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55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232873.0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2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T3/4007 , G06N3/048 , G06T3/4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监控视频中识别指定人员的方法,主要通过前景增强模块抑制待识别图像的背景,提取精确的前景增强的全局特征图和前景区域;然后语义单元自适应模块对前景增强的全局特征图进行像素级的分类,得到各身体语义单元对应的局部语义特征,最后通过结构化图卷积模块学习局部语义特征间的相关性特征,获得图结构特征。本发明对遮挡具有鲁棒性,在目标身体被部分遮挡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准确识别;本发明聚焦于目标本身,不会受到背景变化的影像;本发明除对行人外观重识别,也对目标的运动姿态和随身物品也敏感,重识别准确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9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049307.4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组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平衡的多车道公路交织区交通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道路交织区车道汇入口、驶出口位置和车道数,在各车道上间隔预设长度对应设置换道节点,并将相邻车道的换道节点连接,以及车道内的相邻的两个换道节点连接,形成交通网络;遍历交通网络,得到在交通网络内车辆的所有可行路径;以用户均衡交通分配为基础构建交通分配模型;对可行路径进行流量分配,求解交通分配模型的最小阻抗,及对应的流量分配方案;根据流量分配方案,制定引导车辆行驶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内外幅车道的流量均衡,未考虑换道过程对阻抗及均衡的影响,会导致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0894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0151602.6
申请日:2023-02-2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17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小样本小目标藏羚羊智能识别方法,通过无人机采集无人机正射影像;构建辅助集和无人机藏羚羊小样本库;构建具有上下文感知融合与对比分析的小样本深度学习模型;确定模型损失函数;利用辅助集和无人机藏羚羊小样本库对具有上下文感知融合与对比分析的小样本深度学习模型进行训练。提高小样本条件下前景以背景的区分度,提升小样本小目标条件下的藏羚羊识别精度。克服了基于无人机的藏羚羊的检测实际应用中却面临着样本稀少、目标较小、与地面背景难以区分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6913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410049307.4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交通组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平衡的多车道公路交织区交通分配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道路交织区车道汇入口、驶出口位置和车道数,在各车道上间隔预设长度对应设置换道节点,并将相邻车道的换道节点连接,以及车道内的相邻的两个换道节点连接,形成交通网络;遍历交通网络,得到在交通网络内车辆的所有可行路径;以用户均衡交通分配为基础构建交通分配模型;对可行路径进行流量分配,求解交通分配模型的最小阻抗,及对应的流量分配方案;根据流量分配方案,制定引导车辆行驶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仅考虑内外幅车道的流量均衡,未考虑换道过程对阻抗及均衡的影响,会导致影响通行效率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37862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55022.X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监控视频噪声环境下跨摄像头行人重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监控视频中含有噪声的行人数据集进行双域滤波去噪处理,获得行人图像的高频图、噪声的低频图;对图片构建三元组,规定好损失函数;对三元组的图片输入到特征提取网络中,提取特征;利用距离度量方法来计算行人特征的差异性,将特征向量,进行k‑倒排最近邻重排序,优化排序结果作为最终匹配结果。本发明的监控视屏噪声环境行人跨摄像头重识别方法针对低质图像的行人重识别问题,利用双域滤波分解构建三元组用于训练三元组度量模型,使简单的特征提取网络能学习图像的噪声特性,并且抑制噪声的特征表达,可提高噪声环境下监控视频的行人重识别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399908A
公开(公告)日:2022-04-26
申请号:CN202111508008.5
申请日:2021-12-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利用车载ADAS研判道路交叉口车道级排队长度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持续采集ADAS本车信息;收集以ADAS车辆为圆心、以ADAS车辆覆盖距离为半径的圆内的道路交叉口的特征信息;持续采集前方邻近车辆信息;将前方邻近车辆信息和ADAS本车信息打包为一个数据帧;将数据帧组成连续数据帧;计算每个数据帧内的绝对位置变化数据和绝对速度数据;如果绝对位置变化数据小于绝对位置变化阈值,或绝对速度数据小于绝对速度阈值,则判定前方邻近车辆处于排队状态;计算各车道的排队长度;将排队长度打包成道路交叉口车道级排队长度集合。本发明从回避了道路交叉口的地形限制,打破了安装固定检测设备的各种限制;实现覆盖整个路网;成本极大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255430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347405.2
申请日:2021-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中人群分布检测与计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大量含不同密度人群的视频,制作数据集,所述数据集包括训练样本集、测试样本集及真实密度图;建立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神经网络;将训练样本集输入到深度神经网络,设置训练参数,利用损失函数进行训练,直至损失减小到一定程度且训练达到迭代最大次数,生成训练模型;将测试样本集输入至训练好的模型中,输出人群密度图,评估模型性能;用CFDP聚类方法对人群密度图进行点聚类来识别组群,快速得到组群的人数和位置信息。本发明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中人群分布检测与技术方法可以准确地检测出有人群的区域,并且高精度的估计密集人群的人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22965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32787.0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8G1/01 , G06F18/214 , G06F18/23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相位式交叉口的交通状态精细化辨识方法,涉及智能交通技术领域。本发明与之前的交通状态辨识方法相比,解决了现有技术普遍将交叉口作为路网中的一个节点进行研究,或者只是简单的寻找表示交叉口处状态的参数,对交通状态进行划分,无法对受交叉口相位影响的附近路段交通状态进行精细化辨识的问题;将不同相位下的交通流参数进行划分,然后对不同相位下的数据利用RIME‑FCM模型分别进行聚类,实现对于交通流参数的初步划分;通过贝叶斯优化的方式优化Xgboost模型的超参数,进行交通状态识别分类训练;还使用SHAP对模型识别过程进行解释性分析,提升拥堵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28448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111461186.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29 , G06F16/215 , G06F16/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仿学习算法的高速公路车辆跟驰行为重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高速公路车辆运行数据集为举出,针对不同区域的高速公路运行特征进行数据特征提取与处理;利用模仿学习对高速公路跟驰行为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的模仿学习跟驰模型;实时获取仿真中车辆运行信息作为输入,在模仿学习跟驰模型基础上,依据输出的加速度信息控制车辆跟驰行为。本发明的基于模仿学习算法的高速公路车辆跟驰行为重构方法聚焦于高速公路场景,为精准重构基于模仿学习算法的车辆跟驰行为提供技术方法框架,并结合仿真进行实际应用可以迁移到不同特征的高速公路,可自动化拟合不同场景的跟驰模型,反应车辆行驶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9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37970.0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供导烟夹角气流的隧道通风排烟系统,包括导烟夹角气流提供装置、以及隧道外气流提供装置,导烟夹角气流提供装置提供的倾斜导烟气流可以引导烟雾向隧道顶部扩散,从而使烟雾沿着隧道顶在水平气流的引导下向隧道口或者排烟竖井扩散,降低烟雾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提升隧道的排烟效率,还可以在烟雾排出隧道后改变烟雾的扩散路径,降低相邻隧道间的烟雾影响。还公开了一种提供导烟夹角气流的隧道通风排烟方法,通过测出隧道内的CO浓度数据和温度数据作出火灾判定并确定火灾位置,启动射流风机和导烟夹角气流提供装置、以及隧道外气流提供装置,并对导烟夹角气流提供装置提供的气流的角度进行实时调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