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1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21004.0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0T13/26 , B60T13/74 , B60T13/68 , B60T8/1761 , B60T1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压线控制动系统的增减压特性的标定方法及获取装置、整车制动压力调控方法、整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增减压特性用于基于气压线控制动系统,增减压特性表现为制动增压特性曲线图和制动减压特性曲线图,二者的获取步骤包括:通过变化进气阀和排气阀打开每次的持续时间并按照保压周期周期性控制制动气室的进气阀或者排气阀打开和关闭,直至所述制动气室内的压力不再变化为止,同时记录每次的制动气室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制动增压特性曲线图和制动减压特性曲线图。采用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得到的增减压特性能够为整车制动压力的调控带来了便捷性,从而提高了整车制动压力调控方法的调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367A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2010037482.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具体涉及深层油藏调剖堵水用多元复合插层的低温可膨胀石墨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元复合插层的低温可膨胀石墨体系由多元复合插层用组合物对石墨进行插层处理所得,其中,所述多元复合插层用组合物含有无机酸、有机酸和插层增强剂,其中,所述插层增强剂含有碱金属卤化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该石墨体系能够在130~200℃膨胀,耐盐10万~30万mg/l,具有高膨胀倍数和长期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在超深层油藏中实现长期的调剖堵水。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833B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710088994.0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的驱油体系,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0.30wt%~0.50wt%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0.30wt%~0.50wt%的磺丙基甜菜碱,其余为水。本发明的驱油剂通过已工业化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价格低廉,可适用于油藏温度高达130℃,总矿化度高达25×104mg/L,钙镁离子浓度高达10000mg/L的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在无碱环境下,可降低现场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N/m数量级,且在高温高盐高硬度条件下长时间老化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稳定,为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1217367B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010037482.3
申请日:2020-01-14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油田化学领域,具体涉及深层油藏调剖堵水用多元复合插层的低温可膨胀石墨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多元复合插层的低温可膨胀石墨体系由多元复合插层用组合物对石墨进行插层处理所得,其中,所述多元复合插层用组合物含有无机酸、有机酸和插层增强剂,其中,所述插层增强剂含有碱金属卤化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该石墨体系能够在130~200℃膨胀,耐盐10万~30万mg/l,具有高膨胀倍数和长期稳定性等特点,能够在超深层油藏中实现长期的调剖堵水。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141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6825.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先获取增减压特性,然后通过建立的滑移控制器根据车辆的状态信息得到目标制动扭矩,进而得到制动气室的目标压力,然后按照增压特性曲线图或者减压特性曲线图控制制动气室的进气阀和排气阀工作,进而实现压力制动。采用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得到的增减压特性能够为整车制动压力的调控带来了便捷性,从而提高了整车制动压力调控方法的调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83833A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710088994.0
申请日:2017-02-20
Applicant: 西安石油大学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9K8/58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具体地,涉及用于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的驱油体系,按质量百分比包含以下组分:0.30wt%~0.50wt%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0.30wt%~0.50wt%的磺丙基甜菜碱,其余为水。本发明的驱油剂通过已工业化生产的表面活性剂制备,价格低廉,可适用于油藏温度高达130℃,总矿化度高达25×104mg/L,钙镁离子浓度高达10000mg/L的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在无碱环境下,可降低现场油/水界面张力至10‑3mN/m数量级,且在高温高盐高硬度条件下长时间老化后,降低界面张力能力稳定,为特高温高盐高硬度油藏进一步提高采收率及高效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1463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220458.2
申请日:2022-03-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汽车传动系统模型的对标修正方法及判断舒适性的方法,该对标修正方法包括:对实际车辆进行直线加速测试,得到第一车速随时间变化关系、第一发动机扭矩随时间变化关系和第一变速器挡位随时间变化关系;建立初始的汽车传动系统模型;利用遗传算法确定初始的汽车传动系统模型中各系数的优化值;将得到的参数种群中的各系数的优化值代入到所述初始的汽车传动系统模型中,得到对标修正后的汽车传动系统模型。能够根据实际车辆的加速测试结果得到汽车传动系统模型,使得后续可以直接利用对标修正后的汽车传动系统模型模拟汽车直线加、减速测试,而无需实际车辆进行相关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635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054808.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C07F7/18 , C09K8/584 , C08F220/56 , C08F230/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领域,公开了一种改性纳米石墨及其聚合物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及在高温高盐油藏中的应用。其中,该改性纳米石墨具有式(1)所示的结构;R1、R2和R3为乙烯基或丙烯基。该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粘度保留率高,具有良好的耐温耐盐性能,以及采用该改性纳米石墨制备的聚合物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温高盐油藏中,能够提高采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9813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182537.6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0T8/1761 , B60T13/74 , B60L7/10 , B60T8/1769 , B60T13/58 , B60T13/6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商用车气压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及整车制动方法,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先建立滑移率控制器,并根据车辆状态信息确认实际滑移率和目标滑移率;然后为各驱动轮分配目标制动扭矩;接着建立所述车辆的制动成本函数,通过对所述成本函数求极值得到所述预期总再生制动扭矩、各所述驱动轮的预期气压制动扭矩;最后根据所述预期总再生制动扭矩并结合电机能够提供的最大扭矩和最小扭矩确定电机的实际输出制动扭矩,然后控制电机输出实际制动扭矩;同时,根据各所述预期气压制动扭矩控制气压制动系统工作。本发明能够使ABS和再生制动协调工作,确保车辆的稳定性和达到最大能量再生。
-
公开(公告)号:CN111231917B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121004.0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B60T13/26 , B60T13/74 , B60T13/68 , B60T8/1761 , B60T17/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气压线控制动系统的增减压特性的标定方法及获取装置、整车制动压力调控方法、整车制动系统的控制方法,增减压特性用于基于气压线控制动系统,增减压特性表现为制动增压特性曲线图和制动减压特性曲线图,二者的获取步骤包括:通过变化进气阀和排气阀打开每次的持续时间并按照保压周期周期性控制制动气室的进气阀或者排气阀打开和关闭,直至所述制动气室内的压力不再变化为止,同时记录每次的制动气室的压力随时间的变化,然后通过数据处理得到制动增压特性曲线图和制动减压特性曲线图。采用本发明的标定方法得到的增减压特性能够为整车制动压力的调控带来了便捷性,从而提高了整车制动压力调控方法的调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