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葵花型多撑杆索穹顶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19338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2010120247.2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葵花型多撑杆索穹顶,该葵花型多撑杆索穹顶包括脊索、斜索、环索、主撑杆、次撑杆。该新型结构是在传统葵花型索穹顶的内部除主撑杆外,在脊索和斜索之间增设次撑杆,次撑杆可有一根或多根,其下端设有调节套筒。同时还提供了该葵花形多撑杆索穹顶的安装方法。与传统葵花型索穹顶相比,本发明多撑杆索穹顶结合了平面索桁架与索穹顶的特点,在不增加环索数量的前提下,能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增大索穹顶的跨越能力,增强脊索和斜索的局部刚度,防止松弛,便于敷设屋面材料;在不降低结构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撑杆高度进而增加净空;施工简单方便,适用于超大跨度建筑的屋盖,具有广阔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一种用于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38280A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910089765.X

    申请日:2019-01-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夹具,包括上部件和下部件,上部件和下部件分别设置在试件的两端并上下对称布置,上部件和下部件结构相同;上部件包括主夹具和副夹具,主夹具的下端中部设置有通槽,在通槽的两侧均设置有螺孔,在主夹具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填充片,固定填充片通过螺栓和螺帽与主夹具连接,主夹具和副夹具之间通过固定填充片进行固定;副夹具的上端中部设置有顶丝通孔、下端中部设置有样品槽,试件设置在样品槽内,副夹具和试件之间通过与顶丝通孔相适配的顶丝固定。试验时,本发明通过顶丝和固定填充片对试件、副夹具和主夹具进行固定,保证试验机施加的拉力与试件中轴线重合,防止偏心加载,对试验造成不利影响。

    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0167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862061.7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单向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横向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在需生成RVE模型的目标区域内,确定RVE模型的初始参数,将规则分布的纤维位置作为初始纤维位置,结合相邻的行或列之间交叉算法,在保证纤维在边界处的周期性条件下,通过随机摄动方法,生成具有周期重复的纤维随机分布的RVE,基于获得的随机纤维位置坐标,确定微孔隙的初始位置,并随机确定孔隙的尺寸和形状,通过对孔隙的位置进行随机摄动,最终建立考虑纤维和微孔隙随机分布的复合材料横向微观模型。本发明考虑了单向长纤维复合材料横向微观结构的重构技术,针对纤维和孔隙的随机分布,均采用随机摄动方法,可以有效、高效地建立考虑纤维和孔隙随机分布的横向RVE模型。

    一种沉头片状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283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96206.5

    申请日:2018-08-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头片状试件的动态拉伸试验夹具及试验方法,包括分别固定试件两端并上下对称布置的两个结构相同的夹具;位于上部的夹具包括夹具体及固定于夹具体顶面中央向上延伸的连接杆,夹具体的底面具有前后贯通的样品槽,样品槽的两侧分别设有螺孔,试件伸入样品槽中、前后分别用与样品槽形状适配的垫块填充、表面分别通过螺孔安装固定片将试件夹置于样品槽中进行固定。本发明通过夹具上的连接杆与试验机连接,并设置一个前后贯通的样品槽,通过装配尺寸一致的填充垫块、配套的固定片对试件和夹具体进行固定,保证试验机施加的拉力与夹具的中轴线重合,防止产生偏心弯矩,对试验结果造成不利影响。适用于各种易加工、易切削的材料进行拉伸加卸载、疲劳试验,适用性非常广泛。

    多功能圆柱形试件剪切试验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7167373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32450.9

    申请日:2017-07-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圆柱形试件剪切试验夹具,其特征在于:该夹具包括固定装置(1),预紧螺栓(2),加载装置(3),刻度剪切内环(4),可动剪切内环(5)和中部剪切内环(6);所述的固定装置(1)的两侧悬臂分别设置有刻度剪切内环固定孔(8)和可动剪切内环固定孔(9)。本发明采用的是圆柱形试件,可直接对现有的螺栓、销钉等圆柱形零件进行剪切试验,对非现成的试件进行试验时,其试件的加工工艺也相对简单;通过预紧螺栓调节可动剪切内环的伸缩,实现对圆柱形试件不同剪切带宽度的试验;通过调节圆柱形试件的材料方向与加载方向的夹角,实现对各向异性材料不同方向剪切力学性能的测量。

    一种高速飞行器结构力热耦合性能测试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08624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55241.0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速飞行器结构力热耦合性能测试试验系统,涉及航空航天结构性能测试技术领域。本发明应用于工形梁,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多个升降导轨,升降导轨的顶部安装有加热炉组件;底座的顶部可拆式安装有多个三角架,三角架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中部开设有圆孔,圆孔的正下方设置有作动器。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加热炉组件能够对试件进行分区域、大温度梯度加热或进行四面环绕式加热,且通过设置的升降导轨还能够带动炉体在升降导轨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调整高度以适应不同的加热需求,且底座上布设有多个安装孔,可通过改变侧板及圆柱夹头的布置形式来适应不同尺寸的试件,同时保证圆柱夹头及夹片夹持试件的稳定性。

    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机的对中调整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13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64387.2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面双轴疲劳试验机的对中调整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连接座,一端用于与主轴加载链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距离调节机构相连;距离调节机构,通过距离调节螺栓抵住距离调节轴以调节其偏移距离;角度调节机构,通过角度调节螺栓抵住角度调节轴以调节其偏移角度;检测反馈机构,包括拉压力传感器和连接轴,拉压力传感器的两端分别与角度调节轴和连接轴连接;预紧消隙机构,包括锁紧挡圈和导向轴,连接轴、锁紧挡圈通过螺纹配合套接在导向轴上,导向轴末端用于连接夹具。方法将距离偏移和角度偏移转换成对应的调节螺栓的位移量,通过量化计算,实现同轴度误差中距离误差和角度误差的准确估计,减小了试验机的同轴度误差。

    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棒状特征模拟件构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10911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18916.4

    申请日:2023-07-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轮盘棒状特征模拟件构造方法,涉及航空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接收轮盘特征部位几何模型、实际工况和轮盘材料参数;用有限元方法计算轮盘特征部位应力分布;建立棒状特征模拟件有限元模型,计算缺口参数对特征模拟件应力分布的影响;根据缺口参数拟合特征模拟件的归一化应力分布表达式;初步选择缺口几何参数,计算归一化应力分布并与轮盘特征部位归一化应力分布进行误差比较;调整缺口几何参数,重新计算应力分布,直到特征模拟件和轮盘特征部位归一化应力分布满足误差要求。本发明基于材料的临界距离,考虑了特征模拟件应力梯度和应力集中系数,能够充分反映轮盘榫槽、偏心孔等特征部位的疲劳应力特征。

    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9562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750841.2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00 G01N2203/0067 G01N2203/007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针对目前复合材料强度评估方法中未考虑应变率效应、依赖于试验数据经验性地修正而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本发明基于能量密度理论,考虑了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推导得到了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畸变能密度方程,建立了应变率相关的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评估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极限强度,避免了大量的动态试验测试,为各类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提供一种可靠的评估方法。

    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失效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4974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207219.7

    申请日:2018-03-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动态拉伸失效评估方法,针对目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失效评估方法中未考虑应变率效应、依赖于试验数据修正而缺乏理论依据的问题,基于能量密度理论,考虑了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效应,推导得到了材料在动态拉伸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率相关能畸变能密度方程,该方法能够准确地分析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动荷载作用下的拉伸失效行为,避免了大量的动态试验测试,为各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设计提供一种可靠的评估方法。

Patent Agency Ranking