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2965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420558.9
申请日:2024-04-0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T7/00 , G06T7/62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混凝土裂缝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本公开通过获取待测混凝土的表面图像;基于预设的裂缝检测模型,将表面图像划分为至少一个预设大小的图像区域,对每个图像区域进行裂缝检测,得到每个图像区域中包含的裂缝的开裂等级,裂缝的开裂等级与开裂面积正相关;基于各图像区域中裂缝的开裂等级,确定待测混凝土的裂缝的整体开裂等级,可以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和神经网络实现混凝土裂缝开裂等级“端到端”的定量检测,减少了人工操作量,避免了人工处理图像的干扰,可以提高混凝土裂缝检测的准确度和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40532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1053558.7
申请日:2022-08-3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隧道减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围岩进行勘测,能够由计算确定隧道各区域的抗震性能指标值;通过在设置于围岩和初支之间的第一隔震层,设置于初支和二衬之间的第二隔震层,以避免地震波对隧道内部支护结构直接作用,减小支护结构的振动响应;设置于浅层围岩区的第一注浆层和设置于深层围岩区的第二注浆层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加强方式对隧道进行减隔震强化,够提高围岩自身抗震能力,从而提高支护结构的抗震能力。通过上述的隧道减隔震结构的设计方法,即能够根据抗震性能指标值对隧道减隔震结构进行精确配置;又能够避免对隧道断面进行扩挖,提升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和整体性,有利于提升隧道的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753861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536800.X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钻爆法双线隧道预制装配式衬砌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装配式衬砌结构施工中必然要解决预制件拼装的连接问题。本发明由纵向分为多环、再环向辐射分为多块的预制件拼接组成,包括装配式衬砌顶部弧片、装配式衬砌顶部邻接弧片、装配式衬砌标准弧片、装配式衬砌仰拱弧片和仰拱箱型衬砌预制块;装配式衬砌顶部弧片位于顶部中央;仰拱箱型衬砌预制块位于底部中央;其他预制件位于左右两侧。本发明采用预制装配式结构,相较于现浇施工提高了施工的标准化程度,质量更可靠,降低洞内施工工作量,提高施工效率;仰拱部分将仰拱与填充综合考虑,设计了鱼腹式箱型结构的仰拱箱型衬砌预制块,结构高度较仰拱板式结构成倍增加,有利于仰拱结构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431085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579687.9
申请日:2021-05-26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铁车站预留下穿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地铁车站预留下穿结构体系包括:地铁车站基坑、以及位于地铁车站基坑两侧的基坑支护结构,地铁车站基坑包括先建地铁车站结构和位于先建地铁车站结构下方的预留下穿结构;其中先建地铁车站结构包括顶墙、底板、结构柱和边墙;预留下穿结构包括:地基加固区,地基加固区填充整个预留下穿结构内部,且地基加固区设置有后期区间隧道;支撑桩,支撑桩与先建地铁车站结构中的结构柱和边墙在竖直方向上相对应,并向下插入地基加固区内;以及地梁,地梁在支撑桩的顶端将支撑桩相互连接从而与支撑桩整体形成为框架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76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09499.1
申请日:2020-06-29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采用预制仰拱模块的隧道施工方法。该隧道施工方法使得连接钢架更加紧固的支撑于初期支护与预制仰拱模块之间,最终再对连接钢架与预埋套筒之间的紧固螺栓进行再次紧固并将两者进行焊接、连接钢板与支撑钢板之间的紧固螺栓进行再次紧固并将两者进行焊接,如此确保预制仰拱模块与初期支护进行稳定的连接,避免连接钢架安装不紧固导致初期支护因围岩压力而向内侧变形,本申请将传统隧道施工中的仰拱填充替换为预制仰拱模块,如此可以确保隧道周圈的支护快速构成闭环,避免隧道已开挖段落变形沉降,提高隧道结构稳定性和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09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04285.3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铁路隧道防灾救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该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包括主隧道与导风通道,导风通道与主隧道同向设置,主隧道内形成有救援段,导风通道的两端分别与位于救援段两侧的主隧道导通,导风通道和主隧道交叉的位置处设置有挡板,挡板与导风通道滑动连接,且挡板能够伸出并隔断主隧道与救援段,以及能够缩回于导风通道中。本公开提供的铁路隧道防灾救援站活塞风控制系统,挡板缩回导风通道中时,主隧道正常运营使用,挡板伸出时,能够隔断主隧道与救援段,使得纵向活塞风经过导风通道导出,避免纵向活塞风进入救援段中,能够保证救援段内烟气分层的稳定性,保障人员安全疏散。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59791.0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防护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具有自疏干性能的夹心式隔热衬砌的夹心层结构,包括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夹心层包括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初期支护、夹心层和二次衬砌底部设置有排水管路组件,土工布、外侧防水板、隔热层和内侧防水板之间均填充有填料,排水管路组件包括隧道边墙脚纵向盲管、横向排水管和隧道排水沟,本发明通过在夹心层内设置排水结构能够快速自疏排水,能够防止浸水导致的隔热层隔热性能、力学性能和材料使用寿命的下降,能够防止寒区隧道夹心层中蓄水及出现冻害。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153322.9
申请日:2023-02-23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风流温度平衡的高温隧道冷量缺口计算方法,包括通风稳态条件下隧道洞内风流平衡温度计算、隧道常规热源量化计算以及隧道降温措施冷量计算。所述的风流温度平衡计算利用现场可测的温度、湿度等指标,通过求解三阶段风流换热和能量平衡方程,获得洞内相应位置的环境温度;所述的隧道常规热源包括高温热水、高温围岩、炸药爆破、水泥水化、内燃机械和施工人员散热;所述的隧道降温措施包括冰块、冷水融合、通风和机械制冷降温。本发明提出的计算方法解决了以往隧道降温措施降温效果难以评估、冷量缺口不明等工程问题,有助于提前选择和布局合适的降温措施,使洞内环境达到作业要求,保障高温隧道安全、经济和快速施工。
-
公开(公告)号:CN113343335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0601430.9
申请日:2021-05-31
Applicant: 石家庄铁道大学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空间网络化拓建力学效应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确定拓建体系构成要素,包括拓建结构、既有结构、地层和周边环境;步骤二、确定评价目标为力学效应U,根据构成要素确定所述评价目标的子目标;步骤三、确定各构成要素的评价指标;步骤四、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Pi;步骤五、采用评价指标控制值分级法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Qij,步骤六、根据评价指标权重及隶属度,计算拓建体系的拓建力学效应U;步骤七、根据拓建力学效应U的取值范围,划分评价等级,建立城市地下空间拓建力学效应分级评价标准。本发明对不同拓建方式给出统一的定量评价标准,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施工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328117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0555090.0
申请日:2021-05-21
Applicant: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盾构隧道开挖模型试验箱,箱体前部、箱体后部、箱体的两个侧壁以及箱体的底部为所述钢板;所述箱体前部的内侧均设置有钢化玻璃层所述钢化玻璃层的钢化玻璃通过固定螺栓与箱体前部的钢板进行固定;各钢板外侧设置所述加强肋,所述模拟管片贯穿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模拟管片的外侧设置所述光纤光栅;所述活塞置于所述模拟管片内部,所述活塞通过活塞杆与加载设备相连,所述活塞与模拟管片的密封端之间形成容纳所述液压油的液压腔所述模拟管片外侧的箱体内部空间内填充所述土体,所述既有结构物置于箱体顶部;多点位移计埋设在箱体内部的土体中,通过多点位移计监测出土体竖向的不均匀沉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