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20580045U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322120114.7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滑动式的斜拉桥基础,涉及桥梁减振技术领域,包括摩擦单元,摩擦单元包括第一摩擦面板与第二摩擦面板,第一摩擦面板设置于桥梁塔座底面,第二摩擦面板设置于垫层表面;限位单元,限位单元包括第一预埋件、第二预埋件和限位杆,第一预埋件设置在桥梁塔座侧面,第二预埋件设置在混凝土台座靠近桥梁塔座的内侧,第一预埋件与第二预埋件之间通过限位杆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用桥塔与下部基础分离式设计,使得在地震时,通过桥塔与下部基础之间的摩擦力传递剪力,再通过再桥梁两侧的限位装置,保证桥梁的位移在安全范围内,既保障了地震作用下桥梁的结构安全,又保证了桥梁正常状态下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4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27812.8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重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局部强约束区段的线路重构优化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导入初始平面方案;S2:进行约束检测并生成强约束区段;S3:对初始平面方案进行优化;S4:采用强约束的震荡迭代法对一次重构的平面方案分别进行点线一致和约束条件的检测。本发明依据测点坐标,利用动态阈值法和MADS算法生成较优的既有铁路平面线位重构初始方案,并提出一种线路违约量化评估模型对两种不同性质的约束条件分别制定评估标准和方法,能够准确、全面地衡量其违约情况。通过“先难后易”的拟合策略实现平面线形重构,最后提出强约束震荡迭代方法对线形参数进行优化,确保了局部优化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1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11879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50/08 ,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基于铁路站场建筑设备构件的IFC信息得到铁路站场BIM模型;得到更新后的铁路站场BIM模型;获得铁路站场施工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铁路站场运营管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铁路站场养护维修阶段的碳排放总量;获取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该方法通过使用BIM软件对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计算,可以在其设计阶段就考虑低碳减排,选择低碳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降低铁路站场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21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210700610.7
申请日:2022-06-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既有铁路线路平面的自适应整体恢复方法,对以直线为主、以曲线为主的不同线形,进行自适应分段及动态自适应恢复,首次提出了针对不同线形采用不同方法的自适应思想,可以适用各种既有铁路线形,并通过区段拟合以及优化拟合得到了自适应整体恢复方法。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整体恢复方法具有优化效果好、计算难度小且收敛速度快的特点,能够良好的适用于铁路线路平面的恢复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7414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27794.3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线三维场景的快速融合建模方法、介质及设备,包括如下步骤:构建不规则地形点云数据的自适应四叉树结构;构建自适应四叉树中各节点对应的地形瓦片模型;路线三维场景的融合建模。本发明通过点云数据的空间分布密度自适应建立四叉树结构,减少了划分地形过程中点集的遍历次数;通过预设凸包消除叶节点地形瓦片边缘裂缝,并使用基于折叠代价系数的动态边序列对地形瓦片模型合并简化,最小化简化过程中地理信息的丢失量;将三维地形三角网和路线三维模型转换为二维平面投影,简化了问题,构建路线模型的延伸边界,实现路线模型与地形三角网的无缝拼接,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地形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3683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035270.X
申请日:2024-01-10
Applicant: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G06Q10/047 , G06Q50/40 , G06F30/20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稠密约束环境铁路线路优化方法、存储介质及设备,涉及铁路线路优化技术领域。具体优化方法包括:构建选线环境线路通行适宜度量化评估模型;采用聚类算法获取多个高适宜环境簇的空间位置;构建高适宜环境分布语义拓扑图,具体是:将高适宜环境簇抽象为岛礁;构建岛间连接线与高适宜环境簇组成的临时拓扑图;基于临时拓扑图求解各高适宜环境簇的岛内定线,并最终获得由岛间连接与岛内定线线段及其端点组成的高适宜环境分布语义拓扑图;基于高适宜环境分布语义拓扑图引入迪杰斯特拉算法求解稠密约束环境铁路优化线路方案。本发明有效地避免了耗费时间对不满足约束条件或次优的线路走向进行适宜度评估,提高了搜索优化线路走向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365765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68240.X
申请日:2024-06-1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长沙博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混合现实的大规模建筑场景模型加载方法,属于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步骤1,在目标场景下的合适位置布置三台配置有测量机器人的全站仪,利用三球定位原理计算MR头显在现实世界坐标系下的坐标值,并以其坐标作为系统初始状态;步骤2,在用户使用MR头显过程中,使用卡尔曼滤波器实时将惯性传感器与全站仪所得位置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对MR头显进行重定位;步骤3,通过预设操作对待载入模型进行简化;步骤4,根据简化后的待载入模型和重定位后的MR头显坐标,渲染待载入模型对应的场景。通过本发明的方案,提高了模型加载的流畅性、精准度和适应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21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8798.3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Q50/08 , G06Q50/26 , G06Q10/0637 , G06F30/1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站场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包括:基于铁路站场建筑设备构件的IFC信息得到铁路站场BIM模型;得到更新后的铁路站场BIM模型;获得铁路站场施工建造阶段的碳排放总量、铁路站场运营管理阶段的碳排放总量和铁路站场养护维修阶段的碳排放总量;获取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总量。该方法通过使用BIM软件对铁路站场全生命周期进行碳排放计算,可以在其设计阶段就考虑低碳减排,选择低碳材料、优化建筑结构和系统设计,降低铁路站场的碳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及设备,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执行上述铁路站场碳排放计算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4707727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357881.7
申请日:2022-04-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中大设计院有限公司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具体如下:S1:预测铁路全线施工建造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2:预测运营管理阶段铁路线路牵引供电系统产生的碳排放量;S3:预测铁路养护维修阶段产生的碳排放量;S4:对步骤S1‑S3的预测的碳排放量结果求和,得到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总量。本发明针对铁路选线设计过程中生成的线路方案,根据铁路全生命周期的施工建造阶段、运营管理阶段和养护维修阶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铁路选线设计阶段的碳排放量预测方法,推动铁路绿色低碳选线技术的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342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237560.7
申请日:2025-03-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IPC: G06F30/18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铁路选线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考虑活动断裂带风险的铁路选线方法、介质及设备,方法包括:S1:建立研究区域的综合地理信息模型;S2:基于综合地理信息模型建立数学优化模型,用于寻找满足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最优的设计变量;所述数学优化模型包括基础优化模型和分布鲁棒优化模型;S3:利用分布鲁棒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数学优化模型进行解算,输出最优的线路方案。本发明考虑活动断裂带的不确定性风险,构建了考虑活动断裂带风险的智能选线优化模型;并通过分布鲁棒粒子群优化算法进行解算生成最终线路方案,可以为强震区铁路选线提供辅助设计作用,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实用性强、运行效率高的特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