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0204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711210033.9
申请日:2017-11-2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乘用车白车身扭转刚度测试加载装置,包括试验平台、旋转T形梁、前悬架约束夹具、后悬架约束夹具,以及从上到下依次相连的延伸支架、上铰链连接座、力传感器、加载器和底座,延伸支架固设在旋转T形梁的水平梁一端,上铰链连接座与延伸支架的固定点距离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的横向水平距离L为1000mm,力传感器的上下两端的连接均为球铰,并具备力值显示功能,加载器能在垂直方向上实现空间尺寸的稳定增大或缩小,从而带动普通乘用车白车身绕旋转T形梁的旋转轴顺时针扭转或逆时针扭转。适用于普通乘用车白车身及类似车型使用,控制精度更高、更简便、加载方便、力矩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61244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216280.0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7/007 ,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力学性能测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拟无吸能盒式前防撞横梁落锤冲击试验装置,包括落锤部件和试验支架,落锤部件位于试验支架上方,试验支架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架本体,每个支架本体均包括支座和上支板,上支板固定连接在支座的顶部,上支板顶面倾斜设置,前防撞横梁能够与上支板的倾斜面相贴,至少一个上支板上设有用于将前防撞横梁与上支板固定的安装孔;还包括用于采集前防撞横梁溃缩变形过程中图像数据的图像采集模块。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对防撞梁进行动态落锤冲击试验时支撑构件试验后变形或损坏带来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38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6233.X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产品疲劳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状材料疲劳试验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试验样品固定在防屈曲装置上,防屈曲装置包括两个防屈曲件和四组紧固件,每个防屈曲件上均开有工字型的润滑件定位槽,润滑件定位槽内设有润滑件,且润滑件的形状与润滑件定位槽的形状相匹配,将试验样品平行夹持在两个润滑件之间,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步骤二:使用疲劳试验机对试验样品进行Smin<0的轴向应力、εmin<0的轴向应变控制疲劳试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使用多种控制模式对试验样品进行应力、应变控制下的轴向疲劳试验,同时,能够减小试验的误差,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235483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73441.7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22C38/32 , C22C38/28 , C22C38/26 , C22C38/24 , C22C38/06 , C22C38/04 , C22C38/02 , C22C33/04 , B22D11/16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铌钒复合微合金化热成形钢及其生产、热冲压成形方法,该铌钒复合微合金化热成形钢的化学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0.23-0.29;Si:0.2-1.0;Mn:1.0-2.5;P≤0.020;S≤0.010;Al:0.02-0.06;Cr:0.2-1.0;B:0.001-0.003;Ti:0.01-0.03;Nb和V均为0.03-0.08;N≤30ppm,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钢板的制备工艺流程由炼钢、铸坯、热轧、酸洗和冷轧各道工序组成。本发明钢板经热冲压成形后得到的零件,其基体具有超细晶粒、强塑性、冲击韧性、抗弯曲性、抗断裂性、抗氢致延迟断裂性优异的特点,可显著提高热成形零件产品的抗碰撞侵入及吸能性能,并降低其氢致延迟断裂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09876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311254.4
申请日:2019-12-18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三维断裂模型建立方法,包括设计第一组试样和第二组试样;采用非线性拉伸力对所述第一组试样进行准静态标准拉伸试验,获得该第一组试样的真应力-塑形应变曲线,将该第一组试样的真应力-塑形应变曲线输入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材料数值试验模型中,获得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应力三轴度η、归一化洛德角参数 ;采用该非线性拉伸力对所述第二组试样中各种类型的试样进行断裂试验,获得该第二组试样中各种试样类型对应的临界断裂应变值;根据该第二组试样中每种试样类型的应力三轴度η、归一化洛德角参数 和临界断裂应变值,得到金属材料在复杂应力状态下的三维断裂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390171A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910678406.8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请求保护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汽车工程信息系统,包括:三维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对不同品牌不同系列的车型进行三维轻量级图形建模;三维图形引擎模块,用于对选定车型的三维轻量级模型进行拆解、显示、隐藏、剥离、查看信息的功能;数据结构树模块,用于查看车型各个组件的名称、基本信息和材料性能数据,以数据结构树的形式进行显示。本发明通过将各个品牌汽车生产厂家不同系列的典型车型进行三维轻量级建模,并对各个车型中各个组件的名称、基本信息和材料性能数据进行采集,可以实时不同车型的设计数据共享,不同汽车生产厂家在查看到其他汽车生产厂家对应车型的设计数据后,可以对自拥有的车型进行改进,进而可以加速汽车性能优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462479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794936.6
申请日:2014-12-19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图的测定方法,即一种高温状态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图的测定方法,在制备测定模具时,模具的上模座与加压系统的连接,上模、下模的模体中和压头的本体上均设置有供电加热棒该电加热棒通过导线与加热控制器导通;上模导向柱的内部设置有测温探头,测温探头将测量的温度反馈给温度显示仪,温度显示仪控制加热控制器对上模、下模或压头加热与否;将金属薄板试件放入制备完毕的测定模具的下模上,然后可实现对高温状态下金属薄板成形极限图的测定。由于所述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降低了能耗、降低了模具对测试结果的影响、模具压边力恒定、易于夹持试件、缩短了试件测试周期长和能够连续测试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80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80309.5
申请日:2024-10-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芜湖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F17/1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基于熵权法‑TOPSIS的座椅舒适性评价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设计座椅舒适性评价表,收集受试人员进行座椅体验测试后的测试数据;基于测试数据中的评价对象及评价指标构建决策矩阵;对决策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计算标准化矩阵中评价对象在评价指标下的比值,根据比值计算熵值,进一步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评分矩阵,并计算评分矩阵中评价指标的最优值和最劣值;基于评价指标的权重、最优值和最劣值,计算评价对象与最优值之间的最优值距离,与最劣值之间的最劣值距离,根据最优值距离及最劣值距离计算评价对象的舒适性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620416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612906.8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凌云西南工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侧围门环辊压件,呈三角形截面的空心柱体结构,包括前段、圆弧段和后段,前段固定插入到A柱内,后段贯穿B柱且后固定插入到C柱内,圆弧段位于A柱和B柱之间且圆弧段的一端插入到B柱内;一种侧围门环,包括侧围门环辊压件、A柱、B柱和门环内板,B柱包括B柱内板和B柱外板,B柱内板和B柱外板均采用双层板,B柱外板的内层完全位于B柱内板和B柱外板之间;B柱外板的外层呈T型,且B柱外板的外层顶部设有V型段,V型段与门环内板形成避空区,B柱外板的内层延伸至V型段的根部。本方案用以解决目前的汽车在取消车顶的中间横梁后汽车的侧碰性能降低而影响汽车的整车安全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3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77279.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工业产品疲劳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板状材料疲劳试验的定位与防屈曲装置,包括防屈曲件、紧固件和定位单元,防屈曲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防屈曲件相互贴合并通过紧固件连接,每个防屈曲件上均设有润滑件定位槽,防屈曲件和润滑件定位槽均呈工字型,润滑件定位槽内设有润滑件,远离润滑件定位槽一侧的防屈曲件上设有引伸计定位槽和中心螺孔,中心螺孔内可拆卸连接有固定杆,定位单元用于对试验样品进行横向和纵向定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使得试验样品在试验时受力均匀,能对试验样品进行定位,可以使用单向或双向引伸计对试验样品进行试验,降低了试验误差,提高了试验的精确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