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4800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1910602888.9
申请日:2019-07-05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层建筑施工事故风险源评估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结合模糊理论计算得到在行业平均水平下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概率,利用随机表达计算得到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确定不同风险抗力对风险荷载的影响权重;根据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抗力水平和影响权重修正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根据修正后的每类风险源的风险荷载发生的平均概率和每类风险源的风险事故的影响程度计算得到待评估项目的风险源评估结果。该方法一方面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从而降低事故率、节约成本和工期;另一方面,也将减少因安全事故造成的社会问题,且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并带来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3704930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1248977.1
申请日:2021-10-26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E21D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刀具的三维大梯次空间布置设计方法,包括:确定楔犁刀间距;确定刀盘形式;确定刀具位置;确定刀具的布置模式;确定梯次布置的楔犁刀及刮刀的刀高:引入楔犁指数的概念,建立梯次楔犁刀楔犁松动与刮刀剥落组合受力计算模型,并进行梯次楔犁刀楔犁松动与刮刀剥落组合受力计算,进一步计算得到整盘刀切削地层所需扭矩T及推力F,根据计算结果,选择最后的刀高差;进行不同高度楔犁刀的三维空间布置。本发明提出一种盾构刀具的三维大梯次空间布置设计方法,解决了长距离掘进中盾构频繁换刀及刀盘受力不均、局部磨损严重的问题,延长盾构单次不换刀掘进距离,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工程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364678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66607.2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混凝土劲性结构,包括预埋件,预埋件顶部固定有下部劲性柱;所述预埋件包括锚拴,锚拴底部固定有凸块;锚拴滑动连接有下部限位板和上部限位板,上部限位板处于下部限位板上方,且通过锚拴上螺纹连接的两个调节螺母夹紧固定;所述下部劲性柱包括垫板,垫板上固定有H型钢构件,H型钢构件顶部两个固定有吊耳,中部固定有连接板;连接板与H型钢构件的腹板处于同一平面;腹板和连接板均成形有若干穿筋孔;垫板上成形有与锚拴配合的固定孔。本发明通过工字形的劲性柱作为主支撑并且通过预埋件调高控制安装精度,通过穿过穿筋孔的钢筋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大大提高了建筑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44333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1910209189.8
申请日:2019-03-19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IPC: E04B1/58
Abstract: 一种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柱竖向钢骨、梁纵向钢骨和埋板;柱竖向钢骨有两根,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柱竖向钢骨由下而上逐渐倾斜设置;两根柱竖向钢骨的上部之间连接柱横向钢骨,柱竖向钢骨顶部超出柱横向钢骨顶部;梁纵向钢骨连接在柱竖向钢骨的上部;梁纵向钢骨与柱横向钢骨的顶面平齐;埋板设置在柱竖向钢骨的顶部,在埋板与梁纵向钢骨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在埋板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连接板和锚筋;第二连接板设置在埋板与柱横向钢骨之间;锚筋布置在柱横向钢骨的前后两侧。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斜钢骨柱与斜钢骨梁的连接结构中埋板的锚筋与钢骨梁碰撞时,难以施工、不便操作以及强度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92B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06708.9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工程特征的砂卵石地层分类方法,包括:确定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特征指标;根据指标特征值对各影响因素下的砂卵石地层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匹配掘进技术措施;获取盾构隧道内砂卵石地层盾构工程特征,根据确定的分类及技术措施,给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定性的分类描述以及定量的分级指标,改变了现有砂卵石分类中仅依靠地质因素、工程经验或少量单一指标进行分类的不足,完善了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技术体系,提高了盾构设备选型与盾构掘进技术方案选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60739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506708.9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工程特征的砂卵石地层分类方法,包括:确定砂卵石地层盾构掘进主要影响因素;确定各影响因素的特征指标;根据指标特征值对各影响因素下的砂卵石地层进行分类,并根据分类匹配掘进技术措施;获取盾构隧道内砂卵石地层盾构工程特征,根据确定的分类及技术措施,给出相应的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定性的分类描述以及定量的分级指标,改变了现有砂卵石分类中仅依靠地质因素、工程经验或少量单一指标进行分类的不足,完善了砂卵石地层条件下盾构施工技术体系,提高了盾构设备选型与盾构掘进技术方案选择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对于砂卵石地层盾构隧道的设计和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4528788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433588.4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8 , E21D9/06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盾构渣土改良剂注入口布置设计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确定地层渗透扩散特性;确定不同地层的渣土改良方法;建立渣土改良剂扩散模型;确定改良剂的流变方程参数;由扩散模型计算不同地层条件下满足盾构掘进要求的渣土改良剂单位时间内所需注入量Q;由单位时间内所需注入量对盾构刀盘上单个注入口注入量、每个注入口的轨迹半径、每个注入口的改良宽度进行设计。本发明提出了盾构刀盘上的注入口布置设计方法,填补了目前这方面研究的空白,采用该设计方法可更科学的布置注入口,使渣土改良剂均匀覆盖整个开挖面,提高了渣土改良效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517684A
公开(公告)日:2022-05-20
申请号:CN202210413698.4
申请日:2022-04-20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E21D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楔击刀安装结构及设计方法,该楔击刀安装结构包括楔击刀,安装在盾构刀盘的刀箱内;所述楔击刀整体呈上部大下部小,包括所述上部的扩大刀头和下部的柱状刀身,所述刀头和刀身布置有合金块;所述楔击刀采用销接安装在刀盘的刀箱内,并且刀具底部与刀箱底部之间设置有缓冲复位机构,所述缓冲复位机构包括楔击刀底部外形构造和缓冲回弹装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漂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楔击刀安装结构及设计方法,通过对楔击刀安装结构进行设计得到能够在富含大粒径漂石地层中应用的土压平衡盾构楔击刀。拓展了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应用领域,提高了漂石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施工的掘进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3297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258034.5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2 , E21D9/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砂卵石地层土压平衡盾构土仓压力设计和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构建分界面上方砂卵石地层主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土体松动土压力计算模型,计算分界面松动土压力;构建分界面上方砂卵石地层被动极限平衡状态下的土体被动破坏土压力计算模型,计算分界面被动破坏土压力;构建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模型,计算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计算开挖面最优支护压力;计算得到考虑地下水的开挖面极限支护压力;确定开挖面支护压力控制原则,对盾构施工土仓压力进行设计和控制。本发明能够提高盾构施工安全性,为盾构施工土仓压力控制提供依据,降低土压平衡盾构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于推进城市地铁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192006.5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环形注浆冻结管,包括:钻头、第一注浆管、第二注浆管、缠绕于第一注浆管外壁的冻结管、用于封堵第一注浆管的封堵组件;所述第一注浆管、所述第二注浆管和所述钻头依次连接;所述大端面连接所述第一注浆管的第一端面,且所述大端面的内径和所述第一注浆管的内径相同,由所述第一注浆管管路内部和所述第二注浆管的管路内部共同形成注浆腔;所述第二注浆管的小端面连接所述钻头用于安装所述钻头;所述封堵组件封堵于所述第一注浆管的第二端面;所述第二注浆管9的管壁设有贯通单侧管壁的出浆孔;采用对地层中的水封堵加冻结的双重措施,能够提高地下水的固结效果,保证周围地层稳定性,提高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