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8534647U
公开(公告)日:2019-02-22
申请号:CN201820982719.3
申请日:2018-06-2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M25/03 , F02M25/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低油耗、低排放汽油机燃烧系统。该系统包括缸体、缸盖、活塞、进气道、排气道、喷油器、火花塞和喷水器;其中所述的活塞设置在缸体中并且在缸体中做往复直线运动;所述的活塞的顶部与缸盖、缸体形成燃烧室;所述的缸盖中设有进气道、排气道,分别位于燃烧室顶部两侧;所述的火花塞设置在活塞顶部、燃烧室中缸盖的中部位置;所述的喷水器和喷油器分别设置在缸盖上或活塞顶部,位于缸盖的中部位置并深入燃烧室。实用新型是一种在汽油机中高负荷工况时,将点火角提前同时消除爆震,提供汽油机燃烧效率,同时降低燃烧室内燃烧温度,降低排气中NOX浓度,减少环境污染的低油耗、低排放汽油机燃烧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702403U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320798740.5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空气可变涡流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喷气管,控制阀门,压缩空气源;所述喷气管固定在缸盖的进气箱上,其前端伸入缸盖的进气道内,喷气管的另一端通过进气管与控制阀门的出气口连接,控制阀门的进气口连接到压缩空气源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可变涡流强度范围大、组合变化方案多等特点,可实现缸内涡流强度大范围的变化。既可以用于柴油机燃烧系统的基础研究,又可以应用在实际柴油机工作状态中,从而提高低速工况下的发动机输出扭矩并改善碳烟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207761723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820057867.4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L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排气凸轮,所述凸轮的左右两端非中心对称,包括:基圆段、开启段和关闭段,所述开启段包括开启缓冲段和开启基本段,所述关闭段包括关闭基本段和关闭缓冲段,所述关闭段的包角与所述开启段的包角的比例大于1.2,所述关闭基本段的包角与所述开启基本段的包角的比例大于1.3,并且所述关闭段的丰满系数大于所述开启段的丰满系数。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的开启段和关闭段不对称程度大,包角角度相差大。相比传统对称结构的排气凸轮,可有效提高低速外特性工况充气效率,降低残余废气量,在不修改进气凸轮及不重新匹配增压器的前提下,提高低速扭矩,且高速动力性不损失,解决米勒循环发动机低速动力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9875243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195541.2
申请日:2019-02-14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变滚流汽油机燃烧系统,包括缸体、缸盖、活塞、气道、喷油器、火花塞;进气门中设有可变滚流机构。可变滚流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调节杆、滚流调节片;调节杆由驱动装置控制,在进气门中气门杆的沿轴线运动;滚流调节片与调节杆连接,在调节杆的控制下可改变滚流调节片的角度;低于进气门的滚流调节片所形成的伞形结构促进缸内滚流的形成,气伞形角度的变化使缸内滚流可变。调节杆升程L与滚流调节片的角度θ满足f(θ)=-466L2+473L的对应关系。本实用新型实现了缸内滚流强度的连续多级可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875331U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920218752.3
申请日:2019-02-2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汽油机EGR率和降低EGR不均匀性的高压EGR结构,包括进气管、进气歧管、进气支管、发动机、排气管、涡轮、EGR旁通电磁阀、EGR管路;进气管、进气歧管和进气支管依次连接到发动机;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连接于三元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器连接于排气管;EGR管路连接到进气歧管,混合EGR废气和空气,所述排气管中,两路排气管路直接连接废气涡轮做功,另外两路混合,连接到EGR管路;EGR旁通电磁阀可以控制流入EGR管路的废气流量,两排气管路取废气可以提高废气端压力,比一般EGR布置方式提供更大的EGR率,提高注入发动机的EGR使用范围,两缸排气较为连续,可以降低单缸排气脉冲作用,降低EGR不均匀性。
-
公开(公告)号:CN208996805U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821453566.X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善发动机冷态启动排放的排气歧管结构,排气总管由四个排气歧管间隔排列组成,四个排气歧管的进口连通形成排气总管进口,排气总管进口与催化器载体连接过渡的一段为排气总管进口连接过渡段,排气总管进口连接过渡段的轴线与催化器载体的轴线在一条直线上,排气总管进口连接过渡段的内壁上有两个前后对称设置的沿排气总管进口连接过渡段径向向内凸起的凸起结构,第一排气歧管、第二排气歧管、第三排气歧管的径向截面均为腰圆形;本结构可以使得有限的排气热量充分得到充分的利用,能够增加排气的扰动能量,提高流速,从而实现对催化器的快速预热,催化器起燃时间缩短20%,NEDC循环工况下THC排放量下降30%。(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8010468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392817.1
申请日:2018-03-22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程电动汽车用汽油机,其包括缸体、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喷油器和火花塞;所述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均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缸体内,并且在所述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和缸体之间形成燃烧室;所述喷油器固定于所述缸体上,用于向燃烧室内喷射汽油;所述火花塞设置于所述缸体上,用于点燃燃烧室内的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本实用新型的增程电动汽车用汽油机去掉缸盖和配气机构,减少零部件的数量和质量,减少传热损失,提高热效率;无配气机构,并且有着良好的自平衡,兼顾高效与燃烧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210152758U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920656250.9
申请日:2019-05-09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低速外特性扭矩的排气系统,属于四缸自然吸气发动机技术领域。由于发动机上的进气歧管、排气歧管以及进排气歧管前后的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的设计无法实现兼顾高速功率和低速扭矩的要求,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一级消声器上游或者下游安装优化过管长和管径的排气旁支管的,可以显著提升某些低转速外特性扭矩,且功率和最大扭矩点不损失,解决了目前的设计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8010504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043595.2
申请日:2018-01-11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降低汽油机冷启动排放的快速暖机装置,其包括真空储气罐、发动机、油底壳、排气系统、三元催化器、废气电磁阀和储气电磁阀;所述真空储气罐的出口通过储气电磁阀连接于发送机的排气系统,所述发动机的排气系统连接于三元催化器,所述三元催化器连接于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排气管通过所述开口和废气电磁阀连接于油底壳的加热管路,所述油底壳的加热管路连接于所述真空储气罐的进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高温高排放的废气引入油底壳加热机油,温度降低后再存储到储气罐中,存储废气同时快速加热三元催化器,并等到TWC达到起燃温度后再排出机体,同时通过加热油底壳机油实现快速暖机。
-
公开(公告)号:CN206860304U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20248870.X
申请日:2017-03-15
Applicant: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3/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直喷汽油机通道型燃烧室的活塞,活塞的顶部由活塞顶部平面、活塞顶部凹面、活塞顶部凸起以及他们之间的过渡圆角外沿组成,活塞顶部的外径D1为70mm~90mm,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其顶部结构形状设计合理;活塞顶平面与缸盖底平面的挤气面相配合,使压缩上止点附近的气流更加集中在燃烧室中心,凸起和缸盖燃烧室弧面相配合,也能起到使压缩上止点附近的气流更加集中在燃烧室中心的作用;气流主流道上的通道能尽可能减少缸内气体动能的损失和油滴在活塞表面的聚集,达到减少HC和SOOT排放的目的;同时,高的气体动能能有效促进油气混合,形成合适的混合气浓度分布。(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