退火处理,从热处理源头过程中避免材料脆化,保证足够韧性,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434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642699.4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与材料科学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硅钢的连续轧制工艺方法,满足高硅钢薄带制备过程中带张力轧制和卷取。所用合金Fe含量为93~96.5%,Si含量为3.5~7%,均为质量比,轧制前的初始厚度为0.5~3.5mm,带张力轧制后的厚度为0.1~1mm。本方法将激光焊接后的轧板与引带连接,通过平炉和感应加热进行辅助加热,然后进行卷取、加热、开卷和带张力轧制,在合适的轧制工艺参数下,经过多道次的带张力轧制,可以得到厚度为0.1~1mm的高硅钢薄带。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对高硅钢进行带张力的温轧和冷轧实验,并且可以直接进行卷取,获得的带张力高硅钢板材板形优良、边裂较少、应力较小,厚度均匀,对高硅钢中试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9881124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68874.0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Cu-Zr金属玻璃的恒电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选取Cu-Zr二元金属玻璃体系,使用非自耗真空电弧炉或冷坩埚悬浮炉里熔炼获得成分均匀的母合金锭,随后采用快速凝固的方法制备金属玻璃薄带,并将其在低于玻璃转变温度Tg以下的温度进行氧化处理,通过机械打磨等方式获得特定厚度下、宽温度范围内恒电阻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本发明选用Cu-Zr二元金属玻璃体系,通过简单的选择性氧化方法实现Cu-Zr二元金属玻璃薄带的相分离,在金属玻璃基体上获得导电性优异的Cu。随后通过调控氧化后薄带的厚度制备出了在宽温度范围内,特别是室温附近电阻几乎不随温度改变的金属玻璃复合材料,操作简单,适于制备要求具有小的电阻温度系数的精密电阻器和薄膜电阻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111699B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610487428.2
申请日:2016-06-28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B21B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抑制脆性材料轧制时边部开裂的加工方法,工艺流程为:对脆性材料合金薄板的两边与具有一定强度和塑性的材料连接,以强化边部的塑性加工能力,首先利用轧机对复合板进行温轧,然后进行室温冷轧,最终获得表面质量良好,无边部开裂现象合金薄板。本发明利用边部焊接塑性材料的技术,对脆性材料易产生开裂的边部进行强化,克服了脆性材料难冷轧时边部开裂的问题,得到了完整无缺陷且表面质量良好的脆性材料合金薄板,同时边部焊接塑性材料的技术提高了脆性材料合金薄板生产的成材率,也大幅度降低了连续化生产过程中由于边部开裂问题引起的断带伤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424609A
公开(公告)日:2009-05-06
申请号:CN200810239156.X
申请日:2008-1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IPC: G01N11/00
Abstract: 一种块体非晶合金粘度系数的单光束激光测量方法,涉及块体非晶合金粘度系数的单光束激光测量。将被测样品置于高真空加热炉固件内,并将炉体抽真空到10-4Pa以下;利用SIOS-SP120D激光发射仪的激光发射盒发射单束激光打在样品上方加载平台的表面上,使激光经加载平台表面反射后沿原路返回到激光发射口,与入射光形成干涉;测量在一定载荷作用下,随着温度的升高,样品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用K型热电偶测量高真空加热炉内被测样品温度,利用数据采集卡采集温度数据。该方法由于采用了单光束激光干涉,利用激光以及干涉测量本身的高精度,减少了实验过程中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201311384Y
公开(公告)日:2009-09-16
申请号:CN200820124373.X
申请日:2008-12-10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块体非晶合金粘度系数的单光束激光测量仪,涉及材料粘度测量领域,SIOS-SP120D激光发射仪通过光纤与He-Ne激光发射盒相连,He-Ne激光发射盒安装在高真空加热炉上方,高真空加热炉炉体顶端设有一玻璃窗口正对着激光发射盒。高真空加热炉内安装样品夹具及加载平台,加载平台顶端与激光发射盒的激光发射口相距在180-220mm。高真空加热炉炉内放置被测样品的下端安置一K型热电偶,热电偶与rbhS104调理板相连后再与rbh6223h数据采集卡相连,rbh6223h数据采集卡和SIOS-SP120D激光发射仪同时与计算机相连。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单束激光干涉,并充分利用激光本身的高精度,有效的提高了测量精度,可以精确地测量出在加温加载过程中样品的高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从而得到块体非晶合金的在不同的温度下的粘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