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模拟实验的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634317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051540.7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模拟实验的隧道围岩分层沉降测试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电阻线圈、设置在电阻线圈上的测点和电阻读数仪,从测点上引出的导线和从电阻线圈的顶端引出的导线分别连接到所述电阻读数仪上,测点为塑胶圆盘,塑胶圆盘的四个方向固定有电刷,该电刷与所述电阻线圈保持接触。塑胶圆盘中的环形导体上设有接线柱,从接线柱引出一根导线,该导线连接到电阻读数仪。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能很好地满足隧道围岩分层沉降的室内模型试验的需求,通过对测点所处位置线圈电阻的测定,就能方便的得到测点位置变化量,进而得到测点沉降值。测点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合理避免了传统测试仪器中磁环之间在相距较近时的相互影响。

    一种五联动岩石单轴流变仪

    公开(公告)号:CN101498650B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0910078233.2

    申请日:2009-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联动岩石单轴流变仪,属于地下工程实验仪器技术领域。它是由反力框架、伺服加载系统、动力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四部分组成。反力框架由上横梁、光轴、台面和基座组成;伺服加载系统由五套并联的加载体组成,每套加载体由上、下承压板、精密丝杠、升降机、伺服电机和试件装卡球座组成;动力系统使用动力电起动加载,采用UPS技术防止断电,提供伺服电机所需动力;数据采集系统由位移、力传感器、无线网络测控通讯装置和计算机组成。本发明可同时轴向控制参数不同的五个试件的试验;可在无动力电情况下保持轴向控制参数恒定;采用无线网络技术,可在现场外随时遥控、查看、下载和处理现场试验数据。

    隧道施工模拟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73833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44052.2

    申请日:2009-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模拟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装置,包括:包括模型台架、加载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其中,模型台架用于提供盛放试验模型的空间以及为加载系统提供反力;加载系统包括多个加载体,用于同时控制不同的加载体,实现对试验模型进行至少一套加载体的加载试验;数据采集系统用于在加载试验过程中,检测试验模型的实时位移和压应力。基于“先加载、后开洞”试验方法的隧道施工模拟平面应变模型试验台装置,可以同时对3个试验模型进行不同参数和加载条件下的相似模型试验;采用气囊加载方式,克服现有试验中加载不能持久、稳定的问题,且可以灵活调节侧向压力。

    一种城市隧道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注浆抬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87274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910078234.7

    申请日:2009-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隧道穿越既有建(构)筑物注浆抬升方法,属于隧道地下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方法步骤包括:(1)竖向止浆围护施作;(2)既有建(构)筑物基础改造及地基注浆加固;(3)动态跟踪抬升注浆;(4)工后建(构)筑物恢复抬升,确保建(构)筑物的沉降和差异沉降量始终在可控范围内,同时单次最大抬升量达到2~3mm即应停止注浆;其效果是:止浆维护施作能有效限制土体侧移,提高后续注浆施工抬升既有建(构)筑物的效果,地基注浆加固能增加基础密实度,形成持力层,使得注浆抬升过程比较均匀,有效的抑制既有建(构)筑物后续沉降并减小差异沉降。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长隧道施工通风智能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8485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43827.0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长隧道施工通风智能控制系统,涉及隧道施工领域,该系统包括:通风感知设备、施工信息感知设备、操控主机和通风设备;通风感知设备、施工信息感知设备和通风设备均与操控主机连接;通风感知设备用于获取隧道内的空气成分信息、粉尘含量、能见度、风速、流量和监测位置;空气成分信息包括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施工信息感知设备用于获取施工隧道内的人机料法环信息;操控主机用于根据空气成分信息、粉尘含量、能见度、风速、流量和监测位置和人机料法环信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确定通风参数,根据通风参数控制通风设备的功率。本发明能够及时有效、快速准确的进行长隧道施工通风。

    基于神经网络的岩石隧道工作面裂隙迹线识别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71082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10015.X

    申请日:2024-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岩石隧道工作面裂隙迹线识别方法及系统,涉及岩石隧道工作面裂隙检测领域,方法包括:采集待检测的岩石隧道工作面的裂隙图像;将所述岩石隧道工作面裂隙图像输入节理裂隙迹线提取模型,得到对应的裂隙迹线图;采用迹线特征提取算法,对待检测的岩石隧道工作面的裂隙迹线图进行处理,得到位于迹线上的多个关键节点;根据所述关键节点,确定岩石隧道工作面的裂隙迹线的各项评价指标。本发明通过采用经过数据集预训练的节理裂隙迹线提取模型提取岩石隧道工作面裂隙迹线图,解决了传统的图像处理方式不方便、效率低的问题;并采用关键节点坐标确定岩石隧道工作面的裂隙的各项评价指标,大大降低了计算过程的复杂度。

    一种长隧道反坡智能排水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1892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243537.6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长隧道反坡智能排水控制系统,涉及隧道施工领域,该系统包括:水量感知设备、施工信息感知设备、操控主机和排水设备;水量感知设备、施工信息感知设备和排水设备均与操控主机连接;水量感知设备用于采集掌子面图像、机械施工排水量、集水井水位和供水井水位;施工信息感知设备用于采集人机料法环信息;操控主机用于根据掌子面出水量、机械施工排水量、集水井水位、供水井水位和人机料法环信息,利用数字孪生技术,确定施工排水设备参数,根据施工排水设备参数控制排水设备的功率和启停数量。本发明能够促进排水过程的及时准确。

    一种高速铁路列车通过隧道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289282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0164276.9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铁路列车通过隧道的物理模型试验系统。系统包括:环形轨道模型、高速铁路隧道模型、高速铁路列车模型、第一高速摄像机、第二高速摄像机和多个压力传感器;环形轨道模型模拟真实的高速铁路轨道;高速铁路隧道模型模拟真实的高速铁路隧道和高速铁路隧道所处的地质条件;高速铁路列车模型模拟真实的高速铁路列车,连续多次通过高速铁路隧道模型;第一高速摄像机和第二高速摄像机采集高速铁路列车模型通过高速铁路隧道模型时隧道支护结构裂缝的图片;压力传感器测量高速铁路列车模型通过高速铁路隧道模型时隧道支护结构所受的压力值。本发明能够模拟高速铁路列车多次通过隧道,且考虑了隧道支护结构受围岩压力的作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