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78513B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10756146.3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 G01N21/355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判别岩石吸水过程中水分子状态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在吸水试验过程中对预先获取的岩石样本的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对应的一维光谱数据;基于二维相关光谱计算原理,对一维光谱数据的光谱信号进行交叉相关性分析,得到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的二维相关光谱;其中,二维相关光谱包括:同步谱和异步谱;根据同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以及异步谱中的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确定岩石样本不同含水饱和度时水分子的存在状态。如此,为从微观角度揭示岩石遇水后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参数的明显减小机理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042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1910770891.1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V10/774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渗漏等级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为目标隧道内壁的图像;通过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出与目标图像的目标图像特征对应的第一渗漏等级,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为使用训练图像进行训练得到的,训练图像标记有渗漏等级;获取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识别结果,识别结果至少用于表示第一渗漏等级。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进行隧道渗漏水检测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040393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566606.0
申请日:2016-07-1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2C19/068 , B02C2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射流粉碎系统,包括用于形成高压水的水泵系统、用于提供原料煤的加料系统及水射流粉碎机。水射流粉碎机包括混合室、准直管及粉碎室,来自水泵系统的高压水转化为高速射流并与来自加料系统的原料煤在混合室中混合后进入准直管,并在准直管中加速,接着与粉碎室内的靶物碰撞使得原料煤粉碎形成水煤混合物。本发明使用水射流粉碎机对煤进行粉碎,保持原料的颗粒性,有利于分选。与现有的采用球磨方法对煤进行超细粉碎的工艺相比,本发明的用于制备水煤浆的系统的能耗大大降低,精煤产率高,并能够获得更好的除灰脱硫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269109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570104.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59 , G01N21/356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混凝土结构中氯离子含量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采集不同氯离子含量的混凝土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绘制不同氯离子含量对应的近红外光谱曲线;基于近红外光谱曲线确定氯离子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在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范围内,对近红外光谱曲线进行几何特征参数的提取,得到初始特征变量;对初始特征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以确定近红外光谱吸收峰的最优特征变量组;基于不同氯离子含量与最优特征变量组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混凝土结构中的氯离子含量进行测量,由此实现对氯离子含量微小含量变化进行建模,提高了检测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81363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55165.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21/359 , G01N3/08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利用近红外光来测试或分析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岩石遇水强度软化的光谱学测量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对制备的砂岩试样进行室内近红外光谱采集和单轴抗压强度实验,获得不同含水量岩石试样的近红外光谱数据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分析岩石强度与近红外光谱特征谱段的峰高、峰面积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岩石强度与近红外光谱学特征间的关系;对得到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建模样本筛选和数据增强,利用长短期记忆全卷积网络建立岩石遇水强度的预测模型。如此,从光谱学角度,建立软岩遇水软化机理的直接解释方法,提供一种非破坏性的检测岩石强度方法,能够实现无损、实时、100%覆盖,可用于现场岩石遇水强度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645993B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1810304660.7
申请日:2018-04-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1N33/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岩土介质中水分湿润锋的识别方法及其验证系统,该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以下公式:其中,T为温度,k为非饱和渗透系数,hc为最大毛细上升高度,hm为含水岩土中微控制体处的基质吸力水头,xyz为坐标;利用红外热像仪获取含水岩土的红外辐射热像图,所述红外辐射热像图中满足的位置即为湿润锋所在位置。本发明推导了含水岩石的红外辐射温度与含水量的定量描述方程,然后基于该方程推导出水分湿润锋的识别公式,简单而且可以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042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770891.1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渗漏等级的识别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图像,目标图像为目标隧道内壁的图像;通过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识别出与目标图像的目标图像特征对应的第一渗漏等级,第一神经网络模型为使用训练图像进行训练得到的,训练图像标记有渗漏等级;获取第一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识别结果,识别结果至少用于表示第一渗漏等级。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进行隧道渗漏水检测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