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82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416336.9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1/31 , G01N21/3554 , G01N21/3563 , G01N21/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参量的冬小麦冠层含水率监测模型建立方法。本发明根据不同水分处理下各生育期冬小麦冠层光谱反射率与植株冠层含水率数据,分析了光谱信息基础变换与“三边”参数对植株冠层含水率之间相关关系,提出了考虑各生育期特点且具有较高精度的适宜模型组合,并构建了综合光谱信息基础变换与“三边”参数等诸多自变量的植株冠层含水率的主成分估算模型,突破了光谱监测生育时段制约及其他背景噪声影响,为冬小麦植株水分含量高光谱准确诊断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4123444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410328095.X
申请日:2014-07-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北京时域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区域墒情监测和遥感数据的实时灌溉预报系统及方法,灌溉预报系统包括遥感信息墒情反演模块、区域墒情实时监测模块和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块;遥感信息墒情反演模块将确定的区域墒情空间展布系数传输至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块;区域墒情实时监测模块将区域实时墒情监测结果传输至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块;区域实时灌溉预报模块选取与土壤含水量或墒情监测点相对应的象元,将象元与实测值进行拟合,获得由点尺度到区域尺度展布的系数,并利用该系数结合实时监测的土壤含水量或墒情数据,模拟区域尺度土壤含水量或墒情实时空间分布图,完成对区域灌溉情况的实时预报。本发明可以广泛应用于灌区灌溉决策与管理和区域旱情监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75383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1910246616.X
申请日:2019-03-29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IPC: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种植地块结构语义分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设计种植地块结构识别实验训练区域,该区域包括待识别的若干地块结构;步骤b.针对待识别的地物,选择多个采样波段;步骤c.在不同的采样波段,对试验训练区域拍摄图像,以采集数据,并构成图像语义分割数据集;步骤d.深度卷积网络处理,将图像语义分割数据集输入深度卷积网络进行处理获得语义分割结果图;步骤e.更新网络参数值,将语义分割结果图与已知的设计的地块结构进行比较,更新深度卷积网络的网络参数值;步骤f.重复上述步骤c‑e,对深度卷积网络进行迭代更新,进行参数训练,直至最大迭代次数完成训练,获得训练好以后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参数;步骤g.采用上述训练好的深度卷积网络,对在多个波段拍摄的待测图像进行处理,获得最终语义分割结果图。
-
公开(公告)号:CN111223002B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010118852.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玉米区域干物质产量或青储产量评估方法和系统,包括:S1.采集至少两年中玉米的每日空气温度、每日冠层温度、干物质量和青储产量;S2.计算每日相对有效空气积温和每日相对有效冠层温度积温;S3.建立玉米相对干物质量和相对青储产量的模型,并根据上述采集到的参数确定模型的待定系数;S4.计算当前的相对有效空气积温、相对有效冠层温度积温;S5.获得收获时干物质量和青储产量;S6.根据收获时干物质量和最大青储产量,得到玉米区域干物质产量或青储产量评估模型和变化曲线,从而根据当前作物长势和实时监测数据,在玉米生育期内对玉米区域干物质产量或青储产量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584162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211591961.5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V20/13 , G06V20/10 , G06F16/9537 , G06F16/9538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精度灌区耗水信息自动解译系统,包括影像自动处理及参数推求模块,用于处理Landsat8‑OLI影像,以得到NDVI、LAI、Albedo和地表温度影像,并推算得到耗水模型中计算作物耗水所需要的关键参数;气象数据收集与检索模块,用于收集并检索气象数据,并结合经纬度信息,生成与Landsat8‑OLI影像同分辨率的气象指标分布图影像;灌区耗水推演模块,采用GDAL引擎逐象元读取影像值,并将该影像值代入耗水模型,得到逐象元的作物耗水,将所得的该作物耗水写入文件,生成与Landsat8‑OLI影像同分辨率的作物耗水影像。本发明使用间接解译法,实现了基于Landsat8‑OLI影像的30m精度的耗水模型灌区耗水的自动解译,解决了人工处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5883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192134.9
申请日:2022-09-28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遥感影像全链条处理系统及方法,属于卫星遥感影像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影像数据检索与下载模块,用于对遥感影像进行数据检索,对检索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多任务多线程下载;影像处理工具集,用于对下载的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影像处理;全链条自动处理模块,用于根据遥感影像处理结果,将影像处理工具集中的模块分别进行独立封装,并建立任务调度机制,利用任务调度机制对遥感影像进行全链条的自动处理。本发明解决了常见影像的通用检索和自动下载问题,提供了影像的常用处理技术,实现了遥感影像从下载到计算的全链条自动化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9187441B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1810982228.3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冠层光谱信息的夏玉米含氮量监测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小型蒸渗仪试验分析不同施肥水平下夏玉米植株冠层光谱反射率的变化特征,研究夏玉米植株冠层光谱反射率及其一阶导数与含氮量的响应关系,筛选出玉米冠层含氮量监测的敏感波段,并确定最优波段组合,同时筛选最优光谱指数,以原始光谱反射率和一阶微分光谱最敏感波段、最优波段组合以及最优光谱指数为基础,构建了四种夏玉米含氮量监测模型,通过模型评价指标对四种夏玉米含氮量监测模型进行率定,并利用大田小区试验资料进行验证,确认最优监测模型。该监测模型可用于监测全生育期夏玉米含氮量,对实现规模化作物含氮量无损监测与水肥精准管理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37488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060038.4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田表面温度监测数据精量甄别方法及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待测农田的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获取待测农田内待测作物的生理指标;根据获取的生理指标和同一时间内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的均方差,判断获取的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是否具有可操作判断性;将具有可操作判断性的下垫面表面温度多点观测数据区分为作物冠层温度和地表温度,本发明能够提高观测数据的有效性和可利用性,可以广泛应用于精量灌溉领域中。
-
公开(公告)号:CN110222475B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1910595183.9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1N21/27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多光谱遥感反演冬小麦植株含水率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对光谱反射率和植株含水率的相关性分析,利用两种回归分析方法建立光谱反射率模型以及光谱植被指数模型,通过模型的相关性(R2)、相对误差(RE)及均方根误差(RMSE)检验确定出最优的基于光谱信息的植株含水率估算模型,为实现精准作物监测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加强无人机多光谱遥感监测的适用性。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能够实现简便且准确地预测冬小麦植株含水率的实时性区域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326892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536753.4
申请日:2021-05-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多光谱的夏玉米产量估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定田间试验区域的夏玉米植株叶绿素、叶面积指数、生物量、全氮含量和氮营养指数;S2:构建考虑生育阶段的叶面积指数估算模型;S3:构建耦合的夏玉米植株氮营养指数估算模型;S4:构建基于分生育阶段氮营养指数的相对产量估算模型;S5:采集田间试验区域的地面实测光谱数据,得到夏玉米植株冠层模拟多光谱反射率;S6:构建耦合的叶绿素估算模型;S7:构建基于模拟多光谱数据的夏玉米植株氮营养指数估算模型;S8:构建基于模拟多光谱的夏玉米产量估算模型,并进行计算。本发明构建了夏玉米产量的预测模型,物理意义较明确,结果有可解释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