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0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34796.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获取包含模型边界的粒子图的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背景纹影技术领域。该设备中,通过双光源、双相机,粒子平面位于第一相机的焦平面上,模型位于第二相机的焦平面上,当控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同时打开时,同时拍摄模型的边界和粒子平面,解决了传统的背景纹影技术中无法时时得到模型边界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了先拍摄粒子平面或先拍摄模型边界图时,因模型边界出现抖动而导致背景纹影技术测量出现误差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对带有固壁表面流场的密度变化的测量。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获取包含模型边界的粒子图的方法、装置以及介质,效果同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2238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507260.7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1P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压力脉动时间序列计算扰动相速度的方法及其装置,用压力脉动时间序列计算扰动相速度的方法包括:S1、测量流场中不同流向位置的压力脉动功率谱,以此得到流场中扰动的中心频率;S2、根据扰动的中心频率选择滤波频带,以此对不同流向位置的压力脉动时间序列进行滤波处理;S3、根据相邻流向位置的压力脉动时间序列得到扰动在相邻流向位置之间的运动时间,以此结合相邻流向位置之间的距离,最终得到扰动的相速度。上述用压力脉动时间序列计算扰动相速度的方法,基于压力脉动时间序列计算扰动运动相速度,具有计算速度快、占用计算资源少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5800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34796.X
申请日:2023-07-1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获取包含模型边界的粒子图的设备、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背景纹影技术领域。该设备中,通过双光源、双相机,粒子平面位于第一相机的焦平面上,模型位于第二相机的焦平面上,当控制第一光源、第二光源、第一相机、第二相机同时打开时,同时拍摄模型的边界和粒子平面,解决了传统的背景纹影技术中无法时时得到模型边界的问题,尽可能地避免了先拍摄粒子平面或先拍摄模型边界图时,因模型边界出现抖动而导致背景纹影技术测量出现误差的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对带有固壁表面流场的密度变化的测量。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获取包含模型边界的粒子图的方法、装置以及介质,效果同上。
-
公开(公告)号:CN115988342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68716.9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流动显示图拍摄装置、方法、系统及介质,应用于流体拍摄领域,该装置包括:实验模型、相机、标定装置、第一光源;实验模型为竖立放置用于容纳流体产生的流场,相机用于拍摄实验模型中展向横截面的流场,实验模型的边界层处于相机的焦平面视场内,标定装置用于标定实验模型处的物理视场,标定装置与实验模型有重合部,第一光源用于照亮流体,通过标定装置与实验模型确定实验模型的模型边界,获取相机对流场拍摄后的图和压缩系数,根据压缩系数获得正确的边界层流动显示图。通过将实验模型边界层置于相机的视场内,用压缩系数重构得到正确的边界层流动显示图片。解决了在拍摄边界层展向横截面获得的图片质量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47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531285.1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确定高速三维边界层中流向涡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物面几何和来流攻角,给出来流方向与物面的相对角分布;步骤2,通过相对角分布判断流向涡位置。本发明无需经过物体扰流计算即可快速确定流向涡位置,从而大大节省了计算资源和时间,具体可在至少如下三方面得到应用:(1)飞行器设计中,快速估计流向涡位置及随工况的变化规律;(2)边界层转捩计算中,通过预先判断的流向涡位置,合理安排网格分布,以达到精确求解流场演化的目的;(3)检验/验证流场扰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627202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1003539.2
申请日:2024-07-25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全局稳定性分析的飞行器转捩阵面预测方法,属于流体力学计算领域,解决了传统转捩阵面预测精度受限的问题;方法包括:以基本流为输入构建线性扰动稳定性方程,遍历扰动角频率,得出离散参数空间分布;给定扰动角频率,寻找所有流向波数和形状函数,得到完整扰动谱;将对应的流向波数和形状函数作为全局线性稳定性分析方法的初始入口条件,执行后得出扰动的参数式;以LST‑eN方法中定义的N值和形状函数的幅值变化作为新方法中对应NΦ值的计算部分,计算对应NΦ值;遍历流向波数和形状函数,将所有NΦ值叠加投影至待预测目标模型的表面,得到转捩阵面;本发明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高速飞行器稳定性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998145A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210000548.0
申请日:2022-01-04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飞行器边界层失稳特征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假设飞行器升力体边界层扰动波的形状函数,并将形状函数分解为快变量和慢变量;预设待优化的展向波数,将慢变量代入扰动全局稳定性方程得到特征值方程;根据特征值方程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判断快变量是否已被最大限度剥离,若是,则计算终止,若否,重新预设待优化的展向波数,将慢变量代入扰动全局稳定性方程得到特征值方程,计算特征值和特征函数;基于计算终止时的待优化的展向波数,遍历频率、相速度和流向位置,求解特征值方程,得到完整的扰动特征谱信息。本发明只需少量网格点解析慢变量信息,即可完成飞行器三维边界层特征的检测,得到完整扰动特征谱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3158347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531285.1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确定高速三维边界层中流向涡位置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基于物面几何和来流攻角,给出来流方向与物面的相对角分布;步骤2,通过相对角分布判断流向涡位置。本发明无需经过物体扰流计算即可快速确定流向涡位置,从而大大节省了计算资源和时间,具体可在至少如下三方面得到应用:(1)飞行器设计中,快速估计流向涡位置及随工况的变化规律;(2)边界层转捩计算中,通过预先判断的流向涡位置,合理安排网格分布,以达到精确求解流场演化的目的;(3)检验/验证流场扰流计算结果的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73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387351.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钝前缘绕流湍动能入口边界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基础流场,获取定常基本流场变量;S2,利用数值模拟系统进行扰动波直接模拟,获取非定常流场变量ϕ;S3,分析流场得到扰动场ϕ',并获取湍动能分布特征;S4,设置湍动能入口边界;S5,计算湍流/转捩等;本发明不需对湍流模型中湍动能方程进行修改,通过入口边界条件的设置即可避免湍动能方程在激波下游的计算偏差,基于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设置更加准确的湍动能入口边界条件,具有计算结果合理、可实现性高的优势,同时可靠性高,可推广至三维流动情况等。
-
公开(公告)号:CN11276573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387351.2
申请日:2021-04-12
Applicant: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超声速钝前缘绕流湍动能入口边界设置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计算基础流场,获取定常基本流场变量;S2,利用数值模拟系统进行扰动波直接模拟,获取非定常流场变量ϕ;S3,分析流场得到扰动场ϕ',并获取湍动能分布特征;S4,设置湍动能入口边界;S5,计算湍流/转捩等;本发明不需对湍流模型中湍动能方程进行修改,通过入口边界条件的设置即可避免湍动能方程在激波下游的计算偏差,基于直接数值模拟结果设置更加准确的湍动能入口边界条件,具有计算结果合理、可实现性高的优势,同时可靠性高,可推广至三维流动情况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