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车厢及轨道车辆
    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22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60418.1

    申请日:2022-08-11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风道、车厢及轨道车辆,风道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顶板;第一侧板的第一端连接在车体的第一中顶板上;第二侧板与第一侧板相对设置,第二侧板的第一端连接在车体的第二中顶板上,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上均设有出风口;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侧板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第一中顶板还连接车体的第一侧墙,第二中顶板还连接车体的第二侧墙,顶板与车顶之间形成有间隙,顶板、第一侧板、第一中顶板、第一侧墙、车顶、第二侧墙、第二中顶板和第二侧板共同围成用于送风的空腔。本申请实施例的风道有利于降低装配工艺的复杂程度,并降低成本。

    一种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441043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1910806427.3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包括:冲洗液管路系统,冲洗液管路系统包括冲洗液箱和供液管路,供液管路与冲洗液箱连通;清水管路系统,清水管路系统包括清水箱和供水管路,供水管路与清水箱相连通;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分别与冲洗液箱的顶部和清水箱的顶部相连通,供气系统用于为冲洗液箱提供供液用高压气体以及用于为清水箱提供供水用高压气体;其中,供液用高压气体用于将冲洗液箱内的冲洗液压入供液管路,冲洗液用于冲洗轨道车辆的便器,供水用高压气体用于将清水箱内的清水压入供水管路。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无法满足轨道车辆的器具的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轨道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297751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1911299160.X

    申请日:2019-12-17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包括:两组送风风道,设置于所述轨道车辆内;两个空调机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轨道车辆的两端,一个所述空调机组与一组所述送风风道一对一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设定参数被设置成为所述空调机组连接的送风风道的全程送风的参数值,所述空调机组为与之连接的送风风道全程送风。轨道车辆包括上述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轨道车辆的空调系统的两个空调机组中的一个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轨道车辆内的送风均匀性的技术问题。

    一种双层列车车厢和列车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65508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810067340.4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层列车车厢和列车,其中,所述双层列车车厢包括:由顶架、侧墙、底架和端墙围成的车厢空间,所述车厢空间包括:客座空间和通道空间;所述乘客区通过地板结构将客座空间分为上层客座空间和下层客座空间;所述车厢内设有送风系统,其包括:空调机组和用于将空调机组输出的流动空气传输至客座空间的送风风道;所述空调机组设置于所述通道空间的顶部;所述送风风道设置于上层客座空间顶部和/或下层客座空间顶部的沿列车行进方向的至少一侧。本方案能够在结构紧凑的双层列车空间中合理的布置送风系统,本方案在保证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同时,能够满足双层客车的上层、下层、中间层的送风量,达到旅客对舒适性的需求。

    窄轨发电车及窄轨列车
    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160204B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610618192.1

    申请日:2016-08-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窄轨发电车及窄轨列车,通过设置发电装置、冷却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发电机组和第二发电机组;所述冷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运行时,为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降温;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用于为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供电。本发明提供的窄轨发电车与现有的发电车相比,结构更紧凑,尺寸和重量更小,适用于轨道宽度小于标准铁轨宽度的窄轨列车。

    货运车体及货运车辆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726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180660.0

    申请日:2025-02-18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货运车体及货运车辆,其中,货运车体包括:侧墙,包括多根侧墙纵梁与侧墙竖梁相连形成侧墙骨架,侧墙的中部设有侧门安装区域;车顶,包括车顶纵梁、第一车顶弯梁、第二车顶弯梁、门机构安装梁和车顶边梁;底架包括底架上横梁、底架下横梁、底架上边梁、底架下边梁和底架立柱,对应形成底架上骨架和底架下骨架由底架立柱连接;侧墙竖梁、第二车顶弯梁、底架上横梁对应连接形成上闭环结构;底架上横梁、底架下横梁、底架立柱对应连接形成下闭环结构,至少在侧门安装区域两侧的上闭环结构和下闭环结构对应连接形成双闭环结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货运车体及货运车辆能设置较大宽度的侧门,有利于快速装卸货物。

    一种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4104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1910806427.3

    申请日:2019-08-29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包括:冲洗液管路系统,冲洗液管路系统包括冲洗液箱和供液管路,供液管路与冲洗液箱连通;清水管路系统,清水管路系统包括清水箱和供水管路,供水管路与清水箱相连通;供气系统,供气系统分别与冲洗液箱的顶部和清水箱的顶部相连通,供气系统用于为冲洗液箱提供供液用高压气体以及用于为清水箱提供供水用高压气体;其中,供液用高压气体用于将冲洗液箱内的冲洗液压入供液管路,冲洗液用于冲洗轨道车辆的便器,供水用高压气体用于将清水箱内的清水压入供水管路。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传统的轨道车辆给排液系统无法满足轨道车辆的器具的个性化需求的技术问题。

    一种双层列车车厢和列车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65508B

    公开(公告)日:2021-01-15

    申请号:CN201810067340.4

    申请日:2018-01-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双层列车车厢和列车,其中,所述双层列车车厢包括:由顶架、侧墙、底架和端墙围成的车厢空间,所述车厢空间包括:客座空间和通道空间;所述乘客区通过地板结构将客座空间分为上层客座空间和下层客座空间;所述车厢内设有送风系统,其包括:空调机组和用于将空调机组输出的流动空气传输至客座空间的送风风道;所述空调机组设置于所述通道空间的顶部;所述送风风道设置于上层客座空间顶部和/或下层客座空间顶部的沿列车行进方向的至少一侧。本方案能够在结构紧凑的双层列车空间中合理的布置送风系统,本方案在保证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的同时,能够满足双层客车的上层、下层、中间层的送风量,达到旅客对舒适性的需求。

    窄轨发电车及窄轨列车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60204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18192.1

    申请日:2016-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8 B60P3/00 H02K9/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窄轨发电车及窄轨列车,通过设置发电装置、冷却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发电机组和第二发电机组;所述冷却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连接;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在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运行时,为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降温;所述第一发电机组和所述第二发电机组用于为所述冷却装置和所述控制装置供电。本发明提供的窄轨发电车与现有的发电车相比,结构更紧凑,尺寸和重量更小,适用于轨道宽度小于标准铁轨宽度的窄轨列车。

    一种铁路车辆
    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475877U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21301767.9

    申请日:2016-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铁路车辆。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包括车体,在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顶杆和用于驱动所述顶杆伸长或缩短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顶杆朝向地面设置。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车辆能够快速且安全地完成调平,从而提高了铁路车辆的装卸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