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21483B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510411787.5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磨损量的测试方法及测试试验台,该试验台包括控制机构、动力机构、被测对象与数据采集机构、制动机构和液压辅助系统;被测对象与数据采集机构将采集到的被测对象状态数据、动机机构状态数据和液压辅助系统数据传输至控制机构和制动机构,由控制机构控制动力机构和液压辅助系统的工作;液压辅助系统将控制信息传输至制动机构。基于该试验台的测试方法包括对摩擦片静摩擦力矩和静摩擦系数的测试、对摩擦片动摩擦力矩和动摩擦系数的测试以及对湿式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量测试试验。本发明能够对湿式离合器进行摩擦片磨损量和寿命测试,测试结果准确,测量方便,防止离合器摩擦部件因多次结合造成摩擦损毁,保证离合器测试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4949835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411770.X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温度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动力传动系统中的电机输出轴与湿式离合器包箱中的第一传动轴输入端连接,第一传动轴输入端设置有第一传动齿轮,第一传动轴输入端上依次设置有摩擦钢片和摩擦片,第一传动轴输出端设置有测速齿轮;第一传动齿轮与设置在第二传动轴上的第二传动齿轮啮合,动力经第二传动齿轮传输至第二传动轴,第二传动轴输出端依次连接可调惯量组和液压制动器;位于湿式离合器包箱与液压制动器之间设置有泵站;电机作为动力源输出转速和转矩,湿式离合器包箱控制其内的第二传动轴的动力输出和切断。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速旋转工作状态下湿式离合器摩擦副温度测量问题,满足对湿式离合器故障的预防及结合状态的实时精确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011207019.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指对确定性纹理表面摩擦特性的试验方法,其包括: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受试者手指与确定性纹理表面为部分接触;计算指尖皮肤与确定性纹理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分析黏着摩擦力随法向载荷值、脊的间距、脊的宽度和受试者食指半径的变化规律;确定试验变量为法向载荷值、脊的宽度和高度;设置铝制手指夹具,根据铝制手指夹具、样本脊尺寸及试验变量搭建试验系统;对受试者指尖加载载荷,获取接触截面的摩擦力和接触力以及样本的位置信息;采集接触过程中接触表面的摩擦力数据,获取分析触摸过程中摩擦力平均波动程度的依据,将该依据与黏着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相结合得到手指对确定性纹理表面摩擦力的分析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29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1204072.X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加权阈值预测方法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不同工况条件下的湿式离合器摩擦副试验或仿真数据,构建湿式摩擦副损伤阈值模型;设定湿式摩擦副损伤指标最优权值;通过最优权值对湿式摩擦副损伤阈值模型进行优化,通过优化后的湿式摩擦副损伤阈值模型,对任意工况条件下摩擦副的损伤阈值进行预测。本发明能对损伤阈值进行预测,确保摩擦副元件在不同工况条件下能够正常工作,有效避免摩擦副元件在滑摩过程中出现翘曲变形和过度磨损导致摩擦副损伤的情况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50495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207019.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指对确定性纹理表面摩擦特性的试验方法,其包括:筛选符合要求的受试者,受试者手指与确定性纹理表面为部分接触;计算指尖皮肤与确定性纹理表面的真实接触面积,分析黏着摩擦力随法向载荷值、脊的间距、脊的宽度和受试者食指半径的变化规律;确定试验变量为法向载荷值、脊的宽度和高度;设置铝制手指夹具,根据铝制手指夹具、样本脊尺寸及试验变量搭建试验系统;对受试者指尖加载载荷,获取接触截面的摩擦力和接触力以及样本的位置信息;采集接触过程中接触表面的摩擦力数据,获取分析触摸过程中摩擦力平均波动程度的依据,将该依据与黏着摩擦力的变化规律相结合得到手指对确定性纹理表面摩擦力的分析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9214128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811247322.0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摩擦副滑摩过程润滑流场分布特性建模方法,其步骤:建立湿式摩擦副实体模型和润滑流场模型;设置装配体;网格划分;设置分析步及场输出;为湿式摩擦副实体模型和润滑流场模型施加边界条件;设置湿式摩擦副实体模型与润滑流场实体模型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流场特性分析:包括润滑流场的流速及压力场分析;根据湿式摩擦副润滑流场仿真结果,润滑油流场流速分布云图与压力分布云图具有对应关系,润滑流场对湿式摩擦副影响效果较为微小;湿式摩擦副润滑流场在相同的润滑油压条件下,同一时刻流场流速与压力变化趋势一致。本发明能分析不同工况下润滑流场的流场特性,及润滑流场对湿式摩擦副应力应变场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08344572A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810398623.7
申请日:2018-04-28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1M1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3/027 , G01M1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滑磨过程油液污染耐受度试验方法及装置,其包括动力传动加载系统,动力传动加载系统和油液润滑系统均与湿式离合器包箱连接,且动力传动加载系统、油液润滑系统和湿式离合器包箱都与控制采集系统连接;动力传动加载系统包括动力电机,动力电机输出端与湿式离合器包箱输入轴连接,动力电机输出端设置有输入轴转速转矩传感器;湿式离合器包箱输出轴经联轴器与电涡流测功机连接;在湿式离合器包箱输出轴上设置有输出转速转矩传感器。本发明其能测试高速旋转工作状态下的湿式离合器在不同油液污染度下的耐用度,结合温度测量和损耗功率分析进行湿式离合器排污染耐受度判别。
-
公开(公告)号:CN105156508B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510411790.7
申请日:2015-07-14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F16D4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缓冲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设置包括计算机、变频器、控制器、动力传动机构和执行机构的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设定变频器控制参数,并判定控制参数是否合理;判断电机输入转速是否达到设定值,达到设定值则判断离合器包箱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速差是否小于预先设定的上限值,小于则进入离合器包箱接合过程;接合过程结束后判断转速差是否为零,为零后则进入离合器包箱分离过程;分离控制流程结束后,判断操纵油压是否接近零值,若接近零值,则通过控制器、变频器对电机进行调速;变频器控制电机转速变为零,断电,操作结束。本发明操作方便、缓冲效果及可靠性较好,可以广泛在湿式离合器控制领域中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036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371271.4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F18/213 , G06F18/214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式离合器摩擦元件损伤失效判别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实测的摩擦副表面的特征参数,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特征参数包括工况参数和状态参数,状态参数为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工况参数为输入转速及接合油压;对特征参数进行数据归一化处理后降维,采用粒子群优化方法确定BP神经网络的最优权重;将最优权重输入BP神经网络,采用训练集对BP神经网络训练,再将测试集输入BP神经网络中,完成基于摩擦副表面粗糙度Ra变化率、Fe‑Cu元素浓度变化率与临界周向温度梯度的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判别,并输出结果。本发明能实现对导致摩擦元件损伤失效的多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59831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55683.X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F18/241 , G06N3/0442 , G06F119/14 , G06F119/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型车辆液压系统退化预测方法及系统,将实时采集的车辆液压系统的油压、油温和流量数据传输至云端,在云端依次进行退化特征提取,并基于油压、油温和流量数据进行液压系统性能评价,得到油压曲线相似度、油温曲线相似度和润滑流量三个退化指标;对提取的退化特征数据进行退化分类,将特征提取的油压、油温和流量数据贴上不同退化阶段的标签,并与退化特征数据一起作为预先构建的退化预测模型的输入,对退化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将三个退化指标、退化分类得到的退化类别和退化阶段标签输入训练好的退化预测模型,输出退化预测结果,完成预测。本发明能有效提高预测精度,节省成本,实现车辆在运行状态中的实时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