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51941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756869.3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子束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电子束预热并焊后缓冷的焊接方法,它适用于坯料的真空电子束焊接过程。该工艺包括:首先将待焊坯料进行机械打磨并将待焊接面进行清洁处理,将待焊坯料进行堆垛,相邻坯料错边控制在2mm内;焊接时首先对焊缝点焊固定,然后通过散焦电子束预扫描焊缝进行预热,预热后开始焊接,焊接完成后,通过散焦电子束扫描焊缝进行缓冷。该发明解决了在焊接过程中难焊接坯料由于温度太低、冷速过快,应力过大造成焊缝开裂的问题,从而解决了难焊接金属的封焊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871293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435316.8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M50轴承钢棒材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M50轴承钢棒材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铸锭进行真空自耗重熔处理制备出自耗锭;其中,所述自耗锭中的单个碳化物的等效直径尺寸小于150μm,在所述自耗锭中:碳化物中的M2C碳化物的含量≥95%;对所述自耗锭进行碳化物高温分解处理,以促使所述自耗锭中的M2C碳化物分解,得到M50轴承钢锭;其中,所述M50轴承钢锭中的单个碳化物的等效直径尺寸不大于50μm;对所述M50轴承钢锭依次进行锻造、轧制处理,得到M50轴承钢棒材。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一种碳化物等效直径尺寸≤25μm、孔洞微缺陷≤3.8微米的M50轴承钢棒材,以满足高速、高温、大载荷苛刻工况条件下长寿命轴承服役性能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20972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010966969.X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中国海洋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青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Ni箔中间层的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的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Ni箔清洗清除掉表面油污等杂质;按照三元层状陶瓷/Ni箔/铁素体不锈钢的顺序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4426435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966967.0
申请日:2020-09-15
Applicant: 青岛大学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中国海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元层状陶瓷钛硅碳及其固溶体与铁素体不锈钢直接扩散连接方法,步骤为:将三元层状陶瓷与铁素体不锈钢的待连接表面用金相砂纸逐级磨光,再用金刚石研磨膏抛光;将Ti3SiC2陶瓷与SUS430不锈钢的大表面相接触排列,并在样品侧面焊接测温铂丝,将焊接后的样品进行扩散连接;连接实验完成后,降温撤压,得到扩散连接接头。采用本发明所提供方法获得的接头界面结合好,连接温度低,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力学性能,界面生成连续的反应层,没有明显的裂纹、气孔等焊接缺陷,能解决合金连接体Cr挥发问题,减少陶瓷连接体制备和加工费用,扩大了三元层状陶瓷Ti3SiC2及其固溶体材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3695502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772809.6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层金属材料制造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层金属冷变形构筑成形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过程:制备多个金属基元;将多个金属基元堆垛成预定形状;将堆垛成预定形状的多个金属基元通过冷压变形成预制坯;将预制坯在真空环境下加热到一定温度进行保温处理,使多个金属基元间的界面焊合而制成毛坯;锻造成形至最终锻件尺寸。本发明采用冷变形+真空保温处理工艺,将多块均质化且体积更小的金属坯作为构筑基元制成大型金属坯,该方法不但适用于同质材料的均质化制造,而且还适用于异质材料的复合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3634870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772814.7
申请日:2021-07-0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的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GH4169合金真空热变形连接方法。首先将GH4169合金待焊面进行砂纸打磨、酸洗、酒精中超声波清洗后对接组装。然后将连接件放在真空变形连接设备中,对设备抽真空至低于10‑2Pa时开始加热,连接件温度达到1120~1150℃时,对连接件施加轴向压力并进行轴向变形,变形速度为0.010~0.015mm/s,变形量不小于40%。变形结束后卸去压力,空冷至室温。本发明可以在真空下通过变形实现GH4169合金焊接,具有焊接效率高、接头强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45824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493825.1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带直筒锥形筒件缩口、扩口混合成形方法,可用于锥形筒件的挤压制造。该工艺包括:首先机加工制备内径相等、外径上大下小的圆台形与圆柱形一体管坯;然后利用下凹模将管坯进行一次热压缩口,形成下端小径的直筒;最后利用扩口压模进行两次扩口,形成上端大径、下端小径的锥形筒零件。为防止管坯缩口时失稳,在缩口变形前对管坯上端进行冷却(冷却方式为水冷),并在凹模内加置保护模具。与传统自由锻造工艺相比,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形工艺,成形效率高、尺寸精度好,成形工序和加热火次少,提高零件组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118258B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10065551.1
申请日:202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生产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升纳米析出强化型00Cr12Ni10MoTi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低温冲击韧性的热处理方法,满足用户对不同规格锻造材料力学性能的技术需求。按重量百分比计,马氏体时效不锈钢为包含有下述组分的固溶时效处理棒材:C≤0.03%、Si≤0.03%、Mn≤0.15%、Ni 9.4~10.3%、Cr 11.5~12.5%、Mo 0.6~0.8%、Ti 0.18~0.21%、Al≤0.20%,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热处理方法包括按顺序设置的双固溶热处理和时效热处理,其中双固溶热处理包括预固溶处理、常规固溶处理和水淬处理工序三个步骤。采用本发明热处理方法能够在保证强度等级的前提下,显著提升材料的低温冲击韧性,从而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315018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273899.2
申请日:2018-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高效率消除坯料内部孔洞型缺陷的超高温软芯锻造方法。该方法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确保锻造开始时钢锭的液芯率在5%左右,结合目前超高温软芯锻造实际状况提出平移式宽砧径向压实工艺:1)采用平板为上下砧将钢锭完全覆盖,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对坯料进行压下并保压;2)将上平板向冒口端移动露出锭尾一部分,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对坯料进行压下并保压;3)将上平板继续向冒口端移动,露出钢锭的一半,采用宽砧径向压实工艺对坯料进行压下并保压;4)回炉保温,采用平砧进行拔长,修整坯料外形至长方体形状,并最终锻造至目标尺寸,该方法适用于各种坯料的超高温软芯锻造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193575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810160783.8
申请日:2018-02-27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IPC: B21J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防止表面裂纹的沙漏形锻造方法,它适用锻件的镦粗生产过程。首先设计沙漏形坯料: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确定在所需镦粗压下量不产生鼓肚的沙漏形坯料尺寸;预制沙漏形坯料:在拔长工序中使坯料外形成为沙漏形,或者采用铆镦或端面碾压的方法获取沙漏形坯料;最后成形:将坯料按照所需压下量进行镦粗,并最终锻造成所需规格尺寸。该方法解决锻件的生产过程中,锻件表面因镦粗而形成横向表面裂纹或横向表面裂纹源的问题。采用本发明锻造方法可避免锻件表面的裂纹缺陷,并提高锻件变形的均匀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