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31231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680018239.9
申请日:2016-03-24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M8/2485 , H01M8/04089 , H01M8/24 , H01M8/2484 , H01M8/12
Abstract: 本公开的单元堆装置具备:单元堆,其通过排列多个单元而成;和第一歧管,其借助密封件而固定着单元的一端,并且用于向单元供给反应气体。第一歧管具有:框体,其借助密封件在内侧固定着单元的一端;和板状体,其与框体的一端部接合,且刚度比框体的刚度低。另外,本公开的模块在收纳容器内收纳有单元堆装置。而且,本公开的模块收容装置在外装壳体内收纳有模块和用于进行该模块的运转的辅机。
-
公开(公告)号:CN10847579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80007027.5
申请日:2017-01-20
IPC: H01M8/04007 , H01M8/1231
Abstract: 燃料电池装置具备:燃料电池模块(1),其具备收纳容器(2)和收纳于该收纳容器(2)并利用燃料气体和含氧气体进行发电的燃料电池单元(4);和热交换器(13),其使用由该燃料电池模块(1)排出的废气与介质进行热交换,该热交换器(13)配置于收纳容器(2)的侧方。
-
公开(公告)号:CN109891649B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1780065009.2
申请日:2017-10-27
IPC: H01M8/04089 , H01M8/2484 , H01M8/2475 , H01M8/0606 , H01M8/0662
Abstract: 本公开的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单元堆装置,其具备排列多个燃料电池单元而成的单元堆、对各燃料电池单元提供燃料气体的歧管和将原燃料改质的改质器;含氧气体流路,其流通含氧气体;含氧气体导入板,其将含氧气体提供到各燃料电池单元;收纳容器,其由一面开口的箱体和堵塞该开口的盖体(封闭板)构成;和从收纳容器的外部插入收纳室内的多个插入构件即气体接头、点火加热器、热电偶等,各插入构件从收纳容器的一面(盖体面)插入。由此能提供能效率良好地进行组装的燃料电池模块和利用其的燃料电池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931426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80037985.7
申请日:2017-06-15
IPC: H01M8/0612 , H01M8/2475 , H01M8/2457
Abstract: 燃料电池模块具备:单元堆装置,具备排列多个燃料电池单元而成的单元堆、向各燃料电池单元提供燃料气体的歧管、以及对原燃料进行改性的改性器;含氧气体导入板,将含氧气体提供至各燃料电池单元;和收纳容器,收容单元堆装置以及含氧气体导入板。收纳容器包含一面开口的箱体和堵塞该开口的盖体,所述箱体的开口具有比从单元堆装置的侧方侧观察到的单元堆装置的投影面的最大长度大的开口长度。
-
公开(公告)号:CN103081198B
公开(公告)日:2016-02-10
申请号:CN201080057168.6
申请日:2010-12-15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IPC: H01M8/0612 , H01M8/2425 , H01M8/2485 , H01M8/04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H01M8/0247 , H01M8/0625 , H01M8/2425 , H01M8/243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8/2485 , H01M8/249 , H01M2008/1293 , Y02E60/50 , Y02E60/525
Abstract: 燃料电池模块(200)在外壳中包括:燃料电池组(20),所述燃料电池组通过堆叠多个单体电池(10)而形成;以及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被布置在燃料电池组的在堆叠方向上延伸的侧表面处,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在从单体电池中的每个单体电池的一端向另一端的方向上延伸,并且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沿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从所述一端向所述另一端供给氧化剂气体,以将氧化剂气体供给到每个单体电池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氧化剂气体分配构件包括热交换抑制部,与所述燃料电池组中的其它部分中的其热交换相比,所述热交换抑制部抑制单体电池和燃料电池组的在堆叠方向上的端部中的至少一个端部中的氧化剂气体之间的热交换。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46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0980110091.1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04014 , H01M8/04074 , H01M8/0625 , H01M8/2425 , H01M8/2432 , H01M8/2435 , H01M8/2484 , H01M8/248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发电效率的燃料电池模块及燃料电池装置。燃料电池模块构成为在容纳容器(2)的发电室(29)内容纳有排列多个燃料电池单元(3)而构成的燃料电池堆(4)。容纳容器(2),在沿着燃料电池单元(3)的排列方向的侧部和与该侧部对置的容纳容器(2)的外壁(22)之间,具有:第一流路(26),其用于使从所述容纳容器(2)的下方侧供给的反应气体流向上方;第二流路(27),其用于使经由第一流路(26)流向上方的反应气体流向下方,向发电室(29)内供给;和第三流路(28),其设置在第一流路(26)与第二流路(27)之间且用于使发电室(29)内的废气从上方流向下方。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43B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0980110098.3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625 , B01B1/005 , B01J8/0214 , B01J8/0278 , B01J8/0285 , B01J2208/00212 , B01J2208/00309 , B01J2208/0053 , C01B3/38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66 , C01B2203/1047 , C01B2203/1058 , C01B2203/1064 , C01B2203/107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47 , C01B2203/1288 , H01M8/2425 , H01M8/2432 , H01M8/2475 , H01M8/2484 , H01M8/248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高效地进行改性反应的改性器、以及具备改性器的燃料电池堆装置、燃料电池模块和燃料电池装置。改性器(1)包括:在筒状的容器(2)的中央部具有设置了供给原燃料的供给口(7)的气化部(3);以及在容器(2)两侧部具备将从气化部(3)流入的原燃料改性为燃料气体的改性催化剂(4)、并且设置了送出燃料气体的燃料气体送出口(9)的改性部(5)。
-
公开(公告)号:CN102511101A
公开(公告)日:2012-06-20
申请号:CN201080041073.5
申请日:2010-09-28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32 , H01M8/04335 , H01M8/04753 , H01M8/0491 , H01M8/0494 , H01M8/2475 , H01M2250/405 , Y02B90/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耐久性的燃料电池装置。该燃料电池装置具有:收纳在收纳容器(23)内的电池堆(1);用于自收纳容器(23)的外侧向收纳容器(23)内的燃料电池单体供给含氧气体的含氧气体供给部(3);用于调节电池堆(1)的发电量的供给电力调节部(9);配置在收纳容器(23)的外侧且用于测定向燃料电池单体供给的含氧气体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22);用于控制含氧气体供给部(3)及供给电力调节部(9)的控制装置(10)。在由温度传感器(22)测定的含氧气体的温度比规定温度高时,控制装置(10)进行控制以增加利用含氧气体供给部(3)供给的含氧气体量。由此,可以形成提高了耐久性的燃料电池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1978546A
公开(公告)日:2011-02-16
申请号:CN200980110091.1
申请日:2009-03-24
Applicant: 京瓷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75 , H01M8/04014 , H01M8/04074 , H01M8/0625 , H01M8/2425 , H01M8/2432 , H01M8/2435 , H01M8/2484 , H01M8/2485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了发电效率的燃料电池模块及燃料电池装置。燃料电池模块构成为在容纳容器(2)的发电室(29)内容纳有排列多个燃料电池单元(3)而构成的燃料电池堆(4)。容纳容器(2),在沿着燃料电池单元(3)的排列方向的侧部和与该侧部对置的容纳容器(2)的外壁(22)之间,具有:第一流路(26),其用于使从所述容纳容器(2)的下方侧供给的反应气体流向上方;第二流路(27),其用于使经由第一流路(26)流向上方的反应气体流向下方,向发电室(29)内供给;和第三流路(28),其设置在第一流路(26)与第二流路(27)之间且用于使发电室(29)内的废气从上方流向下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