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81367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16693.X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杨钊 , 姬付全 , 曾德星 , 李雪松 , 杨睿 , 邱敏 , 任梦 , 李嘉成 , 李勇智 , 江鸿 , 许超 , 袁青 , 李德杰 , 罗会武 , 高如超 , 熊齐欢 , 杨林 , 王伟 , 梁晓腾 , 肖靖 , 陈世豪 , 张子平 , 曹昂 , 于锦
IPC: E21D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施工方法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连续变截面隧道衬砌混凝土浇筑施工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S1、在隧道底部浇筑底板并铺设轨道;S2、在隧道内组装单列模板台车结构;S3、根据施工位置的隧道截面对模板台车进行调整;S4、基于调整后的模板台车进行隧道衬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对于小型隧道和中型隧道,采用单列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大型隧道,将两组台车单元沿隧道横向并列排布形成双列模板台车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本申请的施工方法既能满足隧道断面尺寸变化要求又能保证隧道内作业空间,同时还避免了模板安拆工序对施工效率造成的影响,减少了模板台车套数,节约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710810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70410.2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和神经网络的桥梁病害区域的三维定位方法及系统,首先通过无人机对待检测桥梁进行拍摄,生成第一桥梁三维模型,根据第一桥梁三维模型规划巡检路径和多个视点,无人机在多个视点处拍摄桥梁的高分辨率图像;根据所述高分辨图像建立第二桥梁三维模型,通过神经网络对采集到的高分辨率图像进行病害区域的识别;通过多边形拟合算法确定每个病害区域的边界,然后通过相应的算法建立了图片二维点与模型三维点的映射关系,以此实现了病害区域在第二桥梁三维模型上的精确的三维定位。该种方法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其它三维定位方法,具有更高的精确性,使得工作人员能直观地从桥梁三维模型上看到病害区域的分布。
-
公开(公告)号:CN11593716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35514.5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式螺栓松动智能检测识别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移动检测车上设置的图像采集设备进行巡回图像采集,获得视频采集信息;进行关键帧提取,基于关键帧进行螺栓特征分析,确定螺栓特征;进行角度计算和异常特征分析,获得检测识别结果;当检测识别结果满足预警要求时,发送螺栓松动预警信息,并将检测识别结果、螺栓松动预警信息同步上传至云平台进行数据更新管理,解决了螺栓松动监测的覆盖位置与角度相对固定,监测灵活性差,检测识别效率与精度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对移动检测车同步进行位移控制,提高监测灵活性,丰富螺栓松动监测的覆盖位置与角度,全面提升检测识别效率与精度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027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0916360.X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广东湾区交通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广东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
IPC: G06V20/10 , G06V10/26 , G06V20/7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智能识别评估系统,包括现场数据采集子系统和云计算子系统;针对不同的桥梁构件,综合使用不同设备进行外观图像采集;利用语义分割算法识别混凝土外观缺陷,计算缺陷尺寸特征,提出适用于图像数据的混凝土外观质量状况评估模型;将人工智能识别评估算法部署至云服务器,实现对桥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高效、准确、快速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0965580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1911244371.3
申请日:2019-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培帅 , 吴忠仕 , 江鸿 , 唐湘隆 , 刘崇庆 , 张国浩 , 吴晓龙 , 杨睿 , 朱浩 , 冯德定 , 袁青 , 杨林 , 梁晓腾 , 王伟 , 闫鑫雨 , 李傲赢 , 褚存
IPC: E02D29/045 , E02D1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系统,包括:中央集料槽,其固定于衬砌模板拱顶的中心,所述中央集料槽具有多个独立的出料口;浇筑串筒,其设置多个且间隔固定于衬砌侧墙内;料仓,其设置多个且分层设置;集料漏斗,其与浇筑串筒一一对应且所述集料漏斗下端口与浇筑串筒上端口连通;布料滑槽,其设置多个且分别对应多个出料口所述布料滑槽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漏斗的上开口处或位于同一层的料仓布料槽口处。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明挖隧道衬砌对称同步分层布料浇筑施工方法。本发明具有施工功效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降低,可实现半自动化浇筑,且现场无混凝土掉落,施工整洁,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636300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508674.6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B28C7/02 , B28C9/02 , G16C60/00 , G06F30/25 , G16Y10/30 , G16Y20/10 , G16Y40/10 , G16Y40/35 , G06F111/06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混凝土拌合温度控制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拌合物在不同阶段的温度数据;建立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温度计算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以成本最优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利用SLSQP算法进行目标优化设计;基于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和预设的控制算法开发智能温控系统,并与自动化控制系统集成,所述温控系统可将计算得到的比例数据发送给加料梁的控制系统,实现对加料过程的自动化控制。本发明实现了在满足混凝土拌合温度要求的同时,最小化降温材料的成本,降低了整体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通过精确控制降温材料的添加量,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消耗,达到成本最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070088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844123.6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翟世鸿 , 吴忠仕 , 陈培帅 , 江鸿 , 唐湘隆 , 冯德定 , 袁青 , 袁远 , 何志军 , 沈学军 , 林玉刚 , 杨林 , 刘毅 , 王伟 , 梁晓腾 , 闫鑫雨 , 黄威 , 杨擎 , 蒋道东 , 高如超 , 孔茜 , 许超 , 熊栋栋 , 邱敏 , 贺创波 , 方俊 , 周勇 , 刘鑫 , 幸元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隧道变形实时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划分区段:将隧道待监测区段划分为区段1、区段2······区段N,每个区段设置多个监测断面;2)设置雷达信标:在每个监测断面的顶部安装一个竖向雷达信标,而其中一个水平面安装相对的两个水平雷达信标;3)设置雷达:每个区段的底部安装一个竖向雷达,同时安装一个或相对设置的一对水平雷达;4)监测:各竖向雷达和水平雷达分别与数据采集传输仪连接,数据采集传输仪与工作站无线连接,工作站对雷达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进而得到各监测断面上拱顶竖向位移和净空收敛值。本发明利用毫米波雷达相位干涉测量技术,可方便快捷的进行各断面沉降、收敛数据的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1692502U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922306057.5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忠仕 , 江鸿 , 陈培帅 , 翟世鸿 , 冯德定 , 唐湘隆 , 何志军 , 周华阳 , 刘毅 , 刘鑫 , 袁远 , 许波 , 马浩杰 , 袁青 , 杨林 , 梁晓腾 , 王伟 , 闫鑫雨 , 黄威 , 杨擎 , 蒋道东 , 高如超 , 孔茜 , 邱敏 , 方俊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隧道的可拼装式钢管混凝土临时仰拱,包括多个节段钢管和多个法兰盘,节段钢管为弧形,且节段钢管内填充混凝土,法兰盘焊接在节段钢管的两侧,相邻的两个节段钢管之间通过法兰盘进行连接,以形成临时仰拱,法兰盘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另外,临时仰拱的两端设有连接单元,包括卡扣、连接杆、至少一个丝杆,丝杆的螺杆与临时仰拱上法兰盘转动连接,丝杆的螺母与卡扣一端铰接,卡扣的另一端与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杆另一端与初支钢拱架抵接。本实用新型具有强度高、成本低、易拼装、易拆除、可重复利用的特点,起到降低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安全的有益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3132523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220751028.5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长度测定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绞车钢丝绳出绳长度测定装置,该装置包括绞车、钢丝绳、定滑轮和编码器,所述钢丝绳伸出绞车经定滑轮转向,所述编码器安装在所述定滑轮上,用于测量所述定滑轮的角速度。其中,所述编码器为增量编码器。其中,所述定滑轮上设有变速器,所述变速器随所述定滑轮一起转动,所述编码器安装在所述变速器上。本实用新型采用编码器测量定滑轮的角速度,然后根据定滑轮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得出其线速度,可得到绞车钢丝绳的出绳长度,进而可通过调节钢丝绳的载荷和绞车的收放作用力以精确控制钢丝绳的出绳长度,以维持管节和安装船的平稳,其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210835226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472568.8
申请日:2019-09-0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nventor: 江鸿 , 陈培帅 , 吴忠仕 , 翟世鸿 , 冯德定 , 何志军 , 周华阳 , 刘毅 , 刘鑫 , 袁远 , 唐湘隆 , 杨林 , 袁青 , 梁晓腾 , 王伟 , 闫鑫雨 , 黄威 , 杨擎 , 蒋道东 , 孔茜 , 许超 , 邱敏 , 贺创波 , 方俊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移动式毫米波雷达隧道变形监测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上下敞口的中空长方体结构,外壳的内壁顶部四周设有凹槽;安装板,其水平设于外壳的内部并与其内壁固定连接,安装板的上表面中部设有方形凹槽;多个把手,其分别设于外壳的外壁上部;多个弹簧,其竖直设于安装板的下方并与安装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楔形块,其卡设在方形凹槽内,且楔形块的倾斜面朝上;毫米波雷达传感器,其固设在楔形块的倾斜面上;盖板,其边缘与凹槽卡接,盖板的上表面中部设置有把手。本实用新型可减小隧道施工扰动对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测量精度的影响,同时保护其在恶劣工况下不受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