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确定方法、处理器及确定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1818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18863.2

    申请日:2015-08-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确定方法、处理器及确定系统,所述确定方法包括:获取安装在目标区域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检测器采集的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获取安装在目标区域土壤内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检测器采集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根据所述环境二氧化碳浓度数据以及所述土壤体积含水量数据,通过预先建立的二氧化碳浓度、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函数关系,确定所述目标区域中的植物的水分利用效率。本发明通过预先建立二氧化碳浓度、土壤体积含水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函数关系,可以定量植物达到最优水分利用效率下的二氧化碳浓度和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最优区间,为气候变化条件下的植物与大气间水、碳耦合理论的建立提供理论支撑。

    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的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598730B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510017648.4

    申请日:2015-01-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的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根据生态过滤带的坡度的不同,在生态过滤带选取若干个具有梯度坡度的样地;在每块样地内布设若干取样点;检测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每块样地内各个取样点处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计算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根据各个样地的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各个样地对应的生态过滤带的坡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根据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建立防护坡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根据防护坡度与水质的关系模型确定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本发明能够合理的且定量的确定最优的生态过滤带防护坡度,更好地实现水质净化,有效地提高生态效益。

    一种土石山区低干扰人工造林整地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92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492573.5

    申请日:2015-08-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造林领域,公开了一种土石山区低干扰人工造林整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对选定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对所述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对清理后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与该造林地的坡面方向相反的小角度反坡造穴。本发明能够降低对造林地干扰程度,减轻整地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如何减少穴内土壤水分蒸发。

    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1041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20619.X

    申请日:2015-08-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7/02 A01G27/001 A01G27/0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滴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盆栽植物的自动滴灌浇水设备,其包括贮水箱、固定支架、控制器、土壤水分传感器和滴灌装置,所述贮水箱固定于所述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固定设于所述贮水箱下方的固定支架上,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贮水箱通过主水管相连,所述主水管经过所述控制器后分为若干分支水管,所述分支水管的出水端封堵,其管壁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控制器连接有多个所述土壤水分传感器,用于测定土壤含水量;所述滴灌装置呈环状,所述分支水管嵌于所述滴灌装置的环状表面内部,所述滴灌装置的环状表面设有若干滴灌出水孔。本发明能够根据盆栽植物种类所需的土壤含水量范围进行目标滴灌浇水,而且浇水均匀。

    一种华北地区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07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658152.5

    申请日:2015-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选定的华北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区进行初步调查;(2)对水源涵养林区进行林地清理;(3)在水源涵养林区内,沿等高线以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的交替形式进行整地。本发明通过对林区选择性指标进行调查,采用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交替的方式进行造林整地,既可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入渗性能,蓄水保土;又能适合各种地形条件,且破土面小,投资少,长远来看可以改变土壤水分分布的差异性,促进植被个体间的竞争淘汰机制,维持林地稳定性和长效性,达到蓄水保土,净化水质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