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曲线过渡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及其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58940A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810035039.5

    申请日:2018-01-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锥曲线过渡的双轴拉伸疲劳试验件及其试验方法,该试验件整体呈十字型,具有四个加载臂,四个加载臂的一端汇成中心区,另一端为夹持区,相邻加载臂的根部之间设有圆锥曲线形成的过渡区,圆锥曲线的对称轴至少与试验件的一条对称轴重合,过渡区和中心区之间设有厚度减薄区,厚度减薄区采用双圆弧、样条曲线或单圆弧方式减薄。本发明的优点是:采取的圆锥曲线过渡形式,使中心区内的应力应变更加均匀且尽可能减少相邻加载臂之间的影响;通过平滑过渡和中心区减薄设计,使试验件在试验过程中破坏和裂纹首先发生在中心区内。

    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0462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049537.5

    申请日:2018-01-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散元的单向增强复合材料代表性体元的生成方法,属于复合材料仿真以及数值模拟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给定RVE的几何尺寸、纤维体积分数和纤维半径,其中纤维横截面为圆形,生成过程中将纤维视为基本的离散元,RVE剩余部分视为基体,即可生成满足参数的代表性体元;生成纤维的过程是随机的,生成的纤维在空间上是周期性分布的,即纤维在代表性体元的上边界和下边界、左边界和右边界的分布规律完全一致,所生成的代表性体元不依赖纤维的预先分布和排列,能够得到纤维体积分数很大的代表性体元。

    一种曲线加筋板有限元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197417A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810183279.X

    申请日:2018-03-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曲线加筋板有限元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DST-BK单元理论得到板单元刚度矩阵Kp及板单元质量矩阵Mp;在筋板交界面处根据筋板位移耦合条件利用板节点位移表达筋节点位移,得到筋板位移协调后的筋单元刚度矩阵Ks和筋单元质量矩阵Ms;将筋单元刚度矩阵Ks、筋单元质量矩阵Ms与板单元刚度矩阵Kp、板单元质量矩阵Mp相加得到加筋板整体结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进行特征值分析,得到曲线加筋板动态特性。该方法采用板单元节点坐标与位移插值得到筋单元刚度矩阵,筋板单元节点无需重合,大大提高了曲线加筋板的建模效率;利用厚薄板通用的分析方法对曲线加筋板进行建模分析,避免了使用一阶剪切变形理论分析时会遇到的剪切锁死问题。

    一种高速飞行器结构力热耦合性能测试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862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5241.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结构力热耦合性能测试试验系统,涉及航空航天结构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工形梁,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升降导轨,升降导轨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炉组件;底座的顶部可拆式安装有多个三角架,三角架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正下方设置有作动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热炉组件能够对试件进行分区域、大温度梯度加热或进行四面环绕式加热,且通过设置的升降导轨还能够带动炉体在升降导轨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加热需求,且底座上布设有多个安装孔,可通过改变侧板及圆柱夹头的布置形式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试件,同时保证圆柱夹头及夹片夹持试件的稳定性。

    一种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的高温加载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83708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995459.3

    申请日:2024-07-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的高温加载试验装置,涉及材料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加热炉,所述加热炉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前炉门和后炉门,所述前炉门与后炉门的中部均安装有高温加载模块,用于对十字双轴试验件进行电磁感应加热。本发明利用高频感应加热石墨加热体,再通过石墨加热体加热复合材料十字双轴试验件,有效解决复合材料不导电性导致无法使用电磁感应加热的问题,且通过设置的陶瓷纤维隔热毡、绝缘隔热陶瓷、石墨碳毡等结构能够有效隔绝石墨加热体对夹具外壳、夹块的加热,并且通过每个夹块上设置的水冷管道,还能够有效保证高温疲劳夹具模块在高温试验环境下的力学性能。

    一种用于结构热力耦合性能测试的时变载荷加载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443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628889.1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结构热力耦合性能测试的时变载荷加载系统,涉及结构耦合场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试验台,所述试验台上安装有被加载对象,所述被加载对象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时变力载荷加载模块与时变热载荷加载模块,且被加载对象、时变力载荷加载模块与时变热载荷加载模块三者呈直线状布设。通过利用设置的竖向调节臂、竖向滑轮组、水平调节臂和水平滑轮组,不仅实现了多位置多方向的热力载荷的耦合加载,而且可以通过与时变热载荷加载模块配合施加时变的热力联合载荷,具有多角度多方向、适用范围广、结构简单、拆运方便、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一种曲面异形结构自适应仿形石英灯加热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6875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636237.2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曲面异形结构自适应仿形石英灯加热系统及方法,涉及飞行器器件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一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安装有多个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输出端安装有姿态调整推杆,所述姿态调整推杆的底端安装有固连推杆铰链,所述固连推杆铰链的侧壁上安装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上连接有冷却单元;所述支架的下方安装有升降平台。本发明采用石英灯管阵列作为加热源,加热源可进行阵列调节和角度旋转,自动捕捉外形以实现对不同曲率曲面试验件的仿形加热,且本发明通过加热功率/温度时程曲线及控温热电偶之间的数据交互进行闭环控制,通过炉腔和石英灯管设计消除了“冷区”,并通过分区域控制实现非均匀温度场的加载。

    应用于点阵天线窗的力热电耦合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03636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20678.7

    申请日:2024-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应用于点阵天线窗的力热电耦合分析方法、系统及设备,涉及计算电磁学结构强度交叉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对点阵天线窗进行性能表征,建立点阵天线窗等效模型及力学计算有限元模型;对点阵天线窗等效模型进行力热载荷求解,得到点阵天线窗的变形模型及温度分布;对得到的点阵天线窗变形模型进行模型重构,得到点阵天线窗电磁计算有限元模型。本发明从点阵结构等效参数计算出发,在提高计算效率的同时将点阵天线窗实际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场、压力场作为电磁场分析的初始条件,能够最大程度反应复杂工况服役下点阵天线窗的电磁学性能,有效缩短点阵天线窗设计阶段的迭代成本,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

    长时高速飞行器的主被动结合式热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260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565956.1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长时高速飞行器的主被动结合式热防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涉及高超声速飞行器热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热防护组件,所述热防护组件内部安装有对流冷却管和若干热电偶,所述对流冷却管通过管道连接有供液单元。本发明采用力学性能好、隔热效果强、结构质量轻的缝合夹芯式结构作为热防护组件的主体,在其隔热层中嵌入对流冷却管以提升防热能力,通过控制模块和集成于装置面板内的测温传感器,实时感知外部热环境并根据热防护评估效果调节冷却工质流量,实现冷却性能与热环境的快速、精确匹配,从而使得本发明能够满足长航时、高热流飞行任务下的防热需求,且具备轻质、力学性能好、防热效率及冷媒利用率高的特点。

    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机的对中调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13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4387.2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机的对中调整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连接座,一端用于与主轴加载链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距离调节机构相连;距离调节机构,通过距离调节螺栓抵住距离调节轴以调节其偏移距离;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角度调节螺栓抵住角度调节轴以调节其偏移角度;检测反馈机构,包括拉压力传感器和连接轴,拉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角度调节轴和连接轴连接;预紧消隙机构,包括锁紧挡圈和导向轴,连接轴、锁紧挡圈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导向轴上,导向轴末端用于连接夹具。方法将距离偏移和角度偏移转换成对应的调节螺栓的位移量,通过量化计算,实现同轴度误差中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的准确估计,减小了试验机的同轴度误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