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70982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03393.2
申请日:2022-05-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东南沿海铁路福建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50/08 , G06F16/2458 ,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拉索温度极值的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采集拉索在多个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多个温度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并使用所述多个温度数据及对应的气象数据构建训练集;构建以多个气象数据作为输入量,以拉索的温度数据作为输出量的预测模型,并使用训练集中的训练数据训练所述预测模型;获取目标拉索在目标时段的气象时序序列,将所述气象时序序列中的气象数据依次输入到所述预测模型中,得到目标拉索在目标时段对应的温度时序序列;对所述温度时序序列的温度数据进行极值拟合,得到目标拉索在目标时段的温度极值。本发明能准确测量拉索温度极值,进而为斜拉桥的安全监控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10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110814794.5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长沙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支承柱,包括相互套接的上混凝土柱和下混凝土柱,还包括上柱套筒、下柱套筒以及第三套筒。该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支承柱通过上混凝土柱和上柱套筒,以及下混凝土柱与下柱套筒之间在外模内高速离心成型,并从上下两端套接进第三套筒中,同时形成管状封闭空间,第三套筒在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支承柱现场施工时从压浆通道注入UHPC灌浆料,以形成的管状灌浆层,从而将上混凝土柱和下混凝土柱连接成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支承柱。实现现场施工无焊、无栓,避免了焊接残余应力和螺栓施拧不到位而存在松动的风险,施工质量得到有力保证并达到强节点弱构件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030723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756339.X
申请日:2020-07-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E01D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及其墩柱接头结构,墩柱接头结构包括下预制墩柱和上预制墩柱,所述上预制墩柱或所述下预制墩柱的筒壁内还设有自对应的所述上对接面或者所述下对接面起沿纵向延伸的环形凹槽,所述上墩柱钢筋包括延伸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的上对接钢筋,所述下墩柱钢筋包括延伸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的下对接钢筋;所述圆形墩柱接头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顶部,且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的出浆管道,以及设置在所述环形凹槽的底部、且与所述环形凹槽连通的压浆管道;超高性能混凝土填充在所述环形凹槽内形成所述座浆层。解决了桥梁圆形墩不易对接,抗震性能不佳和抗剪性能不强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286B
公开(公告)日:2019-10-22
申请号:CN201610986505.9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温度场的概率统计分析与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无砟轨道结构极限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以避免传统经验分布方法的主观性和一次二阶矩法的繁琐求导过程,并在数据量一定的情况下可获得精确度较高的温度极值。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包括:通过实测的桥梁‑无砟轨道结构温度数据形成统计样本;计算统计样本的一至四阶矩,得出样本的统计特征;由标准正态分布构造虚拟分布来间接描述样本的分布情况;求解虚拟分布的关键参数和特征估计;构造考虑极限温度的极限状态函数,给定超越概率;由可靠度指标公式计算极限状态函数的一至四阶矩,反求该超越概率对应的极限温度值并给出对应的重现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570286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86505.9
申请日:2016-1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温度场的概率统计分析与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桥梁‑无砟轨道结构极限温度预测方法及系统,以避免传统经验分布方法的主观性和一次二阶矩法的繁琐求导过程,并在数据量一定的情况下可获得精确度较高的温度极值。本发明所公开的方法包括:通过实测的桥梁‑无砟轨道结构温度数据形成统计样本;计算统计样本的一至四阶矩,得出样本的统计特征;由标准正态分布构造虚拟分布来间接描述样本的分布情况;求解虚拟分布的关键参数和特征估计;构造考虑极限温度的极限状态函数,给定超越概率;由可靠度指标公式计算极限状态函数的一至四阶矩,反求该超越概率对应的极限温度值并给出对应的重现期。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3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102400.7
申请日:2024-01-25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东莞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常规地区的无承台装配式桥墩及施工方法,包括盖梁和盖梁支撑单元,盖梁支撑单元包括预制墩柱和现浇桩基,预制墩柱和现浇桩基之间通过第一钢混连接组件连接,第一钢混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对接筒体、环形对接板以及外浇筑筒体,第一对接筒体的内腔中填充有第一混凝土填芯,外浇筑筒体固定在现浇桩基的顶部,外浇筑筒体和预制墩柱之间形成有混凝土浇筑空间,超高性能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空间形成灌浆结构层。本申请能够实现无承台结构形式下盖梁、预制墩柱、现浇桩基之间的快速对接装配,具有强节点弱构件优点,避免了因地质、地形条件对无承台装配式桥墩推广应用的限制。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608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1910205130.1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弹片式可调节型扣压稳定装置,包括弹片、钢架和橡胶垫,所述弹片通过第一螺纹钢筋和第一螺母安装在钢架的上方,所述钢架位于轨道板的一侧外部,钢架通过位于底座板上的孔洞内的第二螺纹钢筋和第二螺母与底座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橡胶垫安装在轨道板的上底面上,所述弹片的一端扣压在橡胶垫上,所述第一螺纹钢筋上端穿出弹片并通过第三螺母进行紧固。本发明可保证无砟轨道板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不发生上拱变形,有效加强无砟轨道板的稳定,同时安装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且不会损伤轨道板;同时,利用弹片材料的弯曲变形性能可实现扣压力的自调节,适用于曲线段和缓和曲线段的无砟轨道,具有较好(56)对比文件周敏等.温度作用下桥上CRTSⅡ型轨道离缝及变形分析.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6,第13卷(第12期),正文第2341-2346页.魏亚辉等.无砟轨道桥梁梁端变形对扣件影响的模型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铁道建筑.2011,第51卷(第3期),正文第99-102页.
-
公开(公告)号:CN113430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110850707.1
申请日:2021-07-27
Applicant: 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墩防撞设施,包括多个形状相同或者不同的防撞单元段,每个防撞单元段包括防撞自浮箱体段和耗能箱体段;其中,防撞自浮箱体段的壳体由刚性材料构成,耗能箱体段包括至少一个节流单元,每个节流单元内形成有由上下排布的至少两层水流腔所形成的S形耗能通道,每层水流腔通过设置于水流方向末端的第一节流孔与下一层水流腔连通,每层水流腔还通过多个垂直节流孔板分割成多个腔室,耗能箱体段外壳的顶壁上开设有与最上层的水流腔连通的出水口,外壳的底壁上设有与最下层的水流腔连通的进水口。本发明在船型尺度、碰撞严重等级变化大时,能够实现多级耗能,从而实现在遇到中小船撞事故不损伤,在重大事故可维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797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05130.1
申请日:2019-03-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弹片式可调节型扣压稳定装置,包括弹片、钢架和橡胶垫,所述弹片通过第一螺纹钢筋和第一螺母安装在钢架的上方,所述钢架位于轨道板的一侧外部,钢架通过位于底座板上的孔洞内的第二螺纹钢筋和第二螺母与底座板固定在一起,所述橡胶垫安装在轨道板的上底面上,所述弹片的一端扣压在橡胶垫上,所述第一螺纹钢筋上端穿出弹片并通过第三螺母进行紧固。本发明可保证无砟轨道板在温度荷载的作用下不发生上拱变形,有效加强无砟轨道板的稳定,同时安装工序简单,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且不会损伤轨道板;同时,利用弹片材料的弯曲变形性能可实现扣压力的自调节,适用于曲线段和缓和曲线段的无砟轨道,具有较好的稳定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942426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0079.6
申请日:2014-04-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砟轨道温度场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气象数据和实测温度数据形成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2)建立人工神经网络;(3)采用训练样本对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采用测试样本验证人工神经网络对无砟轨道温度场预测的准确性;(4)通过输入新的气象数据,预测未来无砟轨道温度场非线性分布情况。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以气象数据和实测温度数据为训练样本,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来预测无砟轨道温度场分布,预测过程快速便捷,准确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