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

    公开(公告)号:CN10656459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7366.X

    申请日:2016-1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4C35/008 B64C35/003 B64C3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包括一个多舭线的船体,两个地效机翼和两个承力浮筒;船体前后尖细;地效机翼对称在船体中部两侧,外端固定承力浮筒。船体中部无断阶设计,船体布置有三条舭线,上舭线与中舭线之间的上船体和中舭线与下舭线之间的中船体采用带舭弯的直线斜升型,在横剖面外侧布置舭弯,上船体和中船体的斜升角范围为65°至75°;下船体横剖面选择曲线斜升型。本发明通过使用大斜升角、多舭线的船体,减小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同时使用地效机翼与地效增升气腔显著增加气动升力,减小水上起降速度,进而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减小以及波浪起降中水陆两栖飞机的俯仰运动时间减小,显著提升水陆两栖飞机抗浪能力。

    一种动态恒力卸载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979731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911264114.6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态恒力卸载装置,该装置中直线滑轨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两侧,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两个滑块设置于两根直线滑轨中;上滑轮组设置于安装支架顶端,下滑轮组设置于第一连接梁上端,圆周滑轮组设置于安装支架的四周外侧,弹簧设置在第一与第二连接梁之间,螺旋升降器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的底端,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下端连接;拉绳的一端从安装支架外侧底端中间位置的圆周滑轮组穿入,并依次穿过其余滑轮组后穿出;第一拉力传感器设置于上滑轮组之间,第二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试验件与拉绳之间。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试验过程中用于进行气动力补偿的方式,均不能准确模拟模型气动力,且试验数据偏差很大的问题。

    一种基于等效腔体的漂浮特性试验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5871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495526.2

    申请日:2022-1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飞行器水上迫降试验技术领域,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腔体的漂浮特性试验模型。试验模型基于相邻区段的结合面进行分离式结构设计;模型内部结构主要包含高强防水隔框及桁条结构两个部分;腔体结构体积等效及渗漏源近似模拟方案以实机腔体结构和渗漏源分布区段为基准进行等效模拟。模型表面蒙皮材料采用抽真空式的复合材料铺层结构以实现结构体积管控;所述隔框、桁条结构及腔体结构体积等效模拟结构通过预留的接触卡槽固定、粘接;本发明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试验模型的结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能较好满足试验任务要求的机身结构强度和等效腔体设计要求,为水上迫降漂浮特性模型试验奠定了基础。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全机带动力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352571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869610.5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陆两栖飞机水动力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全机带动力模型。所述模型的重量和转动惯量与实机满足傅氏德相似;机身部件主体和尾部、机翼部件、襟翼部件、垂尾部件、平尾部件均为碳纤维管串联隔框的结构;由碳纤维玻璃钢复合材料、碳纤维管、航空层板、红松、铝合金件等材料加工而成,满足水池拖曳试验要求,并且保证模型具有良好的强度和水密性。

    一种船模重量、重心、转动惯量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24308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11323358.7

    申请日:2019-12-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模水池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模重量、重心、转动惯量测量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测量平台(1)、六分力天平(2)、船模过渡连接件(3)和被测船模(4);测量平台(1)用于提供船模在俯仰、横滚方向上的运动;六分力天平(2)用于测量船模运动后的实时受力和力矩;船模过渡连接件(3)用于连接六分力天平(2)和被测船模(4),通过给予被测船模强迫正弦周期性往复运动,测试六分力天平垂向力、俯仰力矩、横滚力矩的大小,通过换算求得船模重心、转动惯量,不需要二次安装和调试。

    一种动态恒力卸载装置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97973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64114.6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态恒力卸载装置,该装置中直线滑轨设置在安装支架的两侧,第一连接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滑块,两个滑块设置于两根直线滑轨中;上滑轮组设置于安装支架顶端,下滑轮组设置于第一连接梁上端,圆周滑轮组设置于安装支架的四周外侧,弹簧设置在第一与第二连接梁之间,螺旋升降器的一端设置在安装支架的底端,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梁的下端连接;拉绳的一端从安装支架外侧底端中间位置的圆周滑轮组穿入,并依次穿过其余滑轮组后穿出;第一拉力传感器设置于上滑轮组之间,第二拉力传感器设置于试验件与拉绳之间。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试验过程中用于进行气动力补偿的方式,均不能准确模拟模型气动力,且试验数据偏差很大的问题。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喷溅抑制船型

    公开(公告)号:CN11097966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256899.2

    申请日:2019-12-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喷溅抑制船型,包括:设置于机体下方的船体,以及分别安装于机体两侧的鳍式浮筒;其中,船体中间区域设置有第一横向断阶,第一横向断阶将船体分为前体和后体;鳍式浮筒的安装位置高于船体,使得鳍式浮筒与船体之间形成纵向断阶,纵向断阶用于阻断船体水流横向流动,使喷溅水流由船体的舭线与驻点线的相交处喷出。本发明实施例解决了现有的水陆两栖飞机船型,难以兼具有效抑制喷溅和具有较低水阻力的问题。

    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

    公开(公告)号:CN106564596B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610997366.X

    申请日:2016-1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陆两栖飞机的高性能复合船型,包括一个多舭线的船体,两个地效机翼和两个承力浮筒;船体前后尖细;地效机翼对称在船体中部两侧,外端固定承力浮筒。船体中部无断阶设计,船体布置有三条舭线,上舭线与中舭线之间的上船体和中舭线与下舭线之间的中船体采用带舭弯的直线斜升型,在横剖面外侧布置舭弯,上船体和中船体的斜升角范围为65°至75°;下船体横剖面选择曲线斜升型。本发明通过使用大斜升角、多舭线的船体,减小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同时使用地效机翼与地效增升气腔显著增加气动升力,减小水上起降速度,进而波浪中水陆两栖飞机运动响应减小以及波浪起降中水陆两栖飞机的俯仰运动时间减小,显著提升水陆两栖飞机抗浪能力。

    一种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的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77445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610618376.8

    申请日:2016-08-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一种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的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方法,试验步骤如下:a)全机动力模型试验安装:将全机无动力模型(1)通过滑动装置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12)下方的适航仪(8)上,该滑动装置保证全机动力模型(1)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以及沿适航仪(8)前后自由运动,重心支杆(7)与全机无动力模型(1)活动连接,重心支杆(7)与全机无动力模型(1)的活动连接点应取全机无动力模型(1)重心位置点,并采用铰链铰接,则全机无动力模型(1)能绕重心位置点自由俯仰转动,本发明优点是: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

    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43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952924.0

    申请日:2016-11-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1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全机无动力模型、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适航仪、牵引装置、滑动装置、传感器系统、试验数据采集系统、载荷模拟系统。将全机无动力模型通过滑动装置安装在水动力高速试验拖车系统下方的适航仪上,该滑动装置保证全机动力模型能在一定范围内上下以及沿适航仪前后自由运动,滑动装置与全机无动力模型重心位置处活动连接,全机无动力模型能绕重心位置点自由俯仰转动。本发明首次公开提出了水面飞行器抗浪能力全机无动力模型水池试验装置及方法,该方法实用、可行、操作简单,试验结果可靠,适用范围广,促进了我国水面飞机的研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