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2967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4
申请号:CN201810604345.6
申请日:2018-06-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9K11/06 , C07C255/30 , C07C253/30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AIE效应识别铝离子的荧光探针,其结构如下:该探针分子能够克服传统荧光材料聚集诱导淬灭的缺点,可以在高浓度甚至聚集态下强选择性、高灵敏度检测Al3+,且该探针检测限为2.82μM,具有较低的检测限,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生物、环境以及有机光电材料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09139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43551.4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诊断脱色素性皮肤病的系统,其包括有:输入系统,用于输入患者的皮肤病的各种患病信息;脱色素性皮肤病疾病库,用于储存各类脱色素性皮肤病的疾病信息;对比评分系统,用于将每一患病信息和脱色素性皮肤病疾病库中每一类脱色素性皮肤病的疾病信息进行对比,并分别给出相应的评分;评估系统,用于储存每一类脱色素性皮肤病的各个疾病信息的权重因子,并根据评分和权重因子计算出每一类脱色素性皮肤病患病可能性的总分,反馈系统,用于将评估系统中总分靠前的脱色素性皮肤病依照总分高低排序反馈给用户,并给出相应的脱色素性皮肤病的注意事项和/或建议疗法。本系统为患者的自助诊断、初步诊断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公开(公告)号:CN10807940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810043555.2
申请日:2018-0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创伤喷雾治疗系统,其包括有贴附支架、支撑支架、薄膜、雾化器和抽吸器,贴附支架用于贴附于皮肤创伤周围,支撑支架的两端固定在贴附支架上,且支撑支架呈拱形,薄膜覆盖在贴附支架和支撑支架的外侧面上形成喷雾治疗舱体,贴附支架上开设有排液口,支撑支架或贴附支架上还开设有排气口,支撑支架或贴附支架上还开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雾化器相连,排液口和排气口与抽吸器相连。本发明通过3D打印形成与皮肤创面相适应的贴附支架和支撑支架,进而建立喷雾治疗舱体,有针对性的对创面进行喷雾治疗,即经济又使用,不但节约了药液的使用量,还能有效地防止药液喷雾逸散在空气中,避免造成病房环境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5601658B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610027345.5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够区分生物硫醇的新型化合物,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化学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其分子结构式如下:该荧光探针用于环境或生物样品中的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的荧光传感分析,通过和探针分子作用后输出信号的差异,能够很好地区分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具有选择性好,抗干扰能力强,激发和发射波长处于近红外区等优点,可以灵敏快速地从多种氨基酸中区分出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和谷胱甘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84082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62732.3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241/38 , C09K11/06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41/38 , C09K11/06 , C09K2211/1044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异性识别硫化氢的荧光探针,其分子结构式如下: 该荧光探针与硫化氢作用时,发射波长较长的红色荧光,在生物成像时,具有很强的组织穿透性、较小的组织伤害、较弱的背景干扰。此外,表现出较大的斯托克斯位移,可以减小自吸收从而提高灵敏度。该荧光探针可用于环境或细胞中的硫化氢检测,对硫化氢的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759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18656.3
申请日:2017-11-13
Applicant: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糖基化苯并吩恶嗪类光敏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充分利用肿瘤细胞对糖类化合物的摄取增强和糖酵解反应增强,通过对含硒苯并吩恶嗪类化合物的糖基化,大大提高了光敏剂在肿瘤细胞中的富集浓度,从而提高利用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双糖基化苯并吩恶嗪类光敏剂在皮肤肿瘤治疗过程中的靶向性,也使光动力治疗的毒副作用大大降低。本发明能高效快速地抑制皮肤鳞癌细胞的增殖,且基本不损伤正常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0775678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1101601.1
申请日:2017-11-09
Inventor: 康健 , 王臻 , 李一鸣 , 支从钢 , 王轶书 , 葛祎 , 陈静 , 柳岸 , 黄进华 , 鲁建云 , 谭丽娜 , 曾庆海 , 周细平 , 宋相志 , 郭克华 , 李婷 , 刘登超
IPC: B29C64/112 , B29C64/118 , B29C64/209 , B29C64/321 , B29C64/386 , B29C64/393 , B29C64/227 , B22F3/115 , B33Y30/00 , B33Y40/00 , B33Y50/00 , B33Y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打印多种材料的3D打印机,其包括供料成型系统和3D打印系统,所述的3D打印系统具有旋转换向器,多个打印喷头与所述旋转换向器连接;所述供料成型系统包括有多个配料箱、多个成型箱和与所述多个成型箱一一对应且依次设置的多个第一输料管、多个冷凝罐和多个卷料器,所述配料箱通过多个第二输料管分别与多个成型箱连接,所述成型箱用于混合所述配料箱中的原料并制备出线材,不同的线材被输送至不同的打印喷头,各个打印喷头可以相互切换进行3D打印。本发明能够方便、高效地使用多个喷头进行3D打印,克服了普通3D打印机仅能打印单一材质物体的局限性,实现不同材料、不同硬度、不同色彩和不同触感的高效模拟。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501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1095346.4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L23/0853 , B33Y10/00 , B33Y70/00 , C08L2203/02 , C08L2205/025 , C08L2205/035 , C08L9/06 , C08L51/06 , C08L25/14 , C08L23/0869 , C08L67/02 , C08K5/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材料,其包括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60%~96.5%、乳聚丁苯橡胶1%~6%、溶聚丁苯橡胶1%~6%、辅助改性材料2%~6%,所述辅助改性材料主要包括交联剂5%-22%、配合剂38%-57%、抗氧化剂8%-17%、增韧剂4%-7%、抗水解剂8%-17%、熔体融合增强剂5%-20%。另外,本发明还涉及该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3D打印材料能够打印的硬度范围更广,可以实现多种硬度梯度,且具有高流动性、高韧性、低收缩率低、高打印精度的特点,适用于熔融沉积3D打印快速成型,很好地满足了3D打印的材料的成型加工工艺。
-
公开(公告)号:CN103242195B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310154156.0
申请日:2013-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C255/37 , C07C253/30 , C09K11/06 , G01N21/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荧光增强型汞离子探针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为一种基于2‑(2‑乙烯氧基‑4‑二烷氨基‑苯亚基)‑丙二腈的制备和应用于汞离子的高灵敏检测。本发明的荧光探针合成简便、反应条件温和、易于纯化、合成收率高且水溶性较好,选择性较高,光学性能稳定。该探针分子在PBS(pH=7.4)和DMSO混合溶液(体积比为95∶5)中最大吸收波长为446nm,荧光很弱;随含汞离子的加入,吸收波长由446nm蓝移到437nm;并且荧光光谱在波长为486nm处强度不断增强,最大增强为90倍。该荧光探针分子很适合在生物体中的应用,在生物医药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6496239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0913243.3
申请日:2016-10-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07D491/22 , C09K11/06 , G01N21/6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491/22 , C09K11/06 , C09K2211/1029 , C09K2211/1033 , C09K2211/1088 , G01N21/643 , G01N21/648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比率型溶酶体内pH荧光探针的制备与应用。其结构如下:该探针分子能够在动态监控溶酶体内pH的变化,与溶酶体标记探针相比较,靶向定位效果的系数高达97%,并且该探针在细胞成像中可以实现单光源激发,有效地降低了外界的干扰,提高了灵敏度。该探针发射波长在较长的区域,能够降低探针在应用过程中的背景干扰以及对细胞的光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