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10600760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497552.0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单元具备设置于夹着膜电极接合体和树脂框架的一对隔板之间且将废气从发电部引导到歧管部的废气流路。所述废气流路包括从所述发电部延伸到所述歧管部的第一流路部、在所述第一流路部的下游侧相互并列地延伸且各自的下游端与所述歧管部连接的第二流路部及第三流路部、和与所述第一流路部的下游端、所述第二流路部的上游端及所述第三流路部的上游端连接的连结部。在所述一对隔板夹着所述树脂框架相互相对的方向上观察时,所述第一流路部的下游端的延长区域在所述连结部中不朝向所述第二流路部的上游端侧而朝向所述第三流路部的上游端侧延伸。

    燃料电池组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265696A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910174561.6

    申请日:2019-0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组,燃料电池组包括堆叠体及端部构件,其中堆叠体包括第一排出孔,端部构件包括:第二排出孔,第二排出孔在堆叠方向上穿过堆叠体,第二排出孔与第一排出孔连通,并且将从第一排出孔排出的冷却水排到端部构件的外部;循环流路部,循环流路部包括在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上开口的入口和出口,并且循环流路部使流过第二排出孔的冷却水的一部分在端部构件中循环;收缩部,收缩部从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的面向入口的一侧朝向入口突出,并且收缩部使第二排出孔的横截面积减小;以及遮蔽部,遮蔽部被形成在第二排出孔的内壁表面的开口有出口的一侧上,遮蔽部相对于出口形成在第二排出孔的上游侧上,并且遮蔽部部分地覆盖第二排出孔。

    垫圈及使用了该垫圈的燃料电池组

    公开(公告)号:CN1087360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311112.7

    申请日:2018-04-09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垫圈的密封性及耐久性的垫圈及使用了该垫圈的燃料电池组。垫圈具备:第一密封部,包围密封区域;及第二密封部,在由所述第一密封部包围的区域的外侧包围所述密封区域,在将所述垫圈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变形量相对于在高度方向上受到的压力的比例设为压缩变形率时,所述第一密封部的配置于第一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比配置于第二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大,所述第二密封部的配置于所述第二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比配置于所述第一燃料电池单体侧的部位在所述高度方向上的压缩变形率大。

    燃料电池单元及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69060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061535.3

    申请日:2017-01-26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单元和燃料电池单元的制造方法,提供一种能够在密封构件中降低粘接层的厚度变得不均匀的可能性的技术。燃料电池单元具备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在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的周缘部配置的膜状的密封构件以及以夹着膜电极气体扩散层接合体和密封构件的方式配置的第一和第二分隔件。密封构件具有与第一分隔件面对的第一粘接层、与第二分隔件面对的第二粘接层以及位于第一和第二粘接层之间且比第一和第二粘接层硬的芯层。第一和第二分隔件分别具有与粘接层面对的对向面和在朝向密封构件的方向上从对向面突出且埋入各自面对的粘接层的凸部。对向面中的凸部的周围与各自面对的粘接层粘接。

    空冷式的燃料电池系统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4736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988962.6

    申请日:2024-07-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燃料电池的劣化的燃料电池系统。燃料电池系统具备燃料电池、氢系统、反应空气系统以及冷却空气系统,燃料电池具有反应空气与冷却空气独立的流路结构的反应空气流路和冷却空气流路,反应空气系统在燃料电池的反应空气的入口具有入口侧密封阀,并在燃料电池的反应空气的出口具有出口侧密封阀,燃料电池系统在系统停止时继续进行氢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和冷却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并且停止反应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并且关闭入口侧密封阀和出口侧密封阀来将燃料电池的阴极密封,其后,间断地或者连续地继续进行冷却空气向燃料电池的供给,并且停止氢向燃料电池的供给。

    燃料电池以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944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0209899.8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及燃料电池的制造方法,提供能抑制破损的技术。燃料电池具备:膜电极接合体,具有第1催化剂层、第2催化剂层、以及配置于第1催化剂层与第2催化剂层之间的电解质膜;支承框架,配置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周围;第1气体扩散层,与第1催化剂层接触配置,且至少一部分被设置为超过膜电极接合体的外缘;第2气体扩散层,与第2催化剂层接触配置;一对隔膜,夹持第1气体扩散层、第2气体扩散层以及支承框架;以及盖板,从第1气体扩散层与支承框架之间的第1区域起连续地设置至第1气体扩散层与电解质膜或第1催化剂层之间的第2区域,且不透过燃料电池的反应气体。盖板经由粘接层与支承框架以及电解质膜粘接为不使反应气体通过。

    燃料电池单位电池
    2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582622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010935767.9

    申请日:2020-09-08

    Inventor: 野野山顺朗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单位电池,在第1部分中具有粘接层,由此,在第1气体扩散层的外周缘部分与膜电极接合体的比外周缘部分靠内侧的部分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在第1分隔件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之间,粘接层至少粘接于膜电极接合体的外周缘部分,并且,在第1分隔件与支架之间和/或第2分隔件与支架之间,粘接层将它们相互粘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