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7691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010023742.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支撑座,用于支撑组合板;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设置在所述组合板的上端面;加载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的上方;以及测试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载结构朝向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的端面上,其中,通过所述加载结构施加给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所述作用力传递给所述组合板,通过根据所述加载结构的变形速率以及所述组合板上的裂纹宽度,以判断所述组合板是否发生破坏。该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具有能在正负弯矩作用下,对双跨或多跨组合板的受力破坏试验进行检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76918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2010023742.1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支撑座,用于支撑组合板;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设置在所述组合板的上端面;加载结构,设置在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的上方;以及测试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载结构朝向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的端面上,其中,通过所述加载结构施加给所述多层试验载荷分布横梁组向下的作用力,从而将所述作用力传递给所述组合板,通过根据所述加载结构的变形速率以及所述组合板上的裂纹宽度,以判断所述组合板是否发生破坏。该组合板结构承载力测试装置具有能在正负弯矩作用下,对双跨或多跨组合板的受力破坏试验进行检测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8272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04277.0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监测数据采集终端及监测数据采集系统,该监测数据采集终端包括:控制主板、壳体和多个信号采集接口;所述控制主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多个信号采集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方;所述控制主板分别连接每个信号采集接口,每个信号采集接口还分别连接一种类型的数据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同时采集现场的多种数据类型的监测数据,极大地节省了人力与物力,提高了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858108A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910031406.9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形结构板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获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异形结构板的数值分析模型,根据塑性绞线理论,采用栅格点阵对所述异形结构板进行离散处理,得到多个节点及所述多个节点之间的连线;求解预设数学优化方程,得到所述异形结构板的结构极限破坏荷载系数及临界破坏模式;其中,所述预设数学优化方程以所述多个节点及所述多个节点之间的连线为研究对象,以节点几何相容方程、流动法则以及边界条件为约束调条件。规避了现有技术中人为假设屈服线破坏模式的不足,提高确定异形结构板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效率和精度,更为直接地揭示板结构的破坏情况,丰富结构设计及研究人员的分析手段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914735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711058822.5
申请日:2017-11-01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L19/06 , B61L23/16 , B61L2019/0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进路办理方法及计算机联锁系统,所述方法包括:在办理跨站进路时,发车方联锁集中区对应的第一控制中心向接车方联锁集中区对应的第二控制中心发送虚拟信号机状态获取请求;所述第二控制中心根据属于所述接车方联锁集中区的进路的状态设置所述虚拟信号机的状态,并将所述虚拟信号机的状态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中心;在所述虚拟信号机的状态为开放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中心开放发车进路信号机。本发明能够避免在办理跨站进路时本联锁集中区驱动其他联锁集中区的道岔的问题,提高了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51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510203753.7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富荣 , 童利红 , 张成满 , 王刚 , 徐凌 , 汪玉华 , 高亚彬 , 黄齐武 , 曹伍富 , 李名淦 , 虞蕹 , 张昊 , 代永双 , 王余良 , 张瑜 , 李全才 , 刘刚 , 张金亮 , 王玉龙 , 张飞 , 路开锋 , 苏洪波 , 李立功 , 朱发雨 , 许景昭 , 陈明昊 , 代昱昊 , 林纯鹏 , 杨壮志 , 赵宝华 , 刘涛 , 王振飞 , 贾喜涛
IPC: E21D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下城市地铁车站附属仰挖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挖掘领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仰挖施工前,根据断面尺寸将断面进行分层、分部;在开挖前,对第一层导洞开挖面的前方土体采用深孔预注浆进行土体加固;将第一层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开挖及初期支护,待第一层(6)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后,进行第二层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第三层导洞重复第二层导洞,依此类推,进行下层导洞施工;待各层导洞全部开完完成,初期支护(2)变形稳定后,将临时支撑采用分段间隔法拆除;本发明大大的降低了仰挖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安全,丰富了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同时也实现了明挖段拆迁和暗挖段平行作业,节约了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11901819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1706.5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联挂列车折返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包含多个单元列车的联挂列车的当前折返运行模式,确定所述联挂列车对应的目标交互信息;利用目标单元列车的车载信号设备所在的通信链路,将所述目标交互信息传输至所述目标单元列车,以使所述目标单元列车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交互信息改变行进方向。本发明在不增加外部设备的情况下,能够实现各单元列车之间的信息交互,支持不同折返运行模式的实现,提高了联挂列车折返控制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48306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04786.3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位于双孔叠落隧道上方的土体的地表沉降数据;获取所述双孔叠落隧道内部的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根据所述地表沉降数据和所述盾构管片的应力应变分布数据,实时调整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施工参数和对所述双孔叠落隧道的加固参数。本发明提供的双孔叠落盾构隧道施工控制方法,根据隧道土体以及盾构管片的实际工况,实时调整、优化施工参数和加固参数,以尽可能地减小地面沉降量和隧道变形量,减小对地层及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避免安全隐患,确保双孔叠落盾构隧道的安全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08036767A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11297085.4
申请日:2017-12-08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南京坤拓土木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C5/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沉降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待测量的测量点的标识,生成测量点测量指令;向测量设备发送测量点测量指令,使得测量设备对标识对应的测量点进行测量,得到标识对应测量点的测量数据;接收测量设备发送的标识对应的测量点的测量数据;当接收到所有测量点的测量数据时,根据所有测量点的测量数据生成沉降监测数据报表,并将沉降监测数据报表导出。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沉降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可以提高沉降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06251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03753.7
申请日:2015-04-27
Applicant: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罗富荣 , 童利红 , 张成满 , 王刚 , 徐凌 , 汪玉华 , 高亚彬 , 黄齐武 , 曹伍富 , 李名淦 , 虞蕹 , 张昊 , 代永双 , 王余良 , 张瑜 , 李全才 , 刘刚 , 张金亮 , 王玉龙 , 张飞 , 路开锋 , 苏洪波 , 李立功 , 朱发雨 , 许景昭 , 陈明昊 , 代昱昊 , 林纯鹏 , 杨壮志 , 赵宝华 , 刘涛 , 王振飞 , 贾喜涛
IPC: E21D9/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复杂环境下城市地铁车站附属仰挖施工方法,涉及隧道挖掘领域,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在仰挖施工前,根据断面尺寸将断面进行分层、分部;在开挖前,对第一层导洞开挖面的前方土体采用深孔预注浆进行土体加固;将第一层导洞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开挖及初期支护,待第一层6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全部完成后,进行第二层导洞开挖及初期支护,第三层导洞重复第二层导洞,依此类推,进行下层导洞施工;待各层导洞全部开完完成,初期支护2变形稳定后,将临时支撑采用分段间隔法拆除;本发明大大的降低了仰挖施工风险,保证了施工安全,丰富了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同时也实现了明挖段拆迁和暗挖段平行作业,节约了工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