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8294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852541.7
申请日:2024-12-16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6F18/243 , G06F18/213 , G06F18/2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岩体风化识别方法,涉及岩体风化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为通过数据异常值和标准化处理,去除岩体采集数据的异常值,得到岩体风化样本数据;利用特征提取层和识别层,构建岩体风化预测模型;将训练集输入岩体风化预测模型,利用随机搜索和交叉验证方法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岩体风化预测模型;利用训练好的岩体风化预测模型用于对随钻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岩体风化识别结果,完成对岩体风化的识别。本发明解决了岩体风化程度难以准确识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97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410078434.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涉及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的技术领域,包括模型隧道、开挖环组件和可变径支撑组件,模型隧道上均布有渗流孔,模型隧道内共轴线设置有开挖环组件和至少一组可变径支撑组件,开挖环组件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过流孔,开挖环组件和可变径支撑组件能够支撑于模型隧道的内壁上且能够拆卸。本发明的可模拟流固耦合效应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一方面克服了排液法模拟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损失的缺点,另一方面可以模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层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52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975071.9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知行天佑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地下洞室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及注浆方法,包括直管,直管外自前端开始依次套设有防脱出限位圈、遇水膨胀止水套管、无倒刺膨胀管、以及紧固螺母,直管远离防脱出限位圈的一端连接有隔水阀;注浆时先将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锚固在衬砌上,然后从承压地层衬砌壁后注浆头内钻透衬砌,此时若发生涌水涌沙现象,只需关闭隔水阀即可隔绝涌水涌沙,之后只需连接注浆管路并打开隔水阀即可进行注浆,整个注浆过程操作简单且安全,且注浆头在注浆完成后可拔出并重复使用;本发明中,在无倒刺膨胀管膨胀的同时,遇水膨胀止水套管被压缩并紧密地贴合在孔壁上,不仅使锚固更牢,而且隔水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206545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76593.0
申请日:2020-09-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南京地铁运营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管片背后空洞可旋转定向注浆管,包括:固定段,固定段外壳内设置有固定板和内部注浆管;顶推旋转段,其包括注浆区域注浆管和注浆管导向异形装置,注浆区域注浆管的内端部与注浆管导向异形装置的外端部相连接;软管连接段,其连接固定段和顶推旋转段,软管连接段包括外套连接伸缩软管,外套连接伸缩软管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段外壳和注浆管导向异形装置相连接;其中,固定段和软管连接段内部设置有气缸顶推机构,气缸顶推机构能够驱动注浆管导向异形装置绕异形装置活动轴旋转,并带动注浆区域注浆管旋转。本发明的盾构管片背后空洞可旋转定向注浆管能较好解决既有注浆管注浆作业过程中遇到的注浆效果不密实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9057389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35548.3
申请日:2018-08-16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漏邦房屋修缮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G23/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其能够降低成本,并且修复效果很好。这种建筑物预留缝隙的修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填充物放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填充物包括两层不锈钢板和一层软性胶,软性胶设在两层不锈钢板之间;(2)在建筑物预留缝隙中预埋注浆管;(3)填充板材;(4)涂抹密封胶;(5)将弹性灌浆料注入到注浆管;(6)在密封胶外施加压力,从而使弹性灌浆料注入建筑物预留缝隙中。
-
公开(公告)号:CN11758997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410078434.7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模拟流固耦合作用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涉及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的技术领域,包括模型隧道、开挖环组件和可变径支撑组件,模型隧道上均布有渗流孔,模型隧道内共轴线设置有开挖环组件和至少一组可变径支撑组件,开挖环组件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过流孔,开挖环组件和可变径支撑组件能够支撑于模型隧道的内壁上且能够拆卸。本发明的可模拟流固耦合效应的隧道开挖试验装置,结构简单,实用性好,一方面克服了排液法模拟隧道开挖引起地层损失的缺点,另一方面可以模拟隧道开挖引起的地下水渗流作用对地层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2382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311506750.1
申请日:2023-11-14
Applicant: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与地下工程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模拟端头井‑隧道连接结构的试验模型及浇筑模具,包括:若干个管片模型,若干所述管片模型相互连接形成管片结构,管片模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相对称的第一凹槽;环梁模型,管片结构的一端与环梁模型相连接;侧墙模型,环梁模型与侧墙模型相连接;支撑钢架,侧墙模型与支撑钢架相连接,本发明能够模拟出端头井‑隧道连接部位结构,还可以单独模拟管片、侧墙及环梁结构,普适性强,有效模拟管片结构的预留防水层,体现渗漏病害发生时防水层的受力状态,使模型试验与实际情况更加贴合。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52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702278.2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地铁建筑设施维护有限公司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铁盾构隧道车站洞门渗漏治理方法,属于地铁隧道渗漏治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探测车站侧墙内部、洞门环梁内部以及环梁邻接管片背部的缺陷;S2、凿除洞门环梁和环梁邻接管片、车站侧墙的接缝内部的劣质混凝土;S3、环梁邻接管片背部的灌注桩和车站侧墙之间的防水层的两侧进行注浆;S4、对步骤S2中的接缝进行注浆;S5、对步骤S4中的缺陷进行注浆;S6、洞门环梁和环梁邻接管片做表面封闭。可由内到外构建了四道防水屏障,形成完整闭合的封堵圈,对洞门内渗漏水通道完全封堵、全面修复,解决现有技术中注浆堵漏效果不佳、不能长时间保持治理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220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56961.8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市政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4G23/02 , E02D29/045 , E02D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板反水治理方法,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解决了通过拆除地板重新安装来治理地板反水的方法,效果差,治理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该治理方法包括:将反水区域的地板网格划分出两个以上注浆单元;在注浆单元的中心位置设置注浆孔,在注浆单元的边侧设置观察孔;由注浆孔向地板与地面之间注浆,直至注浆单元的所有观察孔处冒浆;注浆单元注浆完毕,封堵注浆孔。该地板反水治理方法,无需拆除地板,减少对地铁车站设备运行及乘客出行的影响;浆液可以有效填充地板与地面的脱空区域,注浆还会渗透至地面的裂缝当中,提高治理效果,防止再次发生反水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059936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243580.X
申请日:2019-03-28
Applicant: 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北京交通大学 , 北京逸群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新建工程穿越既有道路设施的工前评估方法包括步骤一:资料收集整理;步骤二:确定资料的准确性和完备性;步骤三:确定评估范围与评估对象;步骤四:变形控制指标的确定;步骤五:测定物理力学参数;步骤六:在软件中建立工前评估模型;步骤七:输入物理力学参数;步骤八:对既有道路设施的变形特征进行模拟;步骤九:导出计算云图;步骤十:计算得到的结果判断穿越工程对既有道路设施影响大小;步骤十一:影响大时对设计资料与施工方案进行修改,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十,直至影响在设计范围内,评估结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评方法主要是定性评估,依据工程经验进行判定风险的大小,缺少定量的界定,同时控制标准也比较模糊的技术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