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幅悬浇箱梁的全幅梁板架设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435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556229.3

    申请日:2024-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单幅悬浇箱梁的全幅梁板架设方法,包括:S100:安装架桥机轨道过幅支架;S200:在悬浇箱梁已贯通侧的悬浇箱梁翼板下方设置预反力支撑架;S300:通过架桥机完成第一幅预制梁板的架设;S400:在架桥机轨道过幅支架上安装架桥机轨道并使架桥机轨道延伸至已贯通侧的悬浇箱梁上;S500:通过架桥机完成第二幅预制梁板的架设:第二幅预制梁板包括多片预制T梁,架桥机按照预设顺序依次从第一幅预制梁板上提着单片预制T梁沿架桥机轨道横向移动至第二幅预制梁板的对应位置进行安装,直至完成所有预制T梁的安装工序。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单幅悬浇箱梁的全幅梁板架设方法能够实现跨幅施工,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一种可重复使用钢结构管桁架对接焊调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216975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205808.3

    申请日:2024-08-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钢结构管桁架对接焊调直装置,包括四个沿第一管道外周均匀布置的卡箍件;所述卡箍件包括固定板、定位板,固定板呈圆弧状设置,固定板的两端与相邻卡箍件中的固定板端头可拆卸连接,四个卡箍件中的固定板首尾连接后合围形成容纳第一管道的圆柱腔体结构;所述固定板外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一端伸出到固定板外侧后与挤压件相连接;四个定位板上的挤压件相对应设置且四个挤压件的挤压方向与第一管道的径向相一致。本发明进行管桁架对接调直的操作工序不需要进行焊接、切割、打磨等操作,其加工工序较少,焊接进度较快,有效提高了钢结构管桁架的焊接速率。

    一种轨道交通隧道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69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8079.X

    申请日:2024-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隧道的盾构掘进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盾构机掘进;步骤2:渣土改良;步骤3:盾构机出土;步骤4:管片拼装,具体包括管片点位、管片输送和管片拼装;步骤5:同步注浆;步骤6:二次注浆,盾构机穿越后考虑到环境保护和隧道稳定因素,如发现同步注浆有不足的地方,通过管片中部的注浆孔进行二次补注浆。本发明施工方法可以根据隧道埋深、地质情况和环境条件等,对掘进参数进行预测计算,同时紧随盾构推进对地面沉降变形进行监测反馈,以验证施工参数的合理性,并根据监测结果,对施工参数进行综合优化。

    一种空心薄壁高墩横隔板的预制吊装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4635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29879.0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心薄壁高墩横隔板的预制吊装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横隔板设计;(2)预制层与墩柱施工;(3)实景建模:待与横隔板连接的墩柱节段施工完毕后,采用无人机矢量化测绘对施工环境进行实景建模,并直接提取测量数据,以便进行模拟吊装和指导现场吊装;(4)模拟吊装:利用步骤(3)获得的实景模型和测量数据,在实景模型中模拟吊装过程,分析施工环境对吊装施工的影响,并设计和优化吊装路线,以节约吊装施工时间和降低吊装难度;(5)横隔板吊装;(6)现浇层施工;(7)参数监测。本发明施工方法解决了常规方法中空心薄壁墩施工工序复杂,危险度高,进度较慢等问题。

    双层交通下行隧道施工方法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37314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4181.2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交通下行隧道施工方法,双层交通路段由上至下依次包括东西方向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包括以下步骤:S1,在南北方向交通路段的上方搭设钢便桥,钢便桥的桥面与东西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2,在东西方向交通路段的下方采用明挖法形成箱涵,并使箱涵与南北方向交通路段连通;S3,拆除待施工的下行隧道上方的东西方向交通路段和南北方向交通路段,再采用明挖法进行下行隧道施工,待施工完成后,恢复东西方向交通路段通行,然后拆除钢便桥,恢复南北方向交通路段通行;S4,在箱涵内进行管道铺设,相对于现有技术,消除了路面沉降的安全风险,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保证了下行隧道结构的防水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