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10797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510658152.5
申请日:2015-10-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源涵养林的造林整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选定的华北地区的水源涵养林区进行初步调查;(2)对水源涵养林区进行林地清理;(3)在水源涵养林区内,沿等高线以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的交替形式进行整地。本发明通过对林区选择性指标进行调查,采用小水平条整地与鱼鳞坑整地交替的方式进行造林整地,既可增大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入渗性能,蓄水保土;又能适合各种地形条件,且破土面小,投资少,长远来看可以改变土壤水分分布的差异性,促进植被个体间的竞争淘汰机制,维持林地稳定性和长效性,达到蓄水保土,净化水质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043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098262.X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水梯度控制装置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将样地划分为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在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的边缘位置挖设第一预设深度的土沟,在第一区域样地、第二区域样地、第三区域样地和第四区域样地的顶点位置挖设第二预设深度的土沟,第二预设深度大于第一预设深度;在各个区域样地之间的土沟的中间位置布设隔水挡板,以防止各个区域样地之间的水分交换;在第二预设深度的土沟的对应位置布设钢管;按照预设的规则在各个区域样地对应的钢管上布设挡板,以使各个区域样地形成不同的降水量。本发明实施例成本低,操作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0511612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498526.1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能够对土壤壤中流分层观测,能够很好的验证水量平衡方程,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821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7810.7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计量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所述计量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均与计量装置连通,能够实时监测壤中流流量的动态变化,实现壤中流流量信息的分层与采集;具有结构简单、观测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075792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2573.5
申请日:2015-08-1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A01G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43 , Y02P60/40 , A01G2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造林领域,公开了一种土石山区低干扰人工造林整地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对选定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初步调查:包括调查造林地地形条件、确定造林地的规格与造林面积、人工林密度与配置,调查造林地内灌木、杂草、伐根的生长状况;对所述造林地造林整地前进行林地清理:包括对不同生长状态的伐根进行局部挖除和改造、对不同生长状态和坡地不同位置的灌木、杂草进行割除或保留;对清理后的土石山区造林地进行与该造林地的坡面方向相反的小角度反坡造穴。本发明能够降低对造林地干扰程度,减轻整地对林地水土流失的影响,并如何减少穴内土壤水分蒸发。
-
公开(公告)号:CN106885892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97482.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 G01N33/0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对森林生态系统蒸散量拆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对森林生态系统蒸散量进行拆分,时间分辨率高,可具体精确到日尺度上。该方法包括:S1、计算基于同位素非稳定状态下森林生态系统蒸散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土壤蒸发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和植被蒸腾水汽氧同位素组成;S2、根据所述森林生态系统蒸散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土壤蒸发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和植被蒸腾水汽氧同位素组成对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蒸腾量占总的蒸散量的比例、土壤蒸发量占总的蒸散量的比例进行拆分。
-
公开(公告)号:CN10601853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42123.2
申请日:2016-05-20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树木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样品采集与处理,具体为树芯样品采集,样品处理,烘干,粉碎,煅烧和碳同位素分析;步骤二、长期水分利用效率的计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以多年生长的树木为样本,通过同位素碳分析,结合光合能力和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率的数学关系,精确确定不同年份树木的水分利用率,可以在1~100年时间尺度上获得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97405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6442.6
申请日:2016-05-0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09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同位素测定的树木对各土壤层水分利用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步骤:S1同位素样品采集,S2同位素样品的测定,S3树木对水源水分利用率的确定,S4树干液流测定,S5单株树木液流通量计算和S6树木对水源水分利用量的确定。本发明提出的测定方法,从树木吸水、耗水的角度出发,基于稳定氢氧同位素技术确定树木水分来源及水源贡献比例,然后结合树干液流计测算单株树木耗水量,提供一种树木对各土壤层水分利用量的测定方法,基于对水源的合理划分,采用多元线性混合模型(Iso‑source)求得最适宜解,获得较为准确的测定结果,为植被恢复、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方式、后期养护管理提供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0518406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43964.5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截留能力的油松林动态密度调控方法,包括获取待调控油松林的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根据优势树高平均值、基准年龄、实际林龄、林分密度、用户输入的可修改林分密度、叶面积指数和森林最大截留能力之间的转化系数通过预知模型计算与实际林分密度及可修改林分密度分别对应的森林截留能力;按照森林截留能力的最大值所对应的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密度调控。本发明根据森林截留能力获取最优的林分密度,并以该最优林分密度对油松林进行动态调控,从而实现调控后的油松林可以达到最佳水源涵养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92795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497708.7
申请日:2015-08-13
Applicant: 北京林业大学
IPC: G01N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壤侵蚀和森林水文学技术领域,公开了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包括:隔离边墙、集水槽、挡墙及收集装置;所述隔离边墙设置于坡面的基岩面上,所述集水槽对应于所述隔离边墙设置,所述挡墙内分别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所述表层导流管对应于所述集水槽设置,所述壤中导流管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所述表层导流管通过堰箱与所述收集装置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坡面水量平衡场观测装置中挡墙内设置有表层导流管及壤中导流管,堰箱能够实现地表径流信息的便捷采集,便于操作、实施,计量精确,并能实现连续监测,能够有效克服当前地表径流计量工作中的难题,实现对坡面水量过程全面的观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